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不能輕忽的高風險攝護腺癌

2020.04.15

攝護腺(或稱前列腺)約核桃般的大小,位在膀胱下方,環繞著尿道。雖然是個體積不大的器官,攝護腺也會長出惡性腫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

免疫治療效果有望提升!研究:維生素C提高T細胞280 %殺傷力

2020.04.09

大家都知道適量的維生素C有益健康,近日更有研究指出,在小鼠實驗中,如果注入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提升癌症的免疫療法效果,目前實驗團隊正在預備人體實驗,期望改善免疫療法的療效。

有些癌症是吃出來的!這7種錯誤飲食法會導致7種癌症

2020.04.06

癌症蟬聯36年的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而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人在得到癌症之前,都還覺得自己很健康,但其實俗話說「病從口入」,的確有許多癌症是因為飲食習慣不良而「吃出來」的,除了胃癌、食道癌等消化道的癌症之外,身體很多器官都會被錯誤的飲食所影響。

該積極治療嗎?從檢查開始 超前部署治療方針

2020.04.05

長輩罹癌後是否該積極治療?因病況不同,有些醫療行為可能無法改善,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子女往往為了長輩的治療選擇,意見分歧,難取得共識。

原位癌治癒率可達90%!4種癌症分類看透癌細胞

2020.04.03

小美診斷出罹患「乳管內乳癌」,她非常緊張,頻頻跟醫師說「乳癌治癒率是不是很低?」醫師表示,乳管內乳癌是原位癌的一種,跟一般的乳癌不同,治癒率可達90%,只要好好檢查跟追蹤就不用擔心。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不能輕忽的高風險攝護腺癌

  
 
  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不能輕忽的高風險攝護腺癌   
  元氣網
原載:元氣網
 
     
  攝護腺(或稱前列腺)約核桃般的大小,位在膀胱下方,環繞著尿道。雖然是個體積不大的器官,攝護腺也會長出惡性腫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   
     
  攝護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目前是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更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於美國更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   
     
  您可能也曾聽過親友罹患攝護腺癌,並對攝護腺癌留下一個印象:「攝護腺癌似乎是長得較慢的癌症。」    
     
  另外,有些淋巴瘤長在胸腹腔,如果大到壓迫胸腔,容易造成呼吸喘、心臟積水;壓迫輸尿管則可能導致腎臟水腫和腰部疼痛不適。當民眾發現異狀時,建議儘早就醫。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攝護腺癌經常給人較溫和的印象,但請別小看攝護腺癌,因為部分攝護腺癌生長較快、容易轉移,對生命造成威脅。   
   
  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變大可能壓迫尿道導致解尿困難、頻尿、夜尿、尿失禁,解尿時斷斷續續,無法說尿就尿。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血精」,也就是精液中帶血,或是射精疼痛。也有患者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哪些屬於高風險攝護腺癌?   
   
  剛診斷出攝護腺癌時,醫師會先評估攝護腺癌的風險,再擬定治療計畫。風險愈高,疾病的進展愈快,轉移的機會也較高。哪些狀況可能是高風險攝護腺癌呢?   
     
  主要根據以下狀況來判斷:   
     
  ● 腫瘤延伸到攝護腺外    
     
  ● 格里森分數8分以上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病理科醫師檢視腫瘤組織時,能依照腺體排列方式訂出級別,愈接近正常、分化良好的是級別一,分化愈凌亂、不成熟的是級別五。接著,再把佔最大與第二大面積者的級別相加,就是格里森分數。   
     
  這是攝護腺癌分級裡最常被使用的判斷系統。格里森分數愈高,代表腫瘤的分化愈差,因此當格里森分數大於8分時,患者較可能出現轉移,存活率也較差。   
     
  當患者符合高風險攝護腺癌的任何一項指標,代表攝護腺癌的進展可能比較快、轉移機會比較高。若評估患者健康狀況預計存活期超過五年,便會建議患者積極接受治療。   
     
  位在攝護腺的癌症,可能會造成解尿困難、頻尿等症狀。當攝護腺癌出現轉移時,症狀就會變得很多樣,也讓患者更加不適。攝護腺癌經常出現骨頭轉移,像是髖關節、脊椎骨、骨盆等處。轉移至骨頭後,會造成患者骨頭疼痛、患處骨頭容易骨折、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導致下肢癱瘓、可能會讓骨頭中的鈣釋放到血液中,引發高血鈣症而讓人噁心無力。骨轉移的位置愈多處,患者生活品質會愈差,相當煎熬。   
     
  除了轉移到骨頭之外,攝護腺癌也會轉移到肺臟、肝臟、腎上腺等內臟器官,根據多項研究,當攝護腺癌轉移至內臟器官,會比骨頭轉移造成更負面的影響,生活品質和存活率皆進一步下降。   
     
  哪些屬於高風險攝護腺癌?   
     
  積極治療高風險攝護腺癌,好好控制,有機會提升存活率,並減少癌細胞擴散後對患者造成的不適與煎熬。   
     
  治療攝護腺癌可由兩方面著手,「局部治療」以及「全身治療」。   
     
  「局部治療」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主要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以手術治療攝護腺癌時,可進行「攝護腺根除手術」,用手術移除所有的攝護腺組織,這比較適用於預期壽命超過十年,且癌症還侷限於攝護腺內的患者。   
     
  放射線治療可以用於第一線治療,也可用於術後輔助性治療。若患者的攝護腺癌已經轉移到骨頭,放射線治療能減輕骨頭的疼痛不適。   
     
  「全身治療」包括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   
     
  由於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荷爾蒙治療的原理是藉由降低患者體內男性荷爾蒙的濃度,來抑制攝護腺癌生長,可以靠手術或藥物的方式來達成此目標。手術方面是切除雙側睪丸,以減少男性荷爾蒙。   
     
  目前荷爾蒙治療的藥物選擇很多樣,口服、針劑皆有,能透過不同機轉來減少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的刺激。   
     
  「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拮抗劑」透過腦下垂體的調控,抑制睪丸產生男性荷爾蒙。   
     
  「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可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男人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主要由睪丸製造,部分由腎上腺皮質層製造,抑制睪丸、腎上腺製造男性荷爾蒙能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然而,有些攝護腺腫瘤也能自行合成男性荷爾蒙,屬於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而影響治療效果。這時可考慮使用同時阻斷睪丸、腎上腺、與攝護腺腫瘤合成男性荷爾蒙的藥物,以抑制攝護腺癌生長。   
     
  「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可阻斷男性荷爾蒙受體,讓癌細胞不會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而增生。   
     
  「女性荷爾蒙」可減少男性賀爾蒙生成。   
     
  在台灣有不少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已經有淋巴或遠處轉移的狀況,全身性荷爾蒙治療便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方式。醫師可能會使用「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拮抗劑」搭配「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或加上「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   
     
  若於治療過程中產生荷爾蒙抗性,便須使用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或使用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以抑制腫瘤生長。   
     
  根據患者的狀況,醫師亦可能使用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   
     
  積極治療對於高風險攝護腺癌患者,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時間,也可減緩疼痛惡化,提升生活品質。   
     
  攝護腺癌患者不可輕忽的重要警訊!   
     
  當攝護腺癌患者出現   
     
  1) 格里森分數 ≥ 8   
     
  2) 骨轉移 ≥3處   
     
  3) 發生內臟轉移   
     
  以上三項指標中,符合其中兩項以上時,有較高的惡化風險。這個族群的病人需更主動積極地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美國與台灣食藥署核准這樣特徵的病人透過荷爾蒙合併其他藥物治療,進而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和整體存活,並且提升生活品質。   
     
  原文:不能輕忽!高風險攝護腺癌   
     
     
   

  免疫治療效果有望提升!研究:維生素C提高T細胞280 %殺傷力

  
 
  免疫治療效果有望提升!研究:維生素C提高T細胞280 %殺傷力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大家都知道適量的維生素C有益健康,近日更有研究指出,在小鼠實驗中,如果注入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提升癌症的免疫療法效果,目前實驗團隊正在預備人體實驗,期望改善免疫療法的療效。    
     
  免疫抑制劑療法一直對於非實體癌症的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就有研究團隊想方設法,是否能透過調整維生素C的補充,來改善療效。研究結果被發表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證實在小鼠實驗中,維生素C能改善癌症治療效果。    
     
  維生素C提高T細胞抗癌力    
     
  在體外試驗中,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維生素C可以增加淋巴腫瘤細胞的抗原性,讓它更容易被免疫細胞殺死。用維生素C預處理過的淋巴瘤細胞,被殺死的比例增加了21%。    
     
  同時,維生素C還可以增強NK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功能。而針對主要抗癌的T細胞,更是能夠顯著增加 2.8 倍的淋巴瘤殺傷力。    
     
  下一步,研究人員進行了小鼠實驗,結果發現,使用維生素C加上免疫抑制劑療法的小鼠,腫瘤的大小比單獨使維生素C或免疫抑制劑療法的小鼠,分別小了60%和53%左右。    
     
  注射維生素C延緩腫瘤生長速度    
     
  另外,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注射4g/kg的維生素C,能夠顯著延緩小鼠乳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的生長速度。    
     
  不過,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換算,相當於一個7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要打140~280g的維生素C,這如果按照自然攝取的方式,差不多得吃掉幾百公斤的橙類水果才多得到。    
     
  因為維生素C的量實在太高,研究人員指出,目前還沒有完成人體實驗,而這種劑量也不是靠「努力吃」就能吃出來。因此,臨床上還是要遵從醫囑。不過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證實,如果想要增加T細胞的功能,有望用補充維生素C的方式達成。    
     
  參考資料:High-dose ascorbic acid synergizes with anti-PD1 in a lymphoma mouse model.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有些癌症是吃出來的!這7種錯誤飲食法會導致7種癌症

  
 
  有些癌症是吃出來的!這7種錯誤飲食法會導致7種癌症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癌症蟬聯36年的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而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人在得到癌症之前,都還覺得自己很健康,但其實俗話說「病從口入」,的確有許多癌症是因為飲食習慣不良而「吃出來」的,除了胃癌、食道癌等消化道的癌症之外,身體很多器官都會被錯誤的飲食所影響。    
     
  這7種錯誤飲食法會導致7種癌症!    
     
  一、胃癌:愛吃醃漬類食物    
     
  醃漬類的食品、或是加工過的食物,為了讓保存期限變長、食物還可以保持不變質,都會含有「亞硝酸鹽」。雖然亞硝酸鹽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長、保存食物,但同時也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證實的「致癌物質」。    
     
  萬芳醫院謝茂志說,「如果真的要說什麼食物會誘發胃癌,我覺得是醃漬食品,比麻辣鍋嚴重好幾倍」,能不吃就不吃,其他的食物類型,還是要依照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來做調整。    
     
  建議:最好避免醃漬類食物。    
     
  二、食道癌:愛「趁熱」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轄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曾經發布報告,如果喝65°C以上的熱湯、熱飲,可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因為被燙傷的食道黏膜,在不斷修復的過程中,很可能發生「錯誤」,反而長出不該長的癌細胞。    
     
  而由伊朗、美國、英國組成的研究團隊,也在2020年發布了一篇研究,每天喝60°C以上的茶700毫升,食道癌的風險會增加90%、幾乎達到2倍。    
     
  建議:吃飯時,只要舌頭覺得「燙」就不要吞,放涼再吃。    
     
  三、乳癌:愛吃高油食物、愛吃宵夜    
     
  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而它跟內分泌有極高的關係,過多的雌激素會刺激乳腺病變而導致癌症。香港中文大學公衛學院研究也發現「太晚吃東西」、「宵夜吃太多」,比沒有吃宵夜習慣的人增加1.5倍的乳癌風險。    
     
  在這份研究中,有「吃宵夜習慣」的定義是在晚上10點以後進食,每週至少1次、持續1年以上的習慣性食物攝入。而在眾多不同類型的宵夜中,吃麵食的人風險是最高的,會比沒有吃宵夜的人增加2倍風險,如果是吃米食的話,則會增加1.9倍的風險。    
     
  建議:吃飯時,只要舌頭覺得「燙」就不要吞,放涼再吃。    
     
  四、肝癌:愛喝含糖飲料、喝酒、吃甜食    
     
  雖然脂肪肝的名稱中有「脂肪」2個字,但其實脂肪肝不是油、或脂肪吃太多才會有,愛喝酒、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減肥不當的人,也會使得身體營養不良、不均衡,讓脂肪在肝臟堆積。    
     
  而糖分都會造成三酸甘油脂,而三酸甘油脂更容易囤積在內臟,尤其是負責身體代謝的肝臟位置,形成脂肪肝;而脂肪肝,就是肝癌的前一步,每年因為脂肪肝而得到肝癌的人也不斷增加。    
     
  建議:一天含糖飲料、甜食,不要吃超過100公克(約半杯馬克杯的份量)    
     
  五、肺癌:維生素B群攝取不足    
     
  國際癌症組織回顧多個前瞻性群組研究結果後,發現「維生素B2攝取不足會顯著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而維生素B群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而台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台灣人維生素B2及葉酸缺乏率大約是15~25%,加上處在空污環境,肺癌風險更高。    
     
  建議: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五穀雜糧、蔬菜;或是利用錠劑補充。    
     
  六、大腸癌:菜吃太少、三餐不定時    
     
  腸道益生菌,可以改善我們的大腸健康,不只是改善便秘、減少毒素累積,像是乳酸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等菌種,也能減少消化道中致癌化學物質。美國華盛頓大學Xiaobin Zheng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也發現含有這些好菌的優格,可能會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所以想要維持健康的腸道,就要吃對健康的食物,但除了吃優格之外,吃菜來補充益生菌的食物,也是很好的作法。    
     
  建議:菜的份量,最好每天是肉的3倍,可以吃到3個拳頭大小的菜量;而且最好固定時間吃飯,才不會損耗體內的益生菌。    
     
  七、口腔癌:菸酒不離口    
     
  抽菸、飲酒、嚼檳榔是頭頸癌的主要危險因子。研究指出,同時有這3種習慣的人,罹患頭頸癌的風險是沒有這些因子的123倍。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報告也表示,40%以上的口腔癌與酒精有關。而吸煙是40歲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禍首。    
     
  建議:避免吸煙、飲酒和嚼檳榔,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該積極治療嗎?從檢查開始 超前部署治療方針

  
 
  該積極治療嗎?從檢查開始 超前部署治療方針   
  聯合新聞網
原載:聯合新聞網
 
     
  長輩罹癌後是否該積極治療?因病況不同,有些醫療行為可能無法改善,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子女往往為了長輩的治療選擇,意見分歧,難取得共識。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除非長輩明確表示「交由他人決定」,否則當事人都有決定權,而非由子女吵架、投票決定。   
     
  三個階段 建立疾病共識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選擇治療方式,必須降低醫病雙方產生誤解的可能性,可以分為三階段:檢查時、報告出爐時和返家時。   
     
  許正典說,必須從檢查時就「超前部署」,讓病人和家屬都有心理準備。從長輩要進行檢查時,就可以告訴患者可能的最壞狀況,並且家屬也在告知的過程中,準備自己的心情。這時兩邊都能清楚理解、提醒長輩有罹癌的可能性,並找尋相關資料,建立雙方對疾病的共識。   
     
  報告出爐時,則由醫師清楚告知。醫師除了善盡傳達的責任,也必須能夠安撫病患混雜、衝突的情緒,而家屬則可在旁邊協助病患釐清醫師的診斷說明,清楚知道現在疾病在怎樣的階段,與可能的治療方式。 
     
  寫下長輩疑惑 和醫師討論   
     
  返家後,家屬可與長輩討論,並將他們對於癌症的疑惑統統寫下來,這些問題包括:   
   
  ●癌症的期別:癌症是第幾期?腫瘤多大?是否轉移?   
     
  ●有哪些治療方式?手術、化療還是放療的治療效果如何?有哪些優缺點?   
     
  ●會有哪些副作用?生活品質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治療、住院時間大概多久?還能活多久?   
     
  許正典說,將所有的問題寫下來後,不但可以理解長輩憂慮、在意的事情,下次回診時,也可一一和醫師討論,並請醫師建議適合的治療方式。   
     
  醫師不是神 別怕找第二意見   
   
  許正典也認為,不要害怕尋求第二意見,畢竟「醫師不是神」,徵詢其他醫師的意見,不僅幫助長輩和子女再次確認醫師的診斷無誤,並可得到更多關於疾病和治療的資訊。   
     
  尤其當疾病預後不好時,到底要不要積極治療,是否直接讓長輩走向安寧治療?許正典說,每個醫師的見解都不同,更需要尋求第二意見,了解愈多,愈能做出適當的決定。   
     
  最終決定 要尊重病人意志   
     
  而不同年紀或癌症類型,可能採取的治療方針,則依據病人的生理、心理狀況以及人格特質,有很多不同的考量。   
     
  有些長輩80多歲,聽到治療方式有很多副作用,決定順其自然,不願積極治療;有些長輩90歲,但仍覺得自己「還沒活夠」,因此選擇積極治療。陳冠宇認為,不論何種治療方式,一旦長輩下定決心「這麼做」,就要尊重他。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也分享自己陪伴罹癌父親的經驗。當時父親接受治療,但因為治療妥善而拉長存活期,這期間,他對家人的交代都已安排妥當,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家人「自己活夠了」,也不忍家人傷心。有一天餵父親吃飯,希望他「再多吃一口」時,父親卻掉下眼淚,林葳婕從中得到尊重「病人意志」(willing)的啟發。   
     
  尊重意願之外 長輩不理性時 適時拉一把   
     
  雖然在治療意願上要尊重長輩,但陳冠宇說,有些長輩想法過於不理性時,仍需要適時拉他們一把。例如某些醫療或偏方明確無效,但長輩執意嘗試,可能因此付出很大的代價。許正典則認為,可以藉由回診時,用「有癌友在傳……」的對話方式,幫長輩釐清偏方訊息,不但可處理長輩對癌症的疑惑,也可避免找偏方。   
     
  許正典說,面對長輩罹癌「見招拆招、隨遇而安」,且不要讓長輩的活動只限於診間,保持原有的活動、勞動、運動和互動,用「四動」讓心情不要「躁動」,順利度過治療期。   
   

  原位癌治癒率可達90%!4種癌症分類看透癌細胞

  
 
  原位癌治癒率可達90%!4種癌症分類看透癌細胞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小美診斷出罹患「乳管內乳癌」,她非常緊張,頻頻跟醫師說「乳癌治癒率是不是很低?」醫師表示,乳管內乳癌是原位癌的一種,跟一般的乳癌不同,治癒率可達90%,只要好好檢查跟追蹤就不用擔心。    
     
  一、原位癌:癌症的第0期    
     
  原位癌是指上皮細胞癌的最早期,或稱為各類癌症的第0期,而上皮細胞癌是癌細胞從人體器官表面的那層「黏膜上皮組織」長出來,還沒突破緊黏的下層「基底膜」。基底膜下方是黏膜下結締組織,各類神經、血管、淋巴組織以及細胞外間質都在這,所以基底膜就等於人體的最後防線。    
     
  一般來說,原位癌依照形狀可分兩種,一種是扁平(鱗狀)上皮細胞癌,一種是腺癌,扁平上皮細胞癌多半由皮膚表面、子宮頸長出,腺癌則多從腸胃道黏膜長出;至於泌尿道黏膜的上皮細胞癌,因為形態特殊,另稱為「移形上皮細胞癌」。    
     
  大部份的癌症患者是因為營養不良、癌症併發症而死亡,主因是癌細胞擴散、侵犯身體系統,造成癌症轉移等病變,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狀況;而原位癌還沒有侵入基底層,不能透過血管、淋巴發生轉移,只要手術切除不正常增生的細胞,再合併放射線治療,有90%的機率可以治癒。    
   
  不過原位癌目前的治療還是以手術為主,像乳管內乳癌就必須切除乳房,讓許多患者認為「自己的病很嚴重」,雖然10年存活率可以達到95%,還是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雖然現在發展出荷爾蒙治療法,癌症基金會還是呼籲,民眾應該有自覺的去做癌症篩檢,才能把病灶降到最小、最好治。    
     
  二、侵襲癌:會「浸潤」到正常細胞內的癌症    
     
  除了原位癌之外,其他的癌症大半都屬於「侵襲癌」,也就是癌細胞已經突破基底膜,進入正常組織當中。而這些細胞具有侵襲性,會持續向外擴散、堆積,導致跟正常細胞組織密不可分,所以又稱為「浸潤」作用。    
     
  以肺癌來說,原本健康的細胞不正常增生,增生多到破壞基底膜時,癌細胞就會往底下的組織生長,在這些組織中繼續分裂、繁殖,滲透到跟正常組織相連、幾乎分不清楚。這時腫瘤會變得很難動手術,必須切掉大部分器官,也容易切到正常組織,而且透過細胞間的組織液、淋巴,還可能形成遠端轉移。    
     
  另外,浸潤的程度可分為早期、中晚期,早期是指還沒有轉移時的癌症,浸潤只限在周遭的組織,還沒有跟正常細胞相連,也就是癌症的第1、2期;晚期則已經跟周遭細胞相連、出現淋巴結轉移,或是器官的遠端轉移,像肺癌轉移到腦部等,也就是癌症的3、4、5期。    
     
  三、原發癌vs轉移癌:腫瘤長的位置不同,命運也大不同    
     
  原發癌與轉移癌的差別,簡單來說是指發生病灶的不同。原發癌是發生癌變的器官本身產出癌細胞,像是肝癌是肝臟有癌細胞等,因為目標明確,比較好治療,預後也較佳。轉移癌則是發生癌變的器官是由「其他器官的癌細胞」轉移過來,所以必須找到源頭才有辦法對症下藥。    
     
  大部份的侵襲癌都有轉移的風險,因為癌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會不斷長大、變化,當它壯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從原發的器官脫落,經由血管、淋巴到達遠端器官著床,引發癌症。由於新的器官不像原發器官本身有變異、壞死等問題,健康細胞能夠提供給癌細胞更多養分,所以轉移癌來得會比原發癌更猛烈。    
     
  根據統計,約有3%的病人發現自己得到癌症時,只找到在淋巴、其他器官的轉移癌,卻找不到原發癌的位置,由於轉移癌的病灶來自原發器官,而每種原發癌症都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找不到源頭,很難對症下藥、甚至會一再形成轉移,最後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或引起其他併發症。    
     
  由於癌細胞轉移多行血管,骨骼、肝臟、肺臟等血流極為豐富的器官,就容易成為癌細胞「著床」的根據地,所以醫師多半會從這幾個器官下手。如果找不到原發癌,平均存活時間短於6個月,只有11%的病人能活超過3年,但只要找到原發癌,平均存活時間就可以上升到23個月。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