最新要聞

志玲姊姊快看 這個萌萌會幫你測疼痛指數喔!

2017.10.21

對癌症病患,有時候疼痛甚至比疾病本身還難受!但是多數病人個性保守碰到醫生又不敢講,結果就沒有得到好的治療;醫師提醒,病人是這場抗癌戰爭的主角,所以病患一定要把真實的病況說出來,讓醫療人員提供你正確的對策,自然就會讓疾病控制有好的效果。

化放療易口腔黏膜炎 病況惡化恐致命

2017.10.11

一名40多歲的吳先生罹患扁桃腺癌,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出現口腔黏膜炎的副作用,嘴破劇痛,吞嚥困難,但卻抗拒接受管灌進食,致使免疫力下降、加上口腔內細菌入侵,進而引發菌血症全身高燒,情況一度危急;之後經由抗生素治療才康復。

末期癌症沒得救? 標靶藥醫基因突變調整更精準

2017.10.11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肺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難道,肺癌患者病症來到末期就沒得救了嗎?目前對於末期肺癌的治療有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醫師認為,其中的標靶治療若每年重新評估後更換,更有助控制癌細胞,穩定病情。

晚期頭頸癌 免疫治療新突破

2017.10.07

台灣每年約新增8000多位的頭頸癌患者,近半數為晚期。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表示,超過半數的頭頸癌患者在治療3∼5年內會再復發,即使再次手術、放化療等,5年存活率不到40%;若把希望放在標靶藥物,仍有特定基因型與抗藥性的限制。而現在新式免疫療法,突破藥物作用機制限制,對反應良好的患者,長期存活的效果大幅增加。

攻克腦轉移肺癌新方法 血液檢測揪基因突變

2017.10.04

罹患肺癌擔心轉移,包括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使得治療變棘手。所幸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可以透過血液檢測,揪出基因突變,再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可以有不錯的成效,患者也能重拾生活品質。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志玲姊姊快看 這個萌萌會幫你測疼痛指數喔!

 
  志玲姊姊快看 這個萌萌會幫你測疼痛指數喔!  
  2017-10-21  〔壹週刊/撰文蔣仁人〕
原載:壹週刊
 
 
 

對癌症病患,有時候疼痛甚至比疾病本身還難受!但是多數病人個性保守碰到醫生又不敢講,結果就沒有得到好的治療;醫師提醒,病人是這場抗癌戰爭的主角,所以病患一定要把真實的病況說出來,讓醫療人員提供你正確的對策,自然就會讓疾病控制有好的效果。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張義芳說,疼痛對癌症病人來說,是最常出現的狀況;但病人通常碰到醫師的時候,多半都會把自己的疼痛狀況自動打折,導致醫師無法掌控病情與提供適切的治療,在沒有獲得改善的狀況下,慢慢就逃避治療。

張義芳指出,病人其實是這場戰爭的主角,所以真實地告知自己的狀況非常重要,同時也要遵從醫囑的服用藥物,不要自己當醫生,這樣才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勝。

為了讓病人可以更精準的評估疼痛,馬偕醫院也推出了疼痛大使萌萌,病人依照指示觸控螢幕,短短三分鐘就可以獲得初步的報告,趕緊來看看這位抗痛大使是怎麼做到的!

 
 

  化放療易口腔黏膜炎 病況惡化恐致命

 
  化放療易口腔黏膜炎 病況惡化恐致命  
  2017-10-11 15:2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原載:健康醫療網
 
 
 

一名40多歲的吳先生罹患扁桃腺癌,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出現口腔黏膜炎的副作用,嘴破劇痛,吞嚥困難,但卻抗拒接受管灌進食,致使免疫力下降、加上口腔內細菌入侵,進而引發菌血症全身高燒,情況一度危急;之後經由抗生素治療才康復。

4成化療、9成頭頸癌放療會有口腔黏膜炎

根據統計,接受化療的患者約有4成會發生口腔黏膜炎,頭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高達9成會出現口腔黏膜炎,若再加上標靶藥物,幾乎每位頭頸癌患者都會面臨這種痛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曾顯群表示,癌症時鐘不斷快轉,除了癌症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因治療造成口腔黏膜炎的副作用也不可輕忽,因此在口腔黏膜炎初期,就應使用含碘漱口水,進行口腔清潔殺菌避免惡化,以免影響療程。

口腔黏膜炎分四級 病況嚴重恐引發致命敗血症

曾顯群醫師表示,癌症治療的口腔黏膜炎分四級,第一、二級表層黏膜紅腫、潰瘍,小範圍破損,患者還可進食,若是進展到第三、第四級,潰瘍範圍擴大至黏膜下層甚至皮下組織,細菌就容易順勢侵犯血管神經,引發致命的敗血症。此外,因為口腔疼痛吞嚥困難,也有患者進食時發生吸入性肺炎,尤其是年紀較長的患者更易發生,要特別小心。

口腔黏膜炎惡化 癌症治療恐須中止

就曾有一位罹患頰黏膜癌的70歲男性,因嘴巴張不開,清潔困難,經醫護人員指示,先口含止痛藥水,以棉花棒進入口腔清除殘渣,最後再用含碘漱口水漱口,口腔黏膜炎控制得宜,治療順利,近2年來腫瘤控制相當良好。曾顯群醫師指出,在癌症患者開始治療前,積極衛教口腔衛生很重要,合併疼痛控制、營養支持,能有效避免口腔黏膜炎進展至後期。一旦口腔黏膜炎惡化,不只有併發症的危險,且可能必須中止治療,不利於癌症控制,要特別注意。

研究顯示:含碘漱口水滅菌效果好

「坊間有許多口腔滅菌產品,研究顯示含碘漱口水的滅菌效果很好。」曾顯群醫師表示,加強滅菌可減緩口腔發炎疼痛,有助於黏膜上皮細胞組織修復,緩解口腔黏膜炎;如果怕痛,搭配止痛藥水或止痛藥,緩解疼痛感再進行清潔。若不清潔,情況只會更嚴重,建議接受治療的患者們妥善照護口腔,才能維持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

 
 

  末期癌症沒得救? 標靶藥醫基因突變調整更精準

 
  末期癌症沒得救? 標靶藥醫基因突變調整更精準  
  2017-10-11 15:21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原載:華人健康網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肺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難道,肺癌患者病症來到末期就沒得救了嗎?目前對於末期肺癌的治療有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醫師認為,其中的標靶治療若每年重新評估後更換,更有助控制癌細胞,穩定病情。

在台灣,去年105年死於肺癌的人數有9372人,占癌症死亡人數的5.4%。勇敢面對疾病,積極接受治療,是打擊肺癌的致勝關鍵,但對許多患者來說,最擔心的是治療會不會產生抗藥性,最終導致癌細胞大失控?

標靶藥治療末期肺癌 每次有效性約1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胸腔內科醫師夏德椿表示,化學治療如果根據病人肺癌的細胞型態來選擇有效的藥物,反應率大概有40%左右。放射線治療在末期肺癌大概只能發揮症狀改善的療效,也就是所謂的局部治療,這部分期待未來質子或是重粒子的治療介入有新的突破發展。

而在標靶治療部分,末期肺癌病人的反應率約有75%,但必須先檢測病人的肺癌組織,確定有相關的基因突變,使用該類的藥物才會有效。然而,夏德椿醫師表示,每次使用的標靶藥物,有效的時間往往只有1年左右,甚至更短,就會再度產生癌細胞基因突變。

此時,較好的方法是再施行肺癌組織切片,確定其突變的模式,重新依據結果選出有效的治療方法。也就是說,標靶藥物要隨時因應癌細胞基因突變而調整,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先切片再換藥好危險!掌握癌細胞基因突變,靠血液也行!

即使每年勤換標靶藥可以提高末期肺癌的治療效果,但每換一次新藥就要做一次切片,不僅會增加對病人的危險性,此作法也未必能取到適當的檢體,因此使許多患者猶豫不決。

對此,夏德椿醫師表示,目前已有利用病人血液或體液來檢測基因突變的新方式可供選擇。另外,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的概念,現在抽血也能早期偵測肺癌的復發,或者幫病人量身訂作更精準的治療。

 
 

  晚期頭頸癌 免疫治療新突破

 
  晚期頭頸癌 免疫治療新突破  
  2017-10-07 〔蘋果日報)
原載:蘋果日報
 
 
 

台灣每年約新增8000多位的頭頸癌患者,近半數為晚期。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表示,超過半數的頭頸癌患者在治療3∼5年內會再復發,即使再次手術、放化療等,5年存活率不到40%;若把希望放在標靶藥物,仍有特定基因型與抗藥性的限制。而現在新式免疫療法,突破藥物作用機制限制,對反應良好的患者,長期存活的效果大幅增加。

楊慕華醫師指出,從2016年第一個通過頭頸癌第三期臨床試驗成功的免疫療法研究發現,其可顯著增加整體存活期,跟傳統治療差別在藥物作用機制,相較於開刀、化療、放療等直接把矛頭放在癌細胞;使用抗PD-1抗體的免疫療法藥物可阻止癌細胞閃避免疫機制的攻擊,讓免疫T細胞不受限制擊殺癌細胞。

在研究中也發現,部分患者有長期存活趨勢,此被醫界認為是重要的突破點,原因在於透過標靶藥物準確對抗癌細胞,一開始效果顯著,但隨著時間加長,可能因抗藥性遞減;相反地,對免疫療法反應良好的頭頸癌患者,只要持續用藥都可穩定控制。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表示,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 8成患者晚期才發現,其中部分已癌轉移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如果檢測出體內有EGFR或ALK基因陽性,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以EGFR陽性為例,標靶藥物反應率達7成,但大部分患者用藥9至12個月後,會因抗藥性而失效。

增長期存活

楊慕華醫師補充,對頭頸癌復發轉移的患者,手術切除、輔助治療等還是首選,而使用抗PD-1抗體的免疫療法藥物則被放在第二線使用,不過治療時也要注意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像是關節炎、肺炎等。

 
 

  攻克腦轉移肺癌新方法 血液檢測揪基因突變

 
  攻克腦轉移肺癌新方法 血液檢測揪基因突變  
  2017-10-04 10:00 〔HiNeT新聞/華人健康網)
原載:華人健康網
 
 
 

罹患肺癌擔心轉移,包括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使得治療變棘手。所幸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可以透過血液檢測,揪出基因突變,再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可以有不錯的成效,患者也能重拾生活品質。

1名40歲台商意外檢查出肺癌第四期後辭掉工作,回台專心養病。當時第一代標靶藥物對於EGFR陽性的他,治療效果良好,沒有出現副作用,生活品質良好情況下,穩定治療三年後,才因頭暈,手部無力等症狀,檢查發現腦轉移。經檢測有T790M突變基因,接續使用後線標靶藥物治療。在腦轉移症狀減緩後,持續保有抗癌信心。

第一代標靶藥物,幫助這位病人參與大女兒大學畢業典禮。他有信心後線標靶藥物,及未來更多新藥,能讓自己保有好的治療生活品質,並看到高二小女兒,大學畢業的那一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表示,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 8成患者晚期才發現,其中部分已癌轉移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如果檢測出體內有EGFR或ALK基因陽性,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以EGFR陽性為例,標靶藥物反應率達7成,但大部分患者用藥9至12個月後,會因抗藥性而失效。

臨床經驗,EGFR陽性患者使用第一代標靶藥後,約五成患者會產生T790M抗藥突變基因,原本只能使用化療,如今能用後線標靶藥物作接力治療策略之一,為病人延命同時,更重要是延續好的生活品質,維繫病人抗癌治療信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表示,晚期肺癌治療,重點在挑對病人、選對基因、給予合適標靶藥。

涂智彥提到,有1位54歲肺對肺轉移婦女,發現已晚期,在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下,良好的生活品質,讓她能夠持續熱愛的志工服務,回饋人群。一線標靶藥物使用11個月後出現抗藥性,曾接受組織切片檢測,發現肺癌組織內有T790M基因突變,接續使用後線標靶藥物,目前腫瘤都在控制下,也幸運的沒有發生腹瀉、皮疹、甲溝炎等副作用,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繼續她熱愛的志工服務。

至於如何檢測是否有T790M基因突變?涂智彥表示,若是患者經濟能力許可,會建議自費做血液檢測,優點是方便、不具侵入性,但由於不同檢測平台之精準度不一,若患者第一次血液檢測結果為陰性,會建議再做組織切片檢測確認,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涂智彥提到,肺癌治療選項之一的後線新標靶藥物對於腦部穿透力強,可直接抑制腦轉移癌細胞。用於二線治療在有T790M基因突變的病患,有效率比化療高出許多,且可延長多數病患疾病無惡化期,更重要是副作用較以往的化療小很多,能有效治療疾病同時維護病患良好生活品質。

涂智彥表示,晚期肺癌治療,重點在挑對病人、選對基因、給予合適標靶藥。如今有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晚期肺癌整體存活超過5年將不是夢。當患者腫瘤獲控制,並維持生活品質,在疾病治療中保有信心,病患有希望等到更新治療問世,生命也有更多期待。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