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醫師罹大腸癌第4期 5次復發積極治療還能工作

2017.05.31

一名68歲醫師8年前血便發現罹患大腸癌第4期且轉移到肝臟,迄今歷經5次癌復發,共開刀6次,持續每2週化療,定期追蹤,今年檢查出轉移到肺臟、骨頭和淋巴,仍積極治療,也能正常工作看診,他說「想活就要治療!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等不到抗癌新藥 民團籲政府推共同負擔試辦

2017.05.31

癌症新藥療法日新月異,但納入健保給付的時間,卻趕不上科技的演進,很多癌友無能力負擔昂貴新藥,因此讓癌症無法得到更有效的治療,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今呼籲政府推動「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讓癌友部分負擔癌症新藥費用,有更多機會接受新藥治療。

尿路上皮癌存活率低 「免疫療法」帶來生機

2017.05.27

免疫療法問世,讓許多疾病獲得治療契機!台灣醫療團隊參與全球臨床試驗,發現人體內的單株抗體可讓淋巴球保持攻擊癌細胞能力,可用來治療末期尿路上皮癌,相關研究已獲美國癌症協會列為診療首選。

免疫療法 有效控制癌症不惡化

2017.05.26

癌症精準治療出現重大發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核准免疫療法pembrolizumab,適應症廣及15種癌症,只要腫瘤基因篩檢出「MSI-H」(DNA結構高度不穩定) ,使用此藥後,疾病控制率高達九成,病情不會持續惡化。

癌:不是單一疾病 確實診斷再治療

2017.05.25

癌症的複雜性也反映在治療方式上,楊志新拿出一張肺癌治療流程,上面密密麻麻的圓圈和箭頭畫出在哪個條件下該如何選擇藥、開刀,而當另一個條件出現,例如檢驗出某種特殊突變,就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他妙喻:「以往的治療,就只有化學治療單線,現在要做各種分子檢驗,決定治療的方向,產生抗藥性後,又要再檢查,再次規劃治療,像一張地下鐵地圖一樣複雜。」而因為醫療變化快速,「每過兩三個月,這張『地圖』就要再畫一遍,」楊志新說。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醫師罹大腸癌第4期 5次復發積極治療還能工作

 
  醫師罹大腸癌第4期  5次復發積極治療還能工作  
  2017-05-29 22:00〔自由電子報/記者蔡淑媛/台北報導〕
原載:自由電子報
 
 
 

一名68歲醫師8年前血便發現罹患大腸癌第4期且轉移到肝臟,迄今歷經5次癌復發,共開刀6次,持續每2週化療,定期追蹤,今年檢查出轉移到肺臟、骨頭和淋巴,仍積極治療,也能正常工作看診,他說「想活就要治療!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中國附醫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自諒指出,這名開業醫師生活飲食正常、不菸不酒,就醫發現乙狀結腸長了2公分腫瘤且肝轉移,已是第4期,很鎮定得說「該治療就要治療」手術切除結腸和肝臟病灶,並進行每2週一次的化療。

隔年患者的肝臟癌細胞又復發,再開刀切除,後來約每隔1、2年就復發做手術,肝藏前前後後切除約8成,現在也長回到6成肝,恢復良好,陳自諒表示,患者已經大腸癌第4期,利用化療能抑制癌細胞,仍有復發機率,今年發現有骨頭、肺臟和淋巴轉移。

這名醫師患者樂觀面對病情,定期回診治療、追蹤檢查,也規律運動,打高爾夫球健身,診所也照常看診,即使每2週就要化療,會噁心、嘔吐承受身體不適,只是偶爾會問「能活下去嗎?」陳自諒強調「只要正常治療就會」患者也能重現信心,一直勇敢面對,即使今年面對多處癌轉移,也不放棄,仍積極治療。

陳自諒說,以這名醫師大腸癌第4期病情發現當年,餘命可能只有2、3年,但他配合醫囑治療,保持樂觀,跟著治療技術進步,活得更久更好,而這名醫師不是特例,臨床還有不少病患抗癌成功。

一般人一生中罹患大腸癌機率約5%,而有家族史、菸酒者、嗜吃紅肉、醃製品等刺激性食物者風更高,大腸癌有80%無症狀,等到發現大多晚期,提醒一定要定期篩檢。

陳自諒指出, 大腸癌第1期的治療5年存活率將近100%,第2、3期約60%到80%,第4期如果可手術也有40%~50%,提醒國健署提供50歲至75歲民以上成人篩檢,如果有家族史或瘜肉、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要提早到20至40歲。

 
 

  等不到抗癌新藥 民團籲政府推共同負擔試辦

 
  等不到抗癌新藥 民團籲政府推共同負擔試辦  
  2017-05-25 12:10〔蘋果即時/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原載:蘋果即時
 
 
  癌症新藥療法日新月異,但納入健保給付的時間,卻趕不上科技的演進,很多癌友無能力負擔昂貴新藥,因此讓癌症無法得到更有效的治療,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今呼籲政府推動「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讓癌友部分負擔癌症新藥費用,有更多機會接受新藥治療。  
 
  癌症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表示,目前新藥從取得國內藥證到進入健保給付,需要約6年,但各項抗癌新藥如未納入給付平均一個療程需自費約300萬到400萬元,很多癌友根本無法負擔,因此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呼籲政府推動「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讓政府負擔7成、民眾負擔3成。  
 
  至於錢從哪來,政府負擔部分,林葳婕建議可增加健保總額;自付部分,則從改革商業保險給付、藥廠恩慈計畫、企業支持等管道,來減輕癌友負擔。  
 
  林威婕表示,「癌症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在2年前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成立時,就已送入健保署倡議,但至今健保署仍未有具體作為,呼籲政府應積極推動。  
 
  對此,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表示,根據《健保法》母法,癌症屬重大傷病,無須部分負擔,另外,根據母法規定,部分負擔最高上限為2成,如要讓癌症改採部分負擔給付,並調高至3成,恐涉及修法;另外,目前免疫療法完整療程一個患者需約200萬,即使部分負擔三成也需約60萬,許多民眾可能也難以負擔,健保署歡迎與各界討論,對於日漸昂貴的癌症新藥的給付辦法該如何調整。  
 

  尿路上皮癌存活率低 「免疫療法」帶來生機

 
  尿路上皮癌存活率低 「免疫療法」帶來生機  
  2017-05-27 09:31〔聯合報/記者王昭月/即時報導〕
原載:聯合新聞網
 
 
 

免疫療法問世,讓許多疾病獲得治療契機!台灣醫療團隊參與全球臨床試驗,發現人體內的單株抗體可讓淋巴球保持攻擊癌細胞能力,可用來治療末期尿路上皮癌,相關研究已獲美國癌症協會列為診療首選。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江博暉表示,尿路上皮癌分膀胱癌及腎盂、輸尿管等上泌尿道癌,成因研判與甲苯、含砷地下水、抽菸、空汙有關,台灣的病例數在世界居冠,且南部比北部多。尿路上皮癌初期可開刀,晚期需採化療,不幸的是,這類末期病人腎功能普遍不佳,不能化療,因此過去二、三十年來醫界可說是束手無策,「按過去經驗,患者通常活不到五年」。

不過兩年前台灣加入全球臨床試驗,發現「免疫療法」對化療失敗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具有一定成效,目前美國癌症協會已列為第二線治療首選,相關論文也先後在新英格蘭雜誌及美國癌症學會NCCN guidelines刊登。

江博暉說,免疫療法是取自體的單株抗體把淋巴球或細胞包覆起來,如此淋巴球會把癌細胞視如異類,保持攻擊。二○一五年十二月美國前總統卡特罹患黑色素瘤,採免疫療法後,腫瘤消失。現在包括肺癌、尿路上皮癌及頭頸部癌,都朝免疫療法發展。

尿路上皮癌全球臨床試驗共收五百多個病例,其中七十五個是上泌尿道癌。江博暉說,化療會有掉髮、白血球下降、惡心嘔吐,免疫療法副作用則少很多。高雄長庚曾收治一名尿路上皮癌患者,病人因腎功能不全,無法化療,採免疫療法後,左鎖骨上的淋巴結完全消失,第三次注射時,腎血管旁的淋巴腺與腎盂的腫瘤也消失,「有人說未來的十年是免疫治療的世界,真的指日可待」。

 
 

  免疫療法 有效控制癌症不惡化

 
  免疫療法 有效控制癌症不惡化  
  2017-05-26 14:01:17〔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原載:元氣網
 
 
  癌症精準治療出現重大發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核准免疫療法pembrolizumab,適應症廣及15種癌症,只要腫瘤基因篩檢出「MSI-H」(DNA結構高度不穩定) ,使用此藥後,疾病控制率高達九成,病情不會持續惡化。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說,這項結果是癌症治療史上的重大突破,相較於傳統標靶治療,更往前邁開一大步,不同癌別的患者在接受腫瘤基因篩檢後,只要發現「MSI-H」,也就是該項基因缺陷,就可使用免疫療法。  
 
  趙毅說,研究發現,「MSI-H」陽性反應的大腸癌患者用藥之後,四成腫瘤縮小、五成病情穩定,換句話說,反應率達九成之多。  
 
  至於肝癌、胃癌、頭頸癌、子宮頸內膜癌等其他14種癌症,只要「MSI-H」為陽性,免疫療法的反應率更高,超過九成,五成三腫瘤明顯縮小,疾病獲得控制。  
 
  趙毅解釋,如果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長得太像,自體免疫系統就分不清敵我,無法攻擊敵人,而「MSI-H」基因缺損的癌友體內,腫瘤細胞明顯不同於正常細胞,因此非常適合免疫療法,且療效顯著。  
 
  儘管這項研究成果驚人,但受惠的癌友卻有限,台北榮總累積多年研究發現,台灣大腸癌患者中僅7%「MSI-H」基因缺損,肝癌更低,只有5%。  
 
  相較之下,胃癌及頭頸癌患者則似乎較幸運,「MSI-H」陽性反應率分別為11%、37%。  
 
  趙毅強調,美國在制定此項免疫療法適應症時,態度保守,必須為癌症第四期、且標準治療失敗,始能使用新式免疫療法。他強烈建議國內癌友,務必先接受國內標準療法,若不幸失敗,再考慮此療法。  
 

  癌:不是單一疾病 確實診斷再治療

 
  楊志新:癌不是單一疾病  確實診斷再治療  
  作者:陳俊辰
原載:康健雜誌
 
 
  癌症治療每兩三個月就更新一次,變化非常快速,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志新指出身處當今癌症精準醫療浪潮中的4大必備觀念。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志新在2017年《康健雜誌》的《癌症趨勢論壇》表示,精準醫療目前當紅,「精準醫療講的是:每個人需要的治療是不太一樣的,」楊志新一語道破核心。他向病友提示現今癌症治療的4個重要觀念:  
 
  1.每種癌其實都不是單一疾病  
  每一個癌症病人病況、基因突變都差異很大,「癌其實不能當作單一疾病來看待,」楊志新指出,同樣的乳癌、肺癌,「都可以根據基因和臨床症狀再細分成好多類,每一類適用的藥、治療都不同。」以國人常見的肺腺癌為例,同樣的肺癌,有EGFR突變的病人用的標靶藥物就和ALK基因突變的病人完全不同,肺癌已知的關鍵基因突變已有七八種,因此千萬不要用猜的,一定要有確實的分子診斷再開始治療,才能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2. 沒有完美的標靶藥  
  如果有種能精準針對基因缺陷的標靶藥是完美的,通常所對應的癌症要符合3個條件:  
 
(1) 體內絕大多數癌細胞有相同的突變,該突變基因產生的蛋白質可以被標靶藥控制得很好。
(2) 該突變是控制癌細胞生長的關鍵點,只要針對它就可以中止癌細胞生長,促進癌細胞死亡。
(3) 這類癌細胞不易產生抗藥突變。
 
 
  楊志新以可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Imatinib為例,追蹤使用Imatinib的病人十多年後,發現病人死亡率跟自然死亡率差不多。楊志新比喻,「這就相當於標靶藥把癌症變成了如同高血壓般的慢性病,只要好好吃藥,病情大多都能控制很好,病人存活期跟正常人差不遠。」但是很可惜的,絕大多數其他癌症並不完全符合這些條件,也因此標靶藥物使用在肺癌、乳癌等多種癌症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抗藥性,必須不停換藥,或回過頭重做化療。  
 
  3. 癌症治療進展快,治療原則不停更新  
  癌症的複雜性也反映在治療方式上,楊志新拿出一張肺癌治療流程,上面密密麻麻的圓圈和箭頭畫出在哪個條件下該如何選擇藥、開刀,而當另一個條件出現,例如檢驗出某種特殊突變,就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他妙喻:「以往的治療,就只有化學治療單線,現在要做各種分子檢驗,決定治療的方向,產生抗藥性後,又要再檢查,再次規劃治療,像一張地下鐵地圖一樣複雜。」而因為醫療變化快速,「每過兩三個月,這張『地圖』就要再畫一遍,」楊志新說。  
 
  4. 學會做聰明病人  
  在這樣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讓自己能獲得最好的治療?楊志新指出,可以朝2方向進行,第一是挑選有通過國民健康署癌症醫療品質評核的醫院或醫學中心,可以確保接受到一定水準的治療,而且這些醫院的治療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的,而且台灣只有一種健保,因此得到的藥物應是相同的。大型醫學中心有較多的試驗性的治療,很多最新的治療必須經過臨床試驗途徑才能取得,如果對未上市的新藥不排斥,不妨聽一下醫師有無最新療法的建議。  
  第二,做好功課。楊志新建議,如果對治療有疑惑,例如該不該自費使用新藥,可收集資料、或到其他醫院尋求第二意見。網路上也有很多訊息,例如癌症希望基金會等;如果讀英文沒有困難,可到美國國家整合性癌症資訊網(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網頁查詢,那裏有美國目前所有被認可的療法,或許能提供你方向。  
 
  目前癌症醫學治療,「美國、歐洲、日本可以做的,台灣也可以做,」主持過多個跨國大型新藥臨床研究的楊志新很有信心。不過,他也直言,即使科技這麼進步的美國也還有很多做不到的事,癌症治療的確是日新月異,但是只要癌症病人無法治癒,研究仍要加快腳步,不斷追求另一階段的突破。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