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聞出腸癌警訊! 屁味不對快就醫

2017.04.18

大腸直腸癌連續多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藝人豬哥亮也因大腸癌惡化治療中,最近有醫師指出,從屁的味道中,可以提早嗅出大腸癌的警訊,怎麼分辨?一起來了解。

沒病死可能被藥費嚇死 免疫療法治肺癌兩年729萬

2017.04.17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教授蔡俊明指出,癌症免疫療法改變傳統癌症治療的觀念,有效延長整體存活期,國內已通過晚期黑色素癌及晚期肺癌等適應症,多項癌症臨床實驗正在進行中。

癌友別再當「忍」者了 醫師:癌症疼痛可控制

2017.04.13

「痛死了!」對許多癌症病人來說,不只是一個口頭禪,而是極其殘酷的親身經歷。以疼痛評估量表區別,從0到10分,很多病人指「癌症疼痛比生小孩還痛,10分仍不足以形容!」不定時可能發作或時刻存在的疼痛感,患者往往難以招架、生不如死。

癌症檢測商機新「聖杯」

2017.03.21

美國權威專家預言,因為液體切片問世,癌症篩檢5 年內就會成為年度體檢的一個項目。液態切片市場潛力巨大,國際醫藥巨頭和風險投資者早已瞄準這一炙手可熱的領域,JP 摩根估計全球市場潛力為230 億美元。

解析癌症精準醫療 都吃了標靶藥物為何還會復發呢?

2017.03.14

癌症治療不斷突破,從標靶新藥、免疫療法,到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等,充滿希望,但醫療知識高牆,卻又讓人無所適從。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聞出腸癌警訊! 屁味不對快就醫

 
  聞出腸癌警訊! 屁味不對快就醫  
  2017/04/18 19:37 華視新聞 綜合報導/台北市
原載:華視新聞
   
 
  大腸直腸癌連續多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藝人豬哥亮也因大腸癌惡化治療中,最近有醫師指出,從屁的味道中,可以提早嗅出大腸癌的警訊,怎麼分辨?一起來了解。 醫師指出,如果你的屁味道像壞掉的雞蛋,代表體內的肉類蛋白質吃太多,如果屁帶有血腥味,可能是消化道腸道出血,但如果有嚴重的肉腐敗的臭味,就有可能罹患腸癌。 目前針對治療大腸癌,有新療法,用基因檢測知道,病患適合哪種標靶藥物,有名患者原本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經過化療加上標靶藥物,抓緊時間對抗癌細胞,醫師檢測RAS基因看有沒有突變。 雖然醫學科技進步,治療癌症更有效,但醫師叮嚀,平常多注意自己身體的警訊,從屁味嗅出異常,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沒病死可能被藥費嚇死 免疫療法治肺癌兩年729萬

 
  沒病死可能被藥費嚇死 免疫療法治肺癌兩年729萬  
  2017-04-17 12:06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原載:聯合報
 
   
肺癌被稱為惡癌之首,晚期肺癌患者只剩化療一途,五年存活期僅約4.3%,免疫療法則讓癌友重現生機,五年存活率達21.5%,衛福部核准免疫療法用於二線治療晚期肺癌,但費用驚人,如以體重75公斤計算,治療兩年需729萬元。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教授蔡俊明指出,癌症免疫療法改變傳統癌症治療的觀念,有效延長整體存活期,國內已通過晚期黑色素癌及晚期肺癌等適應症,多項癌症臨床實驗正在進行中。

蔡俊明表示,免疫療法是以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來殺死癌細胞,只要能夠透過藥物喚醒免疫細胞,就有機會抗癌,甚至達到痊癒,與化療、標靶藥物等外來抗癌方法截然不同。

蔡俊明進一步解釋,癌症免疫療法的機轉在於喚醒自身T細胞的「PD1免疫檢查點」,以自身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發動攻擊,臨床顯示,只要PDL1篩檢分數越高,反應效果就越好,如能分數超過75%,則有效反應率達45.4%。

蔡俊明指出,晚期肺癌患者如果接受化學治療,五年存活期僅4.3%。但同一個試驗中的患者如果換成癌症免疫療法,則五年存活率可達21.5%,幾乎是傳統療法的五倍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醫界對於肺癌腦轉移患者可說是束手無策,但免疫療法卻可以讓被喚醒的T細胞通過血腦屏障,直接狙殺癌細胞,增加患者存活期。

台灣病理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周德盈指出,為了確定免疫療法的治療效果,患者在用藥之前,應接受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作為醫師評估用藥的重要參考。

免疫療法可延緩晚期患者存活率,但費用高的嚇人,依體重計算,每25kg打1瓶藥劑,藥價單瓶七萬元,每三周打一次,打到復發為止,目前適應症建議持續施打兩年,如以75公斤計算,一年364萬,兩年則需729萬元。50公斤者兩年得花486萬。
 

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最新趨勢,但費用驚人,醫師建議,患者應先接受基因檢測,作為醫師評估用藥的重要參考。記者李樹人/攝影
 
 

  癌友別再當「忍」者了 醫師:癌症疼痛可控制

 
  癌友別再當「忍」者了 醫師:癌症疼痛可控制  
  2017年04月13日 上午08:30 常春月刊 409期(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
原載:蕃新聞
文章連結 華人健康網
 
 
  根據2016年衛福部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癌症蟬聯34年榜首,癌症除了可能奪命外,無法忍受的疼痛,甚至可能讓人喪失求生意志。

52歲的李先生因肝癌擴散,癌症疼痛如影隨行,一開始是右腹部疼痛,之後胸口也痛,腫瘤壓迫的內臟悶脹疼痛,加上癌細胞轉移的骨頭、神經疼痛,痛不欲生,有一回,顧不得大男人的尊嚴,痛到大叫、在地上打滾,家人看了非常心疼,請求醫師協助。

「痛死了!」對許多癌症病人來說,不只是一個口頭禪,而是極其殘酷的親身經歷。以疼痛評估量表區別,從0到10分,很多病人指「癌症疼痛比生小孩還痛,10分仍不足以形容!」不定時可能發作或時刻存在的疼痛感,患者往往難以招架、生不如死。 【半數以上癌症病人遭受疼痛折磨】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宗灝表示,稍微的疼痛就可讓人無法正常工作與享受生活,如常見的頭痛或牙齒疼痛;無法忍受的疼痛,甚至可能讓人喪失求生意志。人體的生命徵象(vital sign)有4項,分別是脈搏、體溫、呼吸和血壓,很多專家認為,「疼痛」應列為第5大生命徵象,即是提醒醫事人員跟病患良好疼痛控制的重要性。

2014年底,台南發生一起人倫悲劇。一名男子不忍癌末老母親遭受劇痛折磨而將其勒斃,這起慘案震驚社會,也反映出癌症疼痛的可怕與妥善控制的重要性。

劉宗灝表示,癌症所衍生的症狀及合併症,隨侵犯的部位及範圍有所不同,疼痛是常見的症狀之一。根據統計,55%的癌症病患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各種癌別依病程以及嚴重性都可能會發生,其中以頭頸部癌症患者的7成最高,若是末期病人,更有9成會遭受疼痛襲擊,有人甚至受不了疼痛而輕生。

事實上,醫學不斷進步,經由適當的治療,高達90%的癌症疼痛患者都可以獲得有效的控制,遺憾的是,仍有病人因為抗拒疼痛控制,例如擔心嗎啡類藥物會成癮、副作用等迷思,直至臨終前一刻仍被疼痛折磨。
 
 
 
  【癌症疼痛的3大原因】  
  劉宗灝表示,癌症病患疼痛的原因大致可歸納如下:
1. 癌細胞壓迫侵蝕或轉移造成的疼痛
體感性疼痛(somatic pain):
  癌細胞侵犯體表、肌肉或是骨骼受損所引發,患者會感覺到酸酸緊緊的,明確位置的痛感,怎麼動都不對勁。
內臟性疼痛(visceral pain):
  癌細胞壓迫臟器、阻塞器官造成的疼痛,表現的痛常為較不明確位置的悶痛絞痛。以轉移至肝臟的癌症來說,肝臟雖是沉默器官,但當癌細胞侵犯到肝臟表層的膜或是轉移至腹膜,都會感到疼痛難耐。
神經病變疼痛(neuropathic pain):
  腫瘤壓迫到神經組織造成的不適,表現的痛為刺痛、電擊痛、燒灼痛,神經疼痛會造成極大的不適,這種神經痛常常讓人忍不住失控大叫。
2. 治療過程造成的疼痛 雖然化學、放射線與手術治療會帶來不適,但屬於治療的必要手段之一,且若腫瘤獲得控制,腫瘤引起的疼痛可望大幅改善,癌症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多半隨著治療停止而緩解或完全消失。
化療:
  化療可能引發一些副作用,但隨著預防副作用藥物的進步,副作用的發生率已大幅降低。常見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血球低下、口腔炎等。
放療:
  副作用的性質和程度因人以及照射部位而異。有些人很少有副作用,也有人比較嚴重,舉例來說,頭頸部的放療,可能會造成口乾、口腔黏膜潰爛疼痛等副作用;若是下腹部的放療,則有可能出現腸胃道不適或排尿疼痛的副作用。
手術治療:
  可能會因為術後傷口發炎、日後傷口攣縮等問題產生不適。
3. 治療後的疼痛:
  癌症病患的心情、求生意志均可能影響其對疼痛的感受,即便在癌症治癒之後,身體已經沒有癌細胞,但是仍舊有疼痛的感受。歐洲地區的調查發現,有3成癌症術後患者還是會感到疼痛,國內調查則約54%患者在癌症治療之後持續感到程度不等的疼痛。

可能的因素包括術後傷口孿縮纖維化、感覺神經受損。舉例來說,有軟組織惡性肉瘤患者腳部已切掉,仍會感覺到腳很痛,產生類似「幻肢痛」;也有頭頸部癌患者已切除病灶,仍舊會感到程度不一的疼痛。然而大部分屬於此類癌症治癒後殘留的疼痛,都不至於過度嚴重,而且多可用藥物獲得良好的改善。 【3大類癌症疼痛】
 
 
  依據癌症疼痛的發作時間、頻率等,可分為以下三類:  
 
1. 急性疼痛:
  為急性因素所引起,如組織損傷或發炎,常見如開刀傷口或電療區域發炎、腫瘤切片等疼痛。一般而言,疼痛嚴重性不致難耐,而且在急性因素解除後即可緩解。
2. 慢性疼痛:
  指持續6個月以上的疼痛。例如腫瘤原發部位或轉移部位的疼痛,包括骨骼轉移、內臟轉移及其他影響部位所引起的疼痛等。該部位的腫瘤越不受控制,其疼痛程度可能越嚴重。
3. 突發性疼痛:
  超過一半以上的癌症病人會發生突發性癌症疼痛,特點是在發生的幾分鐘內,即達到強烈疼痛高峰,其原因往往是該疼痛部位的腫瘤沒有控制良好,持續變大的話,則越有可能受到突發性疼痛的襲擊。
 
 
  【4大類癌症止痛藥物】  
 
1. 非鴉片類止痛藥-乙醯胺酚)和NSAID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此類藥物又稱非麻醉性或非鴉片類止痛劑,僅限於輕度疼痛,例如體感性疼痛、骨轉移疼痛等,對於內臟疼痛的緩解效果較弱。
2. 弱效鴉片類止痛藥:
  像是Codeine(可待因)、Tramadol等藥物,對於輕度的癌症疼痛有緩解之效。
3. 強效鴉片類止痛藥:
  屬於WHO癌症疼痛治療指引第三階段藥物,目前國內有4種藥物可選擇,包括Morphine(嗎啡)、Hydromorphone、Fentanyl、Oxycodone等。口服藥劑型最為常見,另也有針劑、貼片等劑型,方便患者使用。
4. 輔助型藥物:
  可視病人情況與上述用藥合併治療,使癌症疼痛控制更具效果。包括抗憂鬱劑、抗痙攣劑、皮質類固醇、雙磷酸鹽、RANK ligand抗體等藥物。
 
 
  【使用止痛藥3原則】  
  癌症疼痛的治療方式不少,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包括侵入性的神經阻斷法、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局部放射線治療等。以藥物治療而言,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準則,好的止痛藥使用有以下3點原則:  
 
1. 循序漸進:
  依照疼痛的種類與強度做劑量的調整。一般而言,良好的疼痛控制是痛起來不超過量表的3分、1天不痛超過3次,太多次或太強烈的疼痛代表未妥善控制。
2. 選擇病人最合適的劑型:
  一般以口服藥物最為常用,若是無法服藥或難以吸收的病患,有皮膚貼片或口頰溶片的特殊劑型可選擇。
3. 定時使用:
  必須按時服用,維持血液中穩定的藥物濃度,不可因不痛而自行停藥。若是有突發性的疼痛,可以額外搭配速效型藥物來隨時緩解。
 
 
  【妥善控制疼痛 提高生活品質】  
  劉宗灝表示,鴉片類止痛藥是運用最廣泛的癌症止痛藥,根據研究顯示,鴉片類藥物用於控制癌症疼痛,具有高度安全性且成癮的風險極低。雖然藥物都可能有副作用,包括便秘、噁心嘔吐、暈眩、倦怠、呼吸抑制等,但這些副作用都可以透過藥物或正確給藥方式來緩解,例如搭配使用止吐劑、軟便劑等,或是經由調整劑量使副作用發生率降到最低。

只要接受治療,多數病人可以不必痛、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無奈的是,還是有不少病人或家屬一聽到鴉片類藥物、嗎啡等字眼,甚至看到藥品包裝「管制藥品」等字樣,就避之惟恐不及,甚至藥物拿回家也不敢吃、不敢貼,使得癌症疼痛無法受到良好對治。

根據歐洲2014年的調查,仍有3成左右的癌症患者未獲良好的疼痛治療,國內的數據應該也不相上下,呼籲患者要打破迷思,疼痛即應向醫師反映,並且遵照醫囑放心用藥。除藥物之外,也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搭配物理治療,例如按摩、穴道指壓、針灸、復健運動等,或是聽音樂放鬆心情等方式,多管齊下,把癌症疼痛不適的影響降到最低。
 
 
  【詳述疼痛狀況,方便醫師診斷】  
  「沒有任何一個癌症病人應該受到疼痛的折磨,每個病人都該得到良好的疼痛控制治療。」劉宗灝說,病人就診時可以依據以下6種情況,向醫師描述疼痛的狀況,以方便醫師診斷及用藥,使疼痛得到最佳的控制。包括疼痛部位、疼痛強度(可依據0~10分的數字量化)、疼痛持續時間與頻率、疼痛性質、誘發原因及緩和因素等。  
 

  癌症檢測商機新「聖杯」

 
  癌症檢測商機新「聖杯」  
  2017-03-21 08:38 中時電子報 文/王柏豪
原載:中時電子報
 
 
   
  CTC篩檢可透過特定的濾膜,或對CTC本身之抗原抗體的識別等方式篩查。  
 
  2017-2020 年全球液態切片檢測技術研究應用與市場發展報告  
  美國權威專家預言,因為液體切片問世,癌症篩檢5 年內就會成為年度體檢的一個項目。液態切片市場潛力巨大,國際醫藥巨頭和風險投資者早已瞄準這一炙手可熱的領域,JP 摩根估計全球市場潛力為230 億美元。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腫瘤會在病患的血液裡留下線索,且會隨時間改變,這對癌症治療的選擇、治療的監控和追蹤復發,將提供很有價值、有系統的醫療指導,這種有別於傳統侵入性切片的「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已經逐漸為醫界接受。

液態切片可以隨時監控癌症,也可以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和傳統組織切片一樣,液態切片可藉由全基因檢測,幫助腫瘤科醫師選擇合適的、較少副作用的標靶藥物。

2016 年上半年,台灣高醫癌症中心就檢測了60例肺腺癌末期病人,藉由醫院研發的「液態生物檢體」肺癌基因檢測,只要病患抽血10 cc 就能檢測出是否為「T790M」基因突變,以決定是否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延長壽命。

末期肺腺癌病人約6 成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致癌基因突變,可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但平均1 年就會產生抗藥性,致使第一、二代標靶藥無效,而這些病人當中,有6 成是T790M 突變,目前已有第三代標靶藥物可治療( 台灣尚未上市),可延長存活期1 年。

經檢測結果,在25 例曾受檢有突變的病患中,發現有11 例出現T790M 基因突變,高醫為這些病友申請適用衛福部核准的「恩慈療法」。患者不用付費,目前已申請通過5 人,已有3 人開始服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是末期肺腺癌病友一大福音。

美國學研界公認的基因與癌症權威科學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金墨爾癌症中心(Johns Hopkins Kimmel Cancer Center) 的癌症生物學副主任Victor Velculescu 預言:「這是革命性的檢驗方式,我認為癌症篩檢5 年內就會成為年度體檢的一個項目,跟年度體檢的抽血檢驗一樣簡單。」

他已針對數千名罹患肺癌、乳癌、結腸癌、胰腺癌或卵巢癌的患者進行液態切片研究,認為這種方式可早期發現癌症。

目前, 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大醫院或癌症中心都有使用液態切片,包括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加州大學,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以及史丹福大學醫學院。

台灣各大教學醫院,如耕莘醫院、中心診所、馬偕醫院以及即將開幕的精準醫學中心,也已提供新的液態切片檢測技術,但健保沒有給付。據了解,做一次液態切片檢測需約16萬新台幣。
 
 
   
  癌症檢測商機新「聖杯」  
 
  精準醫療的最前沿領域之一  
  儘管液態切片目前仍相當昂貴,美國血液檢測癌症公司– Guardant Health每次的檢驗也要價5,400 美元,即使一些健保方案提供局部補助,對許多患者來說仍難以負擔。

不過,腫瘤液態活檢仍成為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腫瘤無創診斷和即時療效監測手段,有別於傳統的臨床診斷,液態檢驗平均約需12 天,傳統切片檢驗則約需一個月,該方法具有簡便、安全、無創、即時等特點。

作為體外診斷的一個分支,廣義而言,腫瘤液態活檢主要是指,以外周血液為主的體液標本中細胞及核酸的檢測。通常包括了循環腫瘤細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和循環腫瘤DNA (Circulating tumour DNA, ctDNA) 或者外泌體(exosomes),是目前精準醫療的最前沿領域之一。

CTC 是由實體瘤或轉移所釋放,進入外周血循環的腫瘤細胞,側重於細胞病理,適用於治療後的病情監測,判斷預後等;而 ctDNA 是腫瘤細胞釋放到血液循環系統中的游離DNA,側重基因層面,獲取突變資訊,適用於早期篩查、個體化用藥指導、耐藥性監測等;外泌體所含資訊豐富,包括蛋白質、RNA 等,不僅能用於臨床診斷,還可能可用於疾病的治療,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CTC 檢測與ctDNA/cfDNA 檢測,具有各自的特點( 見表一)。從用途上看,CTC 主要用於前端,包括疑似癌症時的輔助診斷、早期癌症的復發監測,以及晚期癌症的化療;ctDNA 主要用於晚期癌症的靶向治療(伴隨診斷),若應用在早期,將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若從技術上分析,CTC 側重於細胞病理,ctDNA 則採用獲取分子層面突變信息的技術手段。就目前可實現的技術而言,突破單純的數量檢測,CTC 實現輔助診斷、ctDNA 實現標靶用藥指導,是大規模商業化的主要方向。
 
  結合ICT 優勢 台灣大有可為  
  幾年前,液態切片除研究外鮮少使用,但目前全球臨床已進行數萬次檢驗,液態切片在許多癌症已是組織切片的替代方案。

此種液態切片檢驗方式,成為國內外醫師、研究人員、創投與企業重資投入的癌症治療檢測新「聖杯」。一些台灣廠商已相繼投入開發並提供檢驗服務。如2016 年底發表革命性大腸直腸癌ctDNA 檢測的合度精密生技,這項技轉自中央研究院的技術,獲得美國《華爾街日報》以「能在數10 億顆血球細胞中找到癌細胞的技術,來自台灣。」加以報導。

該公司去年7 月宣布,獲900 萬美元的增資,總投資額達4.5 億元新台幣,增資來源包含美國矽谷知名創投公司Artiman 與有台灣科技教父美稱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等人。

今年1 月5 日登錄興櫃的慧智基因,團隊源自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分子遺傳實驗室,慧智基因已可利用液態切片及次世代定序(NGS) 技術偵測腫瘤風險及治療癒後情況,並與Roche 合作引進市面上目前唯一經美國FDA 核准的液態切片肺癌用藥基因檢測。

二代CTC 及ctDNA 技術在海外也蓬勃發展,然而目前二代液體活檢技術有待成熟且沒有統一的標準。台灣從科技部補助的研發計畫中,也可見有研究單位已進行研發次世代的CTCs 之液態病理切片晶片,導入半導體製程以及微流體技術於生物晶片,希望開發出更具靈敏度的晶片檢測。

台灣有非常好的基礎研究和完善的醫療系統,目前針對外泌體,各大醫院有不少癌症偵測的研究。臺大醫學院副院長李財坤在一場論壇就公開表示,他認為外泌體的應用層面廣泛,舉凡產前檢查、慢性病風險預測/ 追蹤/ 治療等,都是可發展的方向,若能結合台灣在IC 和電子產業的優勢,台灣在外泌體的領域大有發展。
 
 
  >>本文節錄於《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3月號  
 

  解析癌症精準醫療 都吃了標靶藥物為何還會復發呢?

 
  解析癌症精準醫療 都吃了標靶藥物為何還會復發呢?  
  2017-03-14 11:25 民報X康健雜誌
原載:民報X康健雜誌
 
 
  癌症治療不斷突破,從標靶新藥、免疫療法,到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等,充滿希望,但醫療知識高牆,卻又讓人無所適從。對此,《民報》與《康健雜誌》合作,推出「抗癌新契機」癌症專題,邀請大家一起來關注癌症,並正確認識癌症。  
  案例一  
  然崔先生(化名)重提往事,情緒激動。2015年7月,妻子胸壁、腋下塞滿癌細胞,醫師宣告為乳癌第四期,只剩4個月生命。 但到現在近20個月,崔太太已從兩腿動彈不得,變得能活動自如。  
  案例二  
  70歲汪先生(化名)1995年發現支氣管癌,沒想到手術割除後,癌細胞仍如鬼魅纏身,21年來不停復發惡化,鬼門關前數度打轉。不過,現在已服用標靶藥獲得穩定控制。  
 
  他們都受惠於「精準醫療」。

用一句話說清楚精準醫療這個當前紅透半邊天的治療觀念,就是利用生物標記來準確指出腫瘤的罩門,決定最佳治療對策。

生物標記包括基因、蛋白質、癌細胞代謝產生的物質、影像和組織切片等,它們像黑暗森林裡的路標,台灣病理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周德盈比喻,精準醫療會讓治癌像攤開地圖,每走一站就會看到接下來有哪些路、每條路徑的成功率,可猜出給藥效果、副作用,還能預估長期存活率。

周德盈表示,2000年以前都靠看組織切片的病理型態來診斷癌症,之後分子檢驗成熟,尤其近10年偵測DNA及基因定序技術進展飛快,人類手中多出一套犀利工具。

科技快速前進,加上美國總統歐巴馬2015年喊出「精準醫療」作為國家政策、2016年推出「癌症登月計畫」,更帶起一股狂飆橫掃全球。目前對精準治癌的討論,大半聚焦在基因檢測對醫療的幫助,全球都瞪大眼睛看。
 
 
  了解基因可減少無效治療和副作用  
  癌症治療有5大療法:手術、放療、化療、標靶治療,以及近年最夯的免疫療法。

基因檢測在某些癌症如乳癌已能幫忙選擇療法,「我有病人因此不必做化療,非常開心,」乳房醫學會前理事長、三軍總醫院乳癌多專科團隊召集人俞志誠說。

部分大腸癌病人因帶有UGT1A1基因突變,使用化療藥Irinotecan會累積在體內,引發延遲性腹瀉等嚴重副作用,基因篩檢可協助調整劑量,讓治療舒服些。

還有很多同類研究正進行,接下來可預期將有更多檢測方法來幫忙病人。

不過,減少副作用只是精準醫療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有效」。基因檢測最吸睛的另一個用處正是協助挑出能一槍打死癌細胞的藥,也就是「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其實就是精準治癌的雛型,核心理念是從上萬個基因裡揪出推動細胞不正常生長的關鍵基因,用藥抑制它製造的蛋白質,像拆掉時鐘的一枚齒輪般,使癌細胞停擺。
 
 
  精準選藥治癌:仍有弱點的巨人  
  不過,醫界很快發現標靶治療可以治癒病人的想法「太天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2016年刊出評論文章,總結指出:「鎖定特定目標攻擊」這個精準治癌的核心概念有兩個缺陷,一是絕大多數藥都只能抑制癌細胞分子訊號網路的一部分,腫瘤仍能跛腳活下來;二是大多數藥都有副作用,因此也不一定能一次併用2、3種。

而實務上,眾多癌友和醫生真正揮之不去的噩夢是腫瘤會產生抗藥性,不斷復發。

俞志誠指出,癌細胞會不斷產生基因突變,愈到後期,腫瘤變成裝滿缺陷基因的一大堆細胞的集合體,這過程稱為「異質化」。吃一線藥殺了生長最旺盛的一群,原本只佔一小部分,基因特性和第一群迥異的另一群,很快填滿原本位置,吞二線藥殺死它們後,第三群又再崛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張文震傳神形容,這「是個一次又一次端槍瞄準的過程」,直到無藥可用。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