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以為是便秘、6個月後卻變成腫瘤!醫師:出現4種症狀要注意

2020.01.20

便秘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問題很常見、不是太嚴重,但同時也可能是腫瘤的警訊。北醫附醫大腸直腸外科黃彥鈞則提出4點特殊的症狀,如果出現盜汗、便血、發燒等其他症狀,而且便秘持續半年以上,就要小心了。

婦人愛喝熱湯罹乳癌!醫:塑化劑讓乳癌風險增90%

2020.01.20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近日在電視節目上分享案例,一位賣湯麵的 65 歲婦人被確診第二期乳癌,醫師懷疑這跟她長期用塑膠碗喝熱湯有關。中央研究院的科研成功就證實,常接觸塑化劑產品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比一般人增加 90 %,代謝力較差的女性罹患乳癌機會更高出 2.4 倍。

「癌細胞」最愛這10個字! 遠離它們大降罹癌風險

2020.01.13

癌症已經蟬聯多年國人十大死因,但罹癌的風險多,包含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環境污染、基因都是影響的因素。如何防止罹癌,都是現代人關注的健康課題,許多研究都指出癌症有相關十個關鍵字,順利遠離這些習慣,就能大大降低罹癌風險。

中部肺癌發生率最高 醫師: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以救命

2020.01.09

肺癌是台灣的「癌症之王」,發生率最高、死亡人數最多,容易轉移又難治療。而中部地區罹患肺癌的人數又特別多,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陳崇裕就感嘆,「免疫治療才是肺癌的未來活路。」

研究:常染髮罹乳癌風險增 使用天然蔬果染劑顧頭髮

2020.01.07

根據國際癌症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兩種常見的美容產品永久染髮劑、將頭髮洗直的化學藥劑「直髮膏」,可能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定期染髮可能增加至少9%,黑人女性甚至增加60%。但如果真的礙於美觀,有白頭髮該怎麼辦,其實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天然蔬果,也能安全染出一頭秀髮。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以為是便秘、6個月後卻變成腫瘤!醫師:出現4種症狀要注意

  
 
  以為是便秘、6個月後卻變成腫瘤!醫師:出現4種症狀要注意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便秘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問題很常見、不是太嚴重,但同時也可能是腫瘤的警訊。北醫附醫大腸直腸外科黃彥鈞則提出4點特殊的症狀,如果出現盜汗、便血、發燒等其他症狀,而且便秘持續半年以上,就要小心了。    
     
  便秘問題小,但也問題大     
  在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平衡的情況下,或多或少都會有那麼一兩天便秘的時光,但有些人的便秘卻可能是因為腫瘤壓迫腸道而引起的,不只有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直腸癌、淋巴癌,甚至罕見的腹部單中心淋巴增生性腫瘤(Castleman,城堡人疾病),也可能會造成便秘。    
  而一名20幾歲的女性,就是因為便秘半年,不管怎麼喝水、吃蔬菜都沒有效果,而且右側肚子還越來越往外突出;後來才檢查出來就是「城堡人疾病」。    
  北醫附醫乳房外科主任暨消化外科醫師王文科說,這名患者本身健康良好,沒有相關病史,除了便秘之外就是飯後會脹氣,但只要稍微散步、走路就可以改善,也沒有嘔吐、體重下降等症狀;簡單來說,唯一特別的就是持續便秘半年以上,其實這就是最大的警訊。    
     
  特殊的腸胃道症狀     
  黃彥鈞則說,腸胃道的疾病有小有大,症狀又很多,但很多人常常是等到「糞便有血」才去看醫生,但看得到的血液反而可能只是痔瘡。即使是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而來檢查,也可能忽略除了大腸癌、直腸癌以外的腸胃道疾病。    
  「腸道外也是會長腫瘤的!我們講腸胃道疾病,不只是腸胃道裡面會有問題,腹腔裡面、也就是腸胃道的外面也可能會出現疾病。而且症狀可能都很像,都會便秘、噁心想吐等。」黃彥鈞說    
  因為腫瘤壓迫到腸胃道,跟在裡面壓迫一樣,都會造成便秘,而且還會覺得腸胃脹脹的很難受,導致噁心想吐;也因為沒辦法好好吸收營養,而出現體重下降的症狀。「如果還有盜汗、發燒,很可能是淋巴腫瘤造成的。」黃彥鈞說。    
  不過,最明顯的症狀,還是「不舒服持續半年以上」,因為如果只是小毛病,可能壓力解除,或是改變飲食之後就會改善;但腫瘤會越長越大,如果腸胃不舒服持續很久,其實就要注意是「身體裡面多了一些東西」。    
  1.便秘、拉肚子、下腹痛等腸胃不舒服持續半年以上    
  2.盜汗、發燒    
  3.肚子一直變大    
  4.胸口、肋骨下方常常悶痛,心肺功能卻正常    
     
  胸口悶悶也可能是腸胃造成     
  另外一個比較特別的症狀,是胸口、肋骨下方常常悶痛,也可能是腸胃疾病造成。王文科說,像是腸道外的腫瘤如果長在大腸腸道上方,就可能壓迫到橫膈膜,造成胸口悶痛;比如城堡人疾病,一般的胃鏡、大腸鏡是檢查不出來的,常是胸部X光才發現。    
  所以王文科建議,如果腸胃道常常不舒服,照了胃鏡、大腸鏡、做了血液檢驗都正常,也可以去照胸口、腸道X光,找出在腸胃道「外面」的疾病徵兆,有時候也可能是胸腔的疾病壓迫到腸胃道。    
     
      
  城堡人疾病小百科    
  本名:腹部單中心淋巴增生性疾病    
  別名:Castleman,城堡人疾病    
  分類:局部型與多發型淋巴增殖。    
  症狀:局部型通常沒有顯著症狀,血液檢查也沒有明顯徵兆,臨床上需結合詳細的病史詢問及影像學檢查才能確切診斷;多發型可能會出現盜汗、發燒、體重減輕、噁心嘔吐等症狀。    
  治療:大部分局部型手術切除即可治癒,多發型預後較差,且有演變成癌症的風險。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婦人愛喝熱湯罹乳癌!醫:塑化劑讓乳癌風險增90%

  
 
  婦人愛喝熱湯罹乳癌!醫:塑化劑讓乳癌風險增90%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近日在電視節目上分享案例,一位賣湯麵的 65 歲婦人被確診第二期乳癌,醫師懷疑這跟她長期用塑膠碗喝熱湯有關。中央研究院的科研成功就證實,常接觸塑化劑產品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比一般人增加 90 %,代謝力較差的女性罹患乳癌機會更高出 2.4 倍。   
  洪永祥在了解婦人的工作環境後,懷疑她的罹病情況,與長期用塑膠碗喝熱湯有關。洪永祥指出,用塑膠碗裝超過 40 ℃ 的熱湯會令塑化劑溶解,所以猜測可能長期用塑膠碗飲熱湯,成為誘發乳癌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醒大家,不要用塑膠器具或膠袋裝熱食。    
  洪永祥表示,這名婦人一開始是出現右邊乳房疼痛的問題,之後甚至痛到內衣都沒辦法穿,還會流出分泌物。檢查才發現,右邊乳房有個 3 至 4 cm 的硬塊,確診患上乳癌第二期,須進行手術、放射治療及荷爾蒙治療。  
     
  常接觸塑化劑、患乳癌風險增 9 成     
  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台大醫院合組的研究團隊,在2014年就發表了一項有關塑化劑與乳癌的研究報告,團隊追蹤11,923名女性達20年,發現乳癌患者尿液中的塑化劑DEHP代謝物含量高。  
  研究證實塑化劑暴露多、常接觸塑化劑產品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比一般人增加90%,代謝力較差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更是高出了2.4倍。用塑膠製品來接觸到食物,塑化劑便可能附著到食物上,被帶入人體中。而接觸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塑化劑的量自然就越多  
     
  塑化劑危害不只是癌症!孩子性早熟也是它害的     
  塑化劑的危害不僅僅是癌症風險,甚至還包括了孩子的性早熟問題,洪永祥也舉例,過去也曾收治一名40多歲媽媽因反覆泌尿道感染就醫,轉至婦科一檢查竟是子宮內膜癌。後來發現她才在讀小三的女兒,月經已經提早來了。  
  歸納母女兩的婦科異狀,洪永祥推測就是因為買自助餐時,喜歡用塑膠袋裝熱湯害的。也提醒民眾生活中勿用塑膠袋或塑膠碗盛裝熱湯,否則長期接觸恐有罹乳癌的風險。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癌細胞」最愛這10個字! 遠離它們大降罹癌風險

  
 
  「癌細胞」最愛這10個字! 遠離它們大降罹癌風險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癌症已經蟬聯多年國人十大死因,但罹癌的風險多,包含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環境污染、基因都是影響的因素。如何防止罹癌,都是現代人關注的健康課題,許多研究都指出癌症有相關十個關鍵字,順利遠離這些習慣,就能大大降低罹癌風險。    
     
  1.糖     
  高糖飲食易肥胖,至少已經發現12種癌症和肥胖相關,特別是胰臟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膽道癌等。    
  此外《自然通訊》刊出一篇為期九年的研究證實,糖會刺激腫瘤生長,研究者Johan Thevelein教授表示,「當癌細胞消耗大量的糖,就會不斷刺激癌症擴展和生長,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癌細胞很需要吸取糖類,糖類越多可以讓它製造很多分子,成為有利於癌細胞增生的原料。    
     
  2.鹹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發表報告,指出胃癌與攝取高鹽食物有密切關係。因為攝取高鹽會傷害胃黏膜,在黏膜受損修復時,致癌物會有機可乘,使細胞突變、發生癌變的機會也增加。    
  日本、韓國人罹患胃癌的比率偏高,可能跟他們嗜吃醃漬醬菜、泡菜有關,但鹽本身並不會致癌,正常人攝鹽量應控制在每天6公克內。    
  3.醃     
  醃漬食物可以防腐,延長保存期限,但其中的「亞硝酸」衍生物是公認的致癌物,在蔬菜、鮮肉等醃漬後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常見的如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鹹菜等等。    
  大部份的亞硝酸鹽類會隨著尿液排出,只有少數會在胃的酸性環境中形成「亞硝胺」,亞硝胺的確會提高癌症風險,不過必須達到很大的量    
     
  4.熏    
  燒烤、煙熏食物的香氣讓人無法擋,不過這類食物在製作中含有大量多環芳烴類物質,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強致癌物苯並芘就是其中一種,經常吃會增加罹患腸癌和胃癌的風險。    
     
  5.油    
  吃過多炸物會導致大腸癌,李宜霖胃腸肝膽科診所醫生指出,高油脂食物為何容易致癌?主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蛋白質經過油炸後,會產生異環胺,異環胺類已被科學家證明對人體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烹煮過程中反復煎炸、燒烤肉類,如油條、臭豆腐、都會製造出更多異環胺。    
     
  6.燙   
  東方人飲食中常喝熱湯,尤其冬天吃火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指出,研究顯示經常喝太燙的湯、飲料可能增加食道癌風險,因為太燙會傷害喉嚨表面細胞,引發癌症。    
  2018年美國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報告也指出,每天抽菸或喝酒,若茶又喝得太燙,罹患食道癌風險可能提高2到5倍。    
     
  7.菸(煙)     
  至今「抽菸」還是被認為是最大的肺癌危險因子,抽得越多越久,罹患肺癌的機會就越高。大同醫院胸腔內科楊志仁醫生指出,一天抽一包抽三十年以上,罹患肺癌的機會多了20至50倍。此外二手菸、廚房油煙一直都被認為是女性肺癌的重要因子,吸菸者的太太罹患肺癌而致死的機率也較高。    
  肺癌罹患人數持續增加與PM2.5脫不了關係,細懸浮微粒(PM2.5)則可以穿越細支氣管壁直達肺泡,造成慢性發炎甚至續發癌症。國衛院的研究指出在台灣空氣汙染物細懸浮微粒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女性肺癌死亡率就增加16%。    
     
  8.酒    
  日本東京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即使每日少量或中度飲酒,長期下來仍可能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團隊發現,癌症風險與酒精攝取量之間,幾乎呈現線性關聯。因為酒的主成份乙醇,在體內的代謝物「乙醛」已被證實在動物實驗可致癌。  
   
  9.黴    
  在高溫潮濕的環境,像花生、玉米容易受潮,進而被黴菌污染,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黃麴毒素」,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黃麴毒素一旦產生,會長期存在食物中,而且不受烹調高溫分解破壞。如果經人體攝食,流行病學及動物實驗均證實:黃麴毒素會增肝癌的發生率。  
   
  10.懶    
  因為忙碌懶得煮飯,餐餐老是在外,造成飲食上攝取太多高油高鹽的加工食品,導致致癌風險。加上又懶得運動,但其實體能狀況與罹患癌症死亡率成負相關, 體能越佳,罹癌比例越低,想要徹底遠離癌細胞,就從日常生活的習慣改變開始。  
   
     
  期刊小檔案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多學門類期刊,僅次於《Nature》和《Science》。該刊於2010年創刊時為混合型期刊,該刊發表的研究都代表對該領域具重要意義的研究進展,其中涵蓋生物、物理、化學和地球科學等學科。  
     
  參考資料 
  亞洲不吸菸女性肺癌易感基因位點台灣肺癌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團隊 
  How diet,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affect stomach cancer risk 
  Hot Tea Consumption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Alcohol and Tobacco Use on the Risk for Esophageal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文/王芊淩 圖/何宜庭
   

  中部肺癌發生率最高 醫師: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以救命

  
 
  中部肺癌發生率最高 醫師: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以救命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肺癌是台灣的「癌症之王」,發生率最高、死亡人數最多,容易轉移又難治療。而中部地區罹患肺癌的人數又特別多,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陳崇裕就感嘆,「免疫治療才是肺癌的未來活路。」   
     
  中部的肺癌發生率最高    
  中部肺癌的發生率在北、中、南、東、離島等5個區裡面是最高的,根據台灣癌症統計數據,每10萬人的年齡標準化發生率是45.31,第二名是南部,發生率是43.76,每年中部地區有將近2000人確診肺癌。  
  雖然第一名、第二名的數字看起來好像差不了多少,但離島地區的肺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是18.22,可以看出中部肺癌的發生率真的特別高。   
  而造成肺癌最重要的主因,就是空汙,除了台中火力發電廠之外,還有中部的工廠廢氣,以及柴油車、汽機車的廢氣;在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充滿硫氧化物、重金屬的氣體,會先刺激呼吸道、損傷黏膜,造成慢性支氣管發炎,久而久之就引發肺癌。    
  「肺癌之中,最難治療的就是小細胞肺癌!」陳崇裕說,第一,發現通常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且逾9成不適合手術,第二,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第三,容易轉移,且近5成患者有腦轉移的現象,第四,復發機率高。    
  小細胞肺癌    
  雖然稱為肺癌,但其實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就是指神經內分泌細胞長出的腫瘤,可以長在身體的任何地方。   
  這種癌症特別難治,因為癌細胞特性宛如幹細胞,分裂速度快,對化療的反應率高、效果好,初期可以有80~90%的反應率,但復發的速度很快,又容易產生抗藥性,如果再使用同一種藥,身體已經有抗藥性,就等於是無藥可治。    
     
  免疫療法或許是解方   
  「癌症已經是慢性病了,但小細胞肺癌過去20年只有化療可以用,化療很有效,但只要復發就沒用了。」陳崇裕說,研究發現,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近6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年,存活中位數只有4.9個月,根本還來不及做任何準備就過世了。   
  「特別是高齡的患者,超過65歲以上的人,使用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以增加5成存活期,降低4成死亡風險。」陳崇裕說,現在台灣已經有相關的技術,千萬不要放棄跟醫師討論使用其他療法的可能,甚至也可以有接受臨床實驗的機會,努力為自己活下去。 &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研究:常染髮罹乳癌風險增 使用天然蔬果染劑顧頭髮

  
 
  研究:常染髮罹乳癌風險增 使用天然蔬果染劑顧頭髮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根據國際癌症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兩種常見的美容產品永久染髮劑、將頭髮洗直的化學藥劑「直髮膏」,可能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定期染髮可能增加至少9%,黑人女性甚至增加60%。但如果真的礙於美觀,有白頭髮該怎麼辦,其實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天然蔬果,也能安全染出一頭秀髮。  
     
  每兩個月染髮一次 乳癌風險增     
  這項刊登在國際癌症期刊中的研究,研究45,000多名女性。結果發現白人女性定期染髮,得乳癌風險會增加9%,黑人女性風險更是高達45%-60%,其中「經常染髮」指的是每5到8週就染1次或更多次頭髮。  
  主要原因為染髮劑裡的對苯二胺(PPD),讓毛鱗片打開,但很多的人本來就對苯二胺有過敏反應,此外染髮劑中的羥基苯甲酸酯可能有雌激素作用,不只黑色染劑危險,染淺染色劑也會增加12%的乳癌風險。  
     
  自製天然染髮劑 安全又顧髮     
  蔬果染:  
  利用紅葉菜用電鍋蒸過後,300克紅葉菜榨汁加一顆檸檬汁,塗抹在洗乾淨吹乾的頭髮上全部浸濕,用大毛巾包起來停留20分鐘,不用洗掉,自然乾後頭髮會呈現「黑中帶紅」的顏色。  
  洛神花、甜菜根、紅龍果,加300CC水煮汁,同樣加上檸檬後直接來染髮。  
  或是煮濃的咖啡待冷卻後,加入免沖式洗護髮液,並混合咖啡渣,平均沾在頭髮上,用包巾包著停留約1小時,再沖洗掉,有助於讓深髮色持續兩個月的時間,有些人也會選擇用啤酒來染髮。   
  中藥染:    
  利用旱蓮草和何首烏各5克,用300CC水煮開,再轉小火續煮5到10分鐘,之後洗頭髮,將頭髮浸泡在水中10分鐘,染出來的顏色是黑色到深咖啡色,使用的水也可以重覆浸泡頭髮。    
     
  指甲花粉、綻青 助染髮更快上色  
  如果希望上色更快,可在煮好的基底水中加入「指甲花」,就是客家人常用於「藍染」所用的「大青」,但指甲花染出來的顏色比較紅,喜歡咖啡色的人可以用指甲花和綻青各30克,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另外飲食也很重要,吃對食物就會自動幫助頭髮染色,平常要多吃黑芝麻、何首烏、核桃、海帶、海苔,頭髮就不必經常補染。  
  向學文還提到,頭髮有97%的蛋白質,避免使用添加物太多的洗髮精、和護髮精,也可以利用蛋或醋來洗髮。  
   
  期刊小檔案
  《國際癌症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是聯盟國際癌症控制(UICC)的官方雜誌。IJC擁有全球讀者群,每年收到與實驗和臨床癌症研究相關的廣泛主題下的4,000多份論文。
   
  參考資料
  Hair dye and chemical straightener us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a large US population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study
   
   
  文/王芊淩 圖/何宜庭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