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治攝護腺癌新選擇 移除組織留包膜

2017.11.14

台南市一名66歲男子因長期解尿困難,檢查後確診為攝護腺前期癌,醫師評估後採用較新型的手術,經由膀胱將攝護腺組織移除,只留下包膜,成功解決患者困擾。

輝瑞藥廠研發更強效的肺癌標靶藥物,但副作用也較強

2017.11.13

輝瑞藥廠(Pfizer)近日宣布,新發展的肺癌新藥 dacomitinib 在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與現行標靶藥物(艾瑞莎)相較下表現出色,這款新藥使患者疾病惡化風險降低了 40%,並能延遲病情惡化達 14.7 個月之久。

小分子藥物也具有癌症免疫治療的潛力,且能讓更多病患負擔得起

2017.11.12

癌症「免疫治療」已成功治癒許多癌症病患,甚至對癌末病患也有效,但高昂費用為其隱憂。最近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分子免疫學教授 Christopher E. Rudd 博士,運用「小分子藥物」成功恢復 T 細胞對抗腫瘤的能力,未來有機會發展成新一代癌症治療藥物。

免疫療法月燒50萬 可望治癒癌症

2017.11.08

癌症是國人健康殺手,目前治療技術進步,癌症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推陳出新,甚至有機會治癒癌症,但所費不貲,每月花費高達30到50萬元,健保也不給付,對病人是沉重負擔。醫師呼籲,健保應討論部分負擔或私人醫療保險給付,或是比照C肝用藥方式,以總額分配來給付免疫療法。

癌症癒後 營養師叮嚀:別吃太多以免過重

2017.11.08

癌症治療後,還需要高蛋白飲食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表示,癌症治療期間不能變瘦,以免無法負荷治療所需。但治療結束後就不能多吃,以免囤積熱量,最好多做運動,維持理想體重。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治攝護腺癌新選擇 移除組織留包膜

 
  治攝護腺癌新選擇 移除組織留包膜  
  2017-11-07 11:50 〔中央通訊社/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報導〕
原載:中央通訊社
 
 
 

台南市一名66歲男子因長期解尿困難,檢查後確診為攝護腺前期癌,醫師評估後採用較新型的手術,經由膀胱將攝護腺組織移除,只留下包膜,成功解決患者困擾。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王致丞今天受訪表示,這名患者到不同醫院做過4次切片檢查後,都確定是攝護腺癌前期非典型腺體,因此到院詢問有關預防性攝護腺全切除術的資訊。

王致丞表示,由於泌尿科醫學會不鼓勵這類預防性手術,當時也如實告知病人對這類手術的態度。而傳統的經尿道攝護腺刮除術、經尿道雷射攝護腺切除術屬於內視鏡手術,無體外傷口,但只是將通道變大,無法移除全部攝護腺組織,所以日後攝護腺組織還是會重新增生。

他說,經溝通評估後,決定使用近期從美國學得的先進治療法「完整保留包膜無需做尿道膀胱接合術」。在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下,經由打開膀胱將攝護腺組織全移除,保留完整包膜,不需做膀胱尿道吻合術。日後不會有漏尿的風險,僅在身上會留有腹腔鏡手術打洞的傷口。

王致丞指出,這名病人術後已不需再服用幫助解尿順暢藥物。經由膀胱將攝護腺組織全移除只留下包膜,對這類病人提供另一種選擇。

  輝瑞藥廠研發更強效的肺癌標靶藥物,但副作用也較強

 
  輝瑞藥廠研發更強效的肺癌標靶藥物,但副作用也較強  
  2017-11-13 11:10  〔科技新報/作者YAP KUO〕
原載:科技新報
 
 
 

輝瑞藥廠(Pfizer)近日宣布,新發展的肺癌新藥 dacomitinib 在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與現行標靶藥物(艾瑞莎)相較下表現出色,這款新藥使患者疾病惡化風險降低了 40%,並能延遲病情惡化達 14.7 個月之久。

這款新藥與突變 EGFR 蛋白的結合力更強(註),因此抑制 EGFR 活性的效果更好。但由於其緊密結合 EGFR 的特性,一些研究人員提醒此藥物可能會抑制正常的 EGFR 而導致更強的副作用。

本次第三期臨床試驗受試者(452 名)為 EGFR 基因突變檢測結果為陽性的肺癌病患,且先前未接受任何化學藥物或標靶藥物治療。他們平均地隨機分派至以 dacomitinib 或艾瑞莎治療的組別。結果顯示,目前普遍使用的 EGFR 標靶藥物艾瑞莎能延緩病情惡化的時間為 9.2 個月,而 dacomitinib 則能把病情不惡化的時間拉長至 14.7 個月,足足多出 5.5 個月!該結果已刊登於今年 9 月《刺胳針腫瘤醫學》(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

Dacomitinib 的表現較現行已通過審核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藥物艾瑞莎(Iressa)、得舒緩 (Tarceva)及妥復克(Gilotrif)都還要好。參與本次研究、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的 Tony Mok 教授說:「Dacomitinib 是已知所有關於 EGFR 標靶藥物臨床試驗中藥效最突出者。」

Mok 教授說:「我們的臨床試驗證明,dacomitinib 絕對是治療肺癌末期病患的一項新選擇。」但是他承認,由於藥效較強,該藥物引發的皮膚及腸胃道不適副作用確實較多。

休士頓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 John Heymach 教授指出:「EGFR 標靶藥物問世已 15 年,這期間成千上萬癌症患者的壽命因此得以延長。第二代的藥物藥效更好,但是副作用也隨之增加,病患與醫師必須共同討論選擇此新藥的風險與益處。」

 
 

  小分子藥物也具有癌症免疫治療的潛力,且能讓更多病患負擔得起

 
  小分子藥物也具有癌症免疫治療的潛力,且能讓更多病患負擔得起  
  2017-11-12 00:00 〔科技新報/作者 YAP KUO)
原載:科技新報
 
 
 

癌症「免疫治療」已成功治癒許多癌症病患,甚至對癌末病患也有效,但高昂費用為其隱憂。最近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分子免疫學教授 Christopher E. Rudd 博士,運用「小分子藥物」成功恢復 T 細胞對抗腫瘤的能力,未來有機會發展成新一代癌症治療藥物。

免疫系統是人體對抗外來病菌、修復受損組織及消滅癌化細胞的關鍵。然而為了防範免疫系統過度執行「勤務」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也要有一套適度抑制活性的調控機制。例如當 T 細胞活化時,表面的 PD-1 蛋白量會增加,並負責傳遞抑制活性的訊息,形成一種「反向回饋」機制。

癌細胞為了在病患體內持續發展坐大,演變出各種千奇百怪的伎倆以規避免疫系統的監控。其中之一是產生大量訊息蛋白(PD-L1),此蛋白可觸發 T 細胞表面的 PD-1,啟動抑制 T 細胞活性的訊號癱瘓免疫系統,使癌細胞不再受 T 細胞箝制。現行的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療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即是以 PD-1 抗體阻斷 PD-L1 對 PD-1 的作用,進而使免疫系統重新「甦醒」恢復消滅癌細胞的能力。

先前 Rudd 博士研究團隊就已發現,T 細胞的肝醣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是促進 PD-1 蛋白表現的「發動機」。基於此發現,最近他進一步嘗試,是否抑制 T 細胞的 GSK-3 活性就可降低 PD-1 表現而使 T 細胞免於被癌細胞「迷惑」,最終使免疫系統恢復對癌細胞的攻擊性,有效控制腫瘤生長。

首先,研究團隊於小鼠實驗測試 GSK-3 的小分子抑制劑 SB415286 對黑色素細胞瘤腫瘤生長的影響。結果顯示給予小鼠該抑制劑能有效抑制約 55% 腫瘤生長,與現行 PD-1 抗體的效果(抑制 50%)相當。他們也證實小鼠體內腫瘤的 T 細胞所表現的 PD-1 蛋白確實因 SB415286 減少了,且毒殺癌細胞的能力也增加了。

為了證明 SB415286 對人類 T 細胞也有效,研究人員由受試者的血液分離出 T 細胞,再測試該藥物對 PD-1 表現的影響。結果顯示,該藥物作用對人類 T 細胞也有效!該團隊也測試 SB415286 對另一種癌症──淋巴癌,於小鼠體內生長的影響。結果發現,該藥物甚至有機會促使小鼠體內癌細胞完全被清除,效果十分卓著!本次發現已於今年 10 月刊登於《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期刊網站。

Rudd 博士認為,現行癌症免疫療法(如 PD-1 抗體)雖然已在許多癌症病患身上展現優異療效,但價格昂貴且副作用也不少。當然 GSK-3 小分子抑制藥物也可能有副作用,但在他們進行本次研究的兩年多期間,並未觀察到小鼠有免疫系統異常的徵兆。此外許多 GSK-3 相關藥物專利保護即將到期,因此未來有機會發展出讓更多病患負擔得起的癌症免疫治療藥物。

 
 

  免疫療法月燒50萬 可望治癒癌症

 
  免疫療法月燒50萬 可望治癒癌症  
  2017-11-08 12:56 〔蘋果即時/記者江慧珺/台北報導〕
原載:蘋果即時
 
 
 

癌症是國人健康殺手,目前治療技術進步,癌症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推陳出新,甚至有機會治癒癌症,但所費不貲,每月花費高達30到50萬元,健保也不給付,對病人是沉重負擔。醫師呼籲,健保應討論部分負擔或私人醫療保險給付,或是比照C肝用藥方式,以總額分配來給付免疫療法。

台灣醫學會本周末將舉辦學術演講會,將特別探討癌症用藥的健保給付原則與食品安全議題。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指,現在許多療效很好的癌症用藥,但價格昂貴且無健保給付,病人負擔不起,即便有商業保險,也多是每日有給付上限,而非實支實付,身為醫師相當為難。

台灣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副院長余忠仁也說,肺癌是各類癌症花費最高的,目前最新的第3代標靶藥物,每月要價18到30萬元;最新的免疫療法對肺癌與黑色素瘤效果好,國外研究顯示幾乎看不到癌細胞活化,甚至可完全治癒癌症,但每月要30萬元,若合併其他治療更上看50萬元。

余忠仁認為,隨著癌症年輕化,若妥善治療可重返社會投入職場,如何讓適合的患者使用新的癌症療法,花費是一大重點,本周末將邀集學者、醫師、藥廠、病友團體與健保署長李伯璋共同討論,是否開放部分負擔、商業醫療保險合理給付,或比照C肝用藥給付、採總額分配方式辦理,讓有需要的病人可得到治療。

  癌症癒後 營養師叮嚀:別吃太多以免過重

 
  癌症癒後 營養師叮嚀:別吃太多以免過重  
  2017-11-08 10:37 〔聯合新聞網/聯合報記者楊恩得/即時報導〕
原載:聯合新聞網
 
 
 

癌症治療後,還需要高蛋白飲食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表示,癌症治療期間不能變瘦,以免無法負荷治療所需。但治療結束後就不能多吃,以免囤積熱量,最好多做運動,維持理想體重。

在飲食方面,她建議少吃手搖飲料;避免香腸、臘肉等加工肉品,因其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屬一級致癌物,會增加大直腸癌、攝護腺癌及胃癌等的罹患率, 同時少吃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如薯條、人造奶油、甜點等。

醬料建議少用沙茶醬、沙拉醬、番茄醬,儘量用醬油,不要用醬油膏,凡是含有越多不認識的成份的產品越危險,並要控制鹽份的攝取;多喝開水,煮開的自來水最好。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

凃宜辰表示,治療結束後可多吃五色蔬果,增加纖維質攝取,她提供「素食五行蔬菜湯」食譜,以紅蘿蔔、番茄、南瓜、秋葵、美白菇、木耳等五色蔬果,起鍋前加入滷豆腐,最後加鹽調味即可,只要再加上糙米飯或煮個麵,就是營養豐富的一餐了。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