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肺腺癌治療存活期相近 「副作用」才是決勝點

2017.08.07

「吃完藥後我臉部、身上長滿痘子,曬到太陽都隱隱刺痛,根本不敢出門,我才會想自己減藥啊!」。這並非唯一的案例,因為肺腺癌患者除了要「存活」,他們更想要「生活」,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內科主任劉杜鎮嚴肅的說道。

精準醫療加跨科合作 大腸癌治療需要量身設計

2017.08.03

藝人豬哥亮罹患大腸癌後辭世,門診上也出現部分患者,受此消息影響而拒絕治療;義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致一指出,患者如不配合治療,很難有好的癒後效果,以現今醫療技術,即使晚期腸癌患者,標靶治療不僅能延長生命,還能有良好生活品質。

治肺癌副作用難耐 家屬用愛陪伴無畏懼

2017.08.01

肺癌患者常因發現較晚,增加治療難度,且副作用也常難忍受。病友家屬今天分享照顧重點,除用愛陪伴,鼓勵正向,也可「陪讀」,充實抗癌知識更無懼。

英國首席醫療官:每一個癌症病人都應進行DNA測序 避免誤診與無效化療

2017.08.01

英國首席醫療官表示,每一位癌症病人都應該進行DNA測序,以避免錯誤診斷、無效的化療、以及不必要的就診。

抗癌奇藥Opdivo被列入藥品福利計畫

2017.07.30

澳洲聯邦政府已將抗癌奇藥Opdivo(歐普迪沃)列入藥品福利計劃(PBS)中,成千上萬與晚期腎癌和肺癌抗爭的患者將從中受益。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肺腺癌治療存活期相近 「副作用」才是決勝點

 
  肺腺癌治療存活期相近 「副作用」才是決勝點  
  2017-08-07 22:00 〔SETN三立新聞網/健康新聞網/記者林怡亭〕
原載:SETN三立新聞網
 
 
 

「吃完藥後我臉部、身上長滿痘子,曬到太陽都隱隱刺痛,根本不敢出門,我才會想自己減藥啊!」。這並非唯一的案例,因為肺腺癌患者除了要「存活」,他們更想要「生活」,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內科主任劉杜鎮嚴肅的說道。

近年來,隨著藥物的進步,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經由標靶治療妥善控制病情,肺癌整體存活期有逐年延長的趨勢。劉杜鎮主任表示,過去診斷出晚期肺癌,幾乎只能等待奇蹟,現在不同了,依患者的病況、癌細胞基因表現,量身訂製治療組合,有標靶藥物、化療、免疫療法等可以選擇,而標靶藥物對常見的基因突變療效差異不大,決勝點在於副作用。

副作用往往是肺癌患者最介意的。劉杜鎮主任表示,有不少患者因為副作用困擾而擅自停藥,一堆藥藏在房間抽屜裡,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再好的藥,沒吞下肚也是枉然」,後來病情進展快速惡化,想重新服藥也為時已晚,對主治醫師來說也增加救治挫敗感。

劉杜鎮主任說,國際癌症治療指引(NCCN guidelines)指出,肺癌存活率相關的指標「治療效果跟臨床實驗證據力」,在目前3 種肺癌第一、二代EGFR 標靶藥物,幾乎相當。三種標靶藥的差異在於藥物毒性與安全性。因此,不同標靶藥物,對生活品質可能有不同影響。

肺癌標靶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甲溝炎、口腔潰爛、腹瀉、臉部皮疹等。不同藥物副作用發生比例及程度有所不同。「國內首次針對肺癌患者做的生活品質調查,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肺癌,對患者癌後生活品質的衝擊最低。有四成以上患者的症狀,在胸悶、呼吸困難、及食慾不振等生活品質指標,在兩週內皆獲得改善。」劉杜鎮道。

曾有一位罹患肺腺癌第四期50歲男性患者,服用標靶藥物2 週後出現極大的副作用,頻繁的腹瀉嚴重影響工作表現,甚至無法外出遠行,即使調降劑量繼續服用3 個月,還是因為營養失衡體重驟降10%,病情雖控制,卻影響了對治療的信心。經建議改用副作用較低的第一代標靶藥物後,腹瀉獲得緩解,重獲治療信心。劉杜鎮說:「過去肺癌治療藥物選擇有限,醫師會著重在患者的疾病控制,現在標靶藥物療效差異不大,醫者父母心,我更聚焦在維繫對治療的信心及持續性。」

劉杜鎮主任建議,一旦標靶藥物出現難以承受的副作用,可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切莫擅自停藥,給癌細胞反撲的機會。標靶藥物不斷研發,活得愈久等到新藥的機會愈大,選擇副作用小、適合自己的治療藥物,抗癌之路未必一路陰霾難行,肺癌病人也能漫步蒼翠田野,欣賞藍天白雲。

 
 

  精準醫療加跨科合作 大腸癌治療需要量身設計

 
  精準醫療加跨科合作 大腸癌治療需要量身設計  
  2017-08-13 14:03〔中華電視公司/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原載:中華電視公司
 
 
 

藝人豬哥亮罹患大腸癌後辭世,門診上也出現部分患者,受此消息影響而拒絕治療;義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致一指出,患者如不配合治療,很難有好的癒後效果,以現今醫療技術,即使晚期腸癌患者,標靶治療不僅能延長生命,還能有良好生活品質。

行醫多年的陳致一醫師回想自己第一位治療的大腸癌患者,是位年約50多歲女性,手術切除腫瘤後癌細胞轉移至卵巢,經由標靶治療加化療後,至今已存活逾五年;「只有相信醫囑配合治療,加上病人求生意願,才能等於抗癌歷程延長」陳致一醫師說。

尤其大腸癌可怕之處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誤以為是拉肚子或是痔瘡,近半發現時多已是晚期,除此症狀外,隨著腫瘤在大腸的位置,症狀表現也會有所不同。

陳致一醫師指出,如果腫瘤長在大腸右側,由於是大腸前端,因血會慢慢滲出,病患常會有慢性貧血,也較會感到頭暈及呼吸較喘。若腫瘤長在左側,也就是大腸的末端,病患常會有想大便卻大不出來,同時糞便也會有潛血反應。

無論是歐美或日本,都認為手術切除是最好的大腸癌治療方式,陳致一醫師說,一至三期大腸癌病患,適用手術根除腫瘤。而晚期大腸癌病患,癌細胞往往已轉移到肝臟及肺臟,即需輔以放射治療、化療及標靶藥物治療,其中又以標靶藥物治療發展最受到重視,同時也獲得健保納入給付,大大減輕病患的負擔。

大腸癌標靶藥物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抑制血管新生,即主要作用在腫瘤血管上,另一類則為抑制表皮生長因子,主要作用在腫瘤上皮細胞。陳致一醫師指出,研究顯示,在RAS基因沒有突變前提下,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效果,較RAS基因有突變者顯著。若腫瘤過大,使用標靶藥物可以先讓腫瘤體積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切除,因此在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前,配合RAS基因檢測,才能精準治療。

尤其大腸癌治療並非侷限大腸直腸外科,而是需要跨科別團隊治療!陳致一醫師以義大醫療團隊為例,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外,還包括血液腫瘤科、放射科、腸胃科、胸腔外科、病理科及專門個案管理師組成,且每週醫療團隊都會針對個案進行討論,包括病患腫瘤位置、分期等,以決定對病患最佳治療方案。

陳致一醫師補充道,跨科別團隊先為患者量身訂製個人化治療方式,並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才開始治療,不僅減少治療過程中患者不適,也加快治療速度,全方位治療也減輕病人不安全感,增加醫病雙方信任感。

大腸癌長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第一位,國人不可輕忽,目前國健署有提供民眾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建議50歲以上民眾,最好每年做一次,若發現異常,一定要做大腸鏡進一步釐清。

 
 

  治肺癌副作用難耐 家屬用愛陪伴無畏懼

 
  治肺癌副作用難耐 家屬用愛陪伴無畏懼  
  2017-08-01 19:35〔中央通訊社/記者陳偉婷/台北報導〕
原載:中央通訊社
 
 
 

肺癌患者常因發現較晚,增加治療難度,且副作用也常難忍受。病友家屬今天分享照顧重點,除用愛陪伴,鼓勵正向,也可「陪讀」,充實抗癌知識更無懼。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舉行徵文比賽並舉行分享會,得獎者以200字和1分鐘聲音,描述自己或家人如何與肺癌共處,在治療低副作用、高生活品質中,重新展開不同人生。

得獎者楓少10幾年前在網路認識女友,兩人交往多年,雖有共識要相伴一生,但不想結婚。民國105年6月,女友在公司健檢發現身體有異,進一步檢查,確診肺癌,且走路步態不穩,已有腦轉移,醫師也暗示「可能活不久了」。

楓少的女友大受打擊,意志消沈,開始安排後事,並跟楓少說「很對不起你,拖累了你」;但楓少說,「不要說對不起,妳好好治療、繼續陪伴我,就沒什麼對不起。」

兩人原本無意結婚,楓少用行動展現,向女友求婚,「至少要給我一個以後可以為妳簽放棄急救同意書的機會」;女友本來不希望拖累他,但幾經說服之後,兩人終於結婚。

抗癌路並不好走,楓少持續鼓勵太太接受治療,告訴她「現在醫學進步,癌症不是不治之症」,且不斷上網找資料、帶太太參加病友座談會,了解其他人的抗病故事,透過經驗分享累積治療信心。

「真不知道要恨癌症讓我太太生命變短,還是要感謝癌症讓我得到一個老婆」,楓少說,太太經過休養後,已經重回工作崗位,兩人不會去想「還剩多少時間」,只想努力、精彩的過每一天。

另一名獲獎的病友家屬非比也分享,丈夫因肺腺癌接受標靶治療,剛開始因身體還不習慣藥物,副作用非常大,嘴巴黏膜破皮密密麻麻,連喝水都很痛苦,「先生變得非常脆弱,甚至會說『我就是拖累妳,那麼沒用乾脆死一死』的話。」

非比說,癌症病人可能因對治療不了解,一遇到嚴重副作用就心灰意冷,她當時陪著先生讀很多資料,「了解就不會害怕」,先生慢慢恢復治療的信心。現在兩人常一起爬山、慢跑,旅遊,先生也走出罹癌的陰霾。

擔任評審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夏德椿表示,肺癌本身症狀如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都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化療及標靶治療也會有副作用,常常讓病人難以忍受,家人的陪伴非常重要。

夏德椿也說,臨床上第一、二代EGFR標靶藥物整體治療效果差不多,相較於化療,可讓大多數患者在第一線使用時,延命達9至11個月,但藥物副作用大小,決定病患生活品質,使用副作用較低的藥物,才能讓患者保持治療信心、持續用藥。

 
 

  英國首席醫療官:每一個癌症病人都應進行DNA測序 避免誤診與無效化療

 
  英國首席醫療官:每一個癌症病人都應進行DNA測序 避免誤診與無效化療  
  2017-08-01 〔關鍵評論/文Sarah Knapton/翻譯觀念座標〕
原載:關鍵評論
 
 
 

英國首席醫療官表示,每一位癌症病人都應該進行DNA測序,以避免錯誤診斷、無效的化療、以及不必要的就診。

首席醫療官莎莉・戴維斯女爵(Dame Sally Davies)在年度的報告中表示:終止罹患罕見疾病病人「漫長而曲折的診斷之旅」(diagnostic odyssey)的時刻已經到來——平均起來,他們必須徵詢五位不同醫生的見解,等候四年,才獲得正確的診斷。

莎莉女爵表示,英國健保局有必要欣然接受採納DNA測序——利用血液或唾液的小型樣本,就可以正確辨別疾病種類、以及基因突變——對於治療是否能成功,這樣的知識非常重要。

莎莉女爵的年度報告標題是「基因組世代」(Generation Genome),她表示未來三到五年,英國應該整合基因測試的實驗室,以處理廣泛的DNA測序,病人將會把基因測序視為治療過程的一部份,如同今日的核磁共振掃描(MRI Scan)。

她說:「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的時代已經來到,英國健保局必須採取行動,以確保它在全球醫療的領先地位。」

「這種科技可能會永遠改變醫學的樣貌,但我們需要健保體系的工作人員、病人、一般民眾了解、欣然接受它的潛能。」

「基因組醫學(Genomic medicine)對於了解、治療罕見疾病、癌症、感染有巨大的影響,它不但能終結漫長而曲折的診斷之旅,還能為更多病人量身打造適合的療法。」

「我的心願是:所有罹患癌症的病人,都能夠接受DNA測序。」

目前英國每年有三十五萬人被診斷罹患癌症,因癌症死亡的病人約有十六萬三千人。

傳統上,癌症是由它在體內生長的地點而定義,例如攝護腺、乳房等等,然而科學家漸漸發現:利用基因組合來定義癌症更有幫助。比方說,兩種不同的乳癌,對同一種藥物會有不同反應,但是基因相似的乳房與攝護腺腫瘤,卻可以使用同樣療法成功地治療。

莎莉女爵的報告指出,為個人量身打造的藥物,將會終結癌症藥物的「嘗試錯誤法」(trial and error),副作用也會減少,疾病可以更快進入緩解期,這會節省健保局大筆經費。

最近一個針對乳癌的基因測序研究發現,將近一半的病人在手術後,可以不必再接受化療,因為她們的DNA顯示癌症復發的機率很小。

目前在英國進行DNA測序的實驗室有二十五家,規模都不大,也只針對少數的病症,平均要價是一次六百英鎊。莎莉女爵的報告指出,如果將之整合,有可能大大減少DNA測序的成本。

莎莉女爵呼籲成立一個國立基因局(National Genomics Board),讓所有執業的醫生都接受基因學訓練。

她還表示,在新制度中,應該鼓勵病人同意讓研究人員與與臨床實驗使用他們的基因組資料。至於敏感的DNA資料遭駭客盜取的憂慮,莎莉女爵表示,完整的基因組資料「太龐大」,無法從中央資料庫竊取,而且DNA測序的好處會遠遠超過可能的風險。

什麼是精準醫學?

傳統的癌症治療,是根據疾病種類以及它對特定器官的損害作治療。新的方法則聚焦於造成疾病的受損基因,並使用此一資訊來決定採用哪一種藥物、或者哪些藥物的組合,以對特定的生物目標(biologial targets)作出最好的攻擊。

過去十年中,癌症藥物愈來愈個人化,尤其是指認某些基因——例如女演員安潔莉娜・裘莉所攜帶的BRCA1——變得愈來愈重要,因為此類基因將會增加疾病的風險,對治療方法亦有不同的反應。

然而精準醫學的進步,代表著更進一步從活體組織切片中粹取DNA作定序。倫敦癌症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藥物發展部主任迪波諾(Professor Johann de Bono)表示:「目前我們只是在看細胞,但那不是最佳的資訊。」

「精準醫學代表我們會從腫瘤的活體組織切片中取得DNA,再把它放入定序的機器之中。」

專家表示,特定目標的基因定序,費用是兩百英鎊,完整的基因定序的價格是三千英鎊。

 
 

  抗癌奇藥Opdivo被列入藥品福利計畫

 
  抗癌奇藥Opdivo被列入藥品福利計畫  
  2017-07-30 15:55〔大紀元/記者肖婕/澳洲悉尼編譯報導〕
原載:大紀元
 
 
 

澳洲聯邦政府已將抗癌奇藥Opdivo(歐普迪沃)列入藥品福利計劃(PBS)中,成千上萬與晚期腎癌和肺癌抗爭的患者將從中受益。

據澳新社消息,政府對Opdivo藥物的補貼將從8月1日開始。使用該藥的患者一次治療將只需自付38.80澳元,持醫療優惠卡的患者只需付6.30澳元。

此前,使用Opdivo治療的癌癥患者,一個療程的費用約為5000澳元,每年的全額費用可超過13萬澳元。

這是迄今以來聯邦政府藥品福利計劃提供的最大補貼之一,政府為此投入了11億。

Opdivo是一種免疫療法,有助於使癌細胞更容易受到患者身體自身免疫細胞的攻擊。

「與傳統的治療方法如化療或放療不同的是,這種藥物可以激活白細胞,幫助抵抗疾病,從而抑制患者體內的癌細胞。

它比目前的治療更有效和更安全,可以改善和延長患者的生命。

肺癌是造成澳洲癌癥患者死亡的主要殺手,一年約有8000澳洲人死於肺癌。 每年約有3500名腎癌患者被確診。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