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轉折點 / 陶曉清 | ||
隨著年紀越來越老,要跟著接受一些改變,是從此不可能再回頭的改變。看來似乎有些傷感,卻也必須去面對。 | ||
我還清楚的記得多年前的一個大清早,我家馬先生騎著他的大摩托上市場去買水果,結果因為天雨路滑,一個緊急剎車人摔出去,導致左上臂肱骨粉碎性骨折。那天起,他就交出他的車鑰匙,從此跟他的大摩托說再見了。 | ||
退化這件事彷彿也是無力抵抗,只能設法延緩。 | ||
住在無電梯的四樓公寓,我們出入每天要上下樓梯。嘗試過找建築師來評估我們大樓是否可以申請加裝電梯,但我們樓梯間的寬度夠,深度卻差了四十公分不能申請。當面對腿腳逐漸無力,連有人在旁攙扶都無法自己上下樓梯時,以為非要找有電梯的房子搬家了,就在這時我們非常感激的發現了另一個可能:長照有爬梯機可以申請。馬先生在幾個月前第一次有了很好的經驗後,就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從此不再自己爬樓梯了。 | ||
拿到厚厚一疊長照服務的車行資料,我決定找擁有爬梯機較多的車行。最開心的是第一通電話就搞定了,約好時間一切進行順利。有一次我們要出國,不是去醫院,也一樣約了車行,只是車費沒有優惠補助而已。 | ||
本來在家裡他還自己推著助行器慢慢走,從臥房到廁所到客廳,然而有一個夜晚他自己起床上廁所,一不小心跌坐到地上,就是腿上突然無力,旁邊的印尼幫手拉都拉不住他,還好沒傷到哪裡。 | ||
我幫他去醫院看診拿慢性處方籤時,跟醫生討論到底是為了讓他多些運動,儘量在家裡也鼓勵他走動?或是為了安全起見,在家裡也開始讓他坐輪椅?醫生在思考了一下之後回答我:「安全好像比運動重要。」 | ||
於是又約長照個管師來家中查看,推輪椅要加裝什麼設施。我家從客廳到臥房有一個台階的高低差,必須要買一個斜坡版。我們可以去輔具中心租用二手輪椅,也可以自行購買,政府有一定比例的補助。我在跟朋友談到此事時(現在聚會大多在討論跟身體健康與老人照顧的議題,而且大家紛紛急著分享自己的經驗),得知他剛好有沒用多久的輪椅可以轉送給我。 | ||
輪椅送來的那天,又是個生命中重要的轉折點。馬先生起先還抱著懷疑的態度:「有那個需要嗎?」但當我們組裝好了,他坐上去之後,立刻感受到跟之前他經常愛坐的藤椅大不相同,當我們推著他在屋子裡走動,他很舒服也很開心的想自己推,後來發現這一款輪椅是小輪子,自己沒法推,只好放棄。 | ||
我們最近剛好收到一個活動的邀約,我就順勢問他:「你在不在意坐著輪以去參加?」他考慮過後說沒關係。於是我決定約爬梯機,到時就帶他開心的去出席活動。 | ||
就算再老,生命也是要繼續往前行的。若是老看著那些已經一去不復返的「失去」的能力哀嘆,於事無補,珍惜目前還擁有的,才是正理。 | ||
最近天氣太熱,我在盤算,等天氣涼一些,或許可以定期約車帶老先生坐著他自己的輪椅,去公園「散步」。 | ||
關於作者: | ||
陶曉清,資深廣播主持人,引領1970年代台灣民歌運動,被譽為「台灣民歌之母」。2008年七月自廣播工作退休後,投入成長課程,並於2010年取得加拿大 Haven 學院的心理諮商證書。 目前是牽手之聲(CanCheers)網路電台台長,以及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常務理事。 |
||
前期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