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攝護腺癌年增 4000 人,醫提醒:健檢 PSA 數值大於 10,半數會得病

2021.02.28

現今大家對健檢越來越重視,多數人都會定期做健檢,其中,50 歲以上的男性需特別注意「攝護腺細胞產生的蛋白質指數(PSA)」,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指出:「當 PSA 介於 4 到 10 之間,有 25% 的機率會得攝護腺癌,大於 10 則會再提升 25% ,也就是有一半的人容易罹患攝護腺癌。」

脂肪肝變肝癌只要3步驟!減肥節食反而讓脂肪肝惡化更快

2021.02.24

台灣每4個人就有一個脂肪肝,很多人體檢報告中,都會因為「脂肪肝」問題而出現紅字。但因為平時沒什麼症狀,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會當一回事。有人想著,以後減肥自然就好了,於是一拖再拖,危險的種子自此就埋下。

乳癌、黑色素瘤、偏頭痛多款新藥 下月起納入健保給付

2021.02.02

健保署今天宣布,將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包括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前列腺癌、多發性硬化症、偏頭痛等的新成分新藥,以及抗黴菌劑、用於抗藥性細菌治療的抗生素新藥納入給付。

20%癌友營養不良喪命!專家呼籲營養原則:低醣、優脂、高蛋白

2021.02.01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位居榜首連續38年,光是去年就奪走5萬多條人命,人人聞癌色變,也因此成為國人最擔心罹患的疾病;整體罹癌人數不斷向上攀升,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新發人數為11萬1,684人,癌症時鐘又再度撥快,平均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比105年的4分58秒一口氣快轉了16秒,再次刷新「癌症時鐘」的紀錄,而其中大腸癌蟬聯12年十大癌症之首,不容小覷。

再不好好刷牙,小心你離癌症越來越近!

2021.02.01

口腔是吃東西會經過的第一個器官,可想而知若沒有清潔乾淨,其引發疾病的風險肯定不小,本書作者日本草加家庭牙醫矯正牙醫診所小垣佑一郎指出,最近在多數大腸癌患者的腸道內發現「具核梭桿菌」,是一種時常存在口腔中的菌種,因為沒有保持口腔清潔,導致口腔內的細菌進入腸道,大幅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本書籍將告訴你更多有關口腔可能會引發的疾病,那些不知不覺就已經在侵蝕你健康的口腔行為有哪些,將一次通通告訴你。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攝護腺癌年增 4000 人,醫提醒:健檢 PSA 數值大於 10,半數會得病

    
 
  攝護腺癌年增 4000 人,醫提醒:健檢 PSA 數值大於 10,半數會得病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現今大家對健檢越來越重視,多數人都會定期做健檢,其中,50 歲以上的男性需特別注意「攝護腺細胞產生的蛋白質指數(PSA)」,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指出:「當 PSA 介於 4 到 10 之間,有 25% 的機率會得攝護腺癌,大於 10 則會再提升 25% ,也就是有一半的人容易罹患攝護腺癌。」    
     
  男性過了 50 歲後可能會開始出現與攝護腺有關的健康問題,像是攝護腺肥大的情形,而其中攝護腺癌是一大殺手,且到了 60 至 70 歲,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又更高。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 106 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攝護腺癌為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第 6 多的癌症,若單看男性的癌症發生人數則是第 5 名,且近年來攝護腺癌的發生率急遽上升,台灣每年逾 4000 人新診斷為攝護腺癌。   
     
  前期症狀不明顯,出現「排尿困難」要小心    
     
  攝護腺癌在剛開始出現症狀的時候和良性的攝護腺肥大很像,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排尿困難。    
     
  排尿困難的症狀    
  1. 尿急   
  2. 開始排尿時尿不出來   
  3. 尿流變細   
  4. 尿流斷斷續續   
  5. 尿完後滴尿   
  6. 膀胱無法排空的感覺   
  7. 夜尿   
  8. 血尿   
     
  而當癌細胞侵犯到其他生殖器官的部位,像是儲精囊,會出現精液帶血、射精疼痛的現象;若是發生骨轉移,可能會引起骨骼疼痛、骨折,或是脊椎受到壓迫出現神經的症狀,經常使病人感到非常疼痛。    
     
  體檢數值 PSA>10 有一半機率為攝護腺癌    
     
  PSA 是攝護腺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質(醣蛋白),在正常、沒有生病的情況下,男性體內的 PSA 會<4ng/ml,而當 PSA 介於 4-10ng/ml 時,有 25% 的機率會得攝護腺癌;PSA >10ng/ml 有 50% 的機率會得攝護腺癌。    
     
  不過,周固指出:「在攝護腺癌患者當中,有 15% PSA<4ng/ml,因此不一定每位攝護腺癌患者的 PSA 都會大於 4。」但對於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當 PSA>2.5ng/ml 時,就應特別注意並追蹤。    
     
  有許多因素會影響 PSA 短期或持續的升高。   
  1. 年齡:隨著年齡增長,PSA 升高。   
  2. 尿路感染:泌尿道系統感染會造成 PSA 升高。   
  3. 射精:射精後 1 小時內 PSA 會升高。   
  4. 攝護腺大小:當攝護腺肥大程度已引起症狀者,PSA 通常會升高。   
  5. 攝護腺受傷:會陰部遭撞擊、騎車,PSA 也會上升。   
  6. 攝護腺炎:攝護腺發炎使攝護腺細胞受損害,導致 PSA 上升。   
  7. 接受內視鏡檢查及手術:進行檢查或是手術會也會使 PSA 上升。   
     
  PSA 異常,需進行相關檢查    
     
  不過,並非 PSA 異常就可以斷定為攝護腺癌,通常醫師還會做以下檢查。   
     
  1. 肛門指診:了解攝護腺大小、有無壓痛及硬塊。   
  2. 攝護腺超音波或磁振造影:辨認攝護腺大小、變化及邊緣狀況。   
  3. 攝護腺切片:透過針刺切片檢查是否有癌細胞,不過,切片沒有癌細胞不代表一定沒有攝護腺癌,仍要積極追蹤。   
     
  早期發現攝護腺癌的 5 年存活率接近 100%,但若已有轉移、擴散,5 年存活率降至 30%,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當重要。   
     
  周固提醒,近年來民眾健康意識上升,許多人都有定期健檢的習慣,當檢查發現 PSA 升高時應找泌尿科醫師進行相關檢查,確認是否有異,一切正常建議仍須積極定期追蹤。   
     
  文、莊筱彤/圖、蘇鈺婷    
     
     

  脂肪肝變肝癌只要3步驟!減肥節食反而讓脂肪肝惡化更快

    
 
  脂肪肝變肝癌只要3步驟!減肥節食反而讓脂肪肝惡化更快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台灣每4個人就有一個脂肪肝,很多人體檢報告中,都會因為「脂肪肝」問題而出現紅字。但因為平時沒什麼症狀,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會當一回事。有人想著,以後減肥自然就好了,於是一拖再拖,危險的種子自此就埋下。   
     
  脂肪在肝臟內過度蓄積,容易誘發肝炎、肝細胞腫脹、炎細胞浸潤、正常的肝結構被破壞。未來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簡單來說,從脂肪肝到肝癌只要3個步驟,分別是「肝炎、肝硬化、肝癌」。   
     
  除此之外,脂肪肝還會引起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謝異常,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高尿酸血症、腎臟疾病都可能接踵而至。因此,輕度脂肪肝雖不可怕,可如果放任不管,終有一天會發展到我們控制不了的局面。   
     
  4個認知迷思,使脂肪肝更加嚴重   
     
  1.脂肪肝是因為攝入脂肪多了   
     
  雖然脂肪肝聽起來好像是油脂攝入過多,但其實酒精、營養不良、素食、過度減肥、糖尿病等都可能會誘發脂肪肝。   
     
  脂肪肝可以分為三種:酒精引起的脂肪肝成為酒精性脂肪肝,其基本診療方案是戒酒;營養不良、素食、過度減肥導致關鍵營養素缺乏,例如膽鹼缺乏,導致營養不良性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導致的脂肪肝叫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最常見的脂肪肝。   
     
  脂肪在肝臟中代謝,當代謝中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出現脂肪堆積在肝細胞裡,攝入脂肪過多只是原因之一。因此,要首先明確脂肪肝的原因,然後才能製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2.控制飲食卻不戒酒   
     
  有些人查出脂肪肝後會改成清淡飲食,卻完全不會考慮酒精的因素。其實酒精進入人體,需要先由肝臟來處理,大量的酒精分解產物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早期的肝損傷就可能表現為酒精性脂肪肝,俗稱酒精肝。因此,對於飲酒多且出現脂肪肝的人,首先要戒酒!   
     
  3.想透過節食給肝臟瘦身   
     
  過度節食、偏食,會導致內熱量攝入的嚴重不足、血糖降低。人體會將其他部位儲存的脂肪、蛋白質動用起來,轉化為能量(葡萄糖),從而導致血清中游離脂肪酸增高。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出進入肝臟,最終導致肝內脂肪積蓄,加重脂肪肝。控制體重是預防和逆轉脂肪肝的有效途徑,但過分節食減重反而會加重病情。   
     
  4.懶得動,吃保健品、保肝藥控制脂肪肝   
     
  有些人查出脂肪肝,自行購買保肝藥,還有人自己買來保健品吃。保肝藥在脂肪肝防治中的作用仍有爭議,目前並不推薦患者常規使用這類藥物,自行購買服用的行為更不可取。保健品也不能治病,配方不明的保健品可能會加重肝臟負擔,對肝功能造成損害,使病情更加嚴重。   
     
  預防和控制脂肪肝沒有捷徑,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適量運動   
     
  單純輕度的脂肪肝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逆轉,一方面控制熱量攝入,一方面增加運動。像是每天吃兩餐,加一餐水果,每頓飯七分飽就可以了,至少堅持三個月。少吃高油、高糖、高脂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穀物、高纖維蔬菜,多吃綠色蔬菜,既能補充營養,飽腹感強,也能減少身體代謝負擔。   
     
  並且,每週堅持150分鐘的有氧運動,以心率加快、微微出汗為宜,比如游泳、跑步、快走、乒乓球等。運動要堅持循序漸進,加強體內的脂肪消耗,而不是短時間的劇烈運動。對於中、重度脂肪肝,在控制熱量和增加鍛煉的基礎上,醫生往往會根據患者俱體情況開一些藥物,合併治療。   
     
  已經確診脂肪肝的患者,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包括:超音波檢查、肝功能、血脂、血糖等檢查,判斷肝臟的健康情況及其他可能的代謝紊亂。脂肪肝可以逆轉,治療脂肪肝我們缺少的並不是方法,而是堅持下來的決心!放任脂肪肝發展為肝硬化時,我們就很難控制了。所以,治療脂肪肝要趁早行動!   
     
  文、林以璿/圖、蘇鈺婷   
     
     

  乳癌、黑色素瘤、偏頭痛多款新藥 下月起納入健保給付

    
 
  乳癌、黑色素瘤、偏頭痛多款新藥 下月起納入健保給付    
  自由健康網
原載:自由健康網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健保署今天宣布,三月起將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包括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前列腺癌、多發性硬化症、偏頭痛等的新成分新藥,以及抗黴菌劑、用於抗藥性細菌治療的抗生素新藥納入給付。    
     
  BRAF為皮膚黑色素瘤最常見的致癌基因(oncogene)之一,且臨床資料顯示台灣BRAF突變的黑色素瘤病人,高達八成以上為V600E突變。健保署藥物共擬會議同意將治療BRAF V600突變的雙標靶藥物dabrafenib/trametinib納入健保給付,可用於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及惡性黑色素瘤病人術後輔助治療。    
     
  共擬會議也將第二個口服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talazoparib納入健保給付,可用於治療BRCA1/2基因突變的接受化療失敗之三陰性乳癌。此藥納入給付後可增加臨床用藥選擇,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約40多至50多名病患受惠。    
     
  另外,共擬會議也將多項藥品納入健保給付:一、治療「高風險非轉移性去勢抗性前列腺癌(nmCRPC)」及「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的含apalutamide新成分新藥,對於「轉移性去勢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的治療為新藥理機轉用藥,可增加臨床用藥選擇,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400多至800多名病患受惠。    
     
  二、治療次發展型多發性硬化症的含siponimod新成分新藥,為口服劑型可提升病人使用治療方便性,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約40多至50多名病患受惠。    
     
  三、用於預防成人偏頭痛的含galcanezumab新成分新藥,為新的治療機轉,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約400多至900多名病患受惠。    
     
  四、治療侵犯性麴菌症及白黴菌症的含isavuconazole新成分新藥,特別是在治療麴菌感染方面,在肝臟、眼睛、皮膚及皮下組織副作用較現有治療藥品小。    
     
  五、對於抗藥性綠膿桿菌及抗藥性大腸桿菌具療效的含ceftolozane/tazobacctam成分抗菌劑,可減少carbapenems類抗生素使用,進而可能減緩抗生素抗藥性的散布,對於抗藥性細菌的治療具臨床重要性,預計五年內每年將有約1,000多至4,000多名病患受惠。    
     
  六、治療癌因性疲憊症之含polysaccharide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新成分新藥,在臺灣為國際間第一個上市,預計每年約有500多名病患受惠。    
     

  20%癌友營養不良喪命!專家呼籲營養原則:低醣、優脂、高蛋白

    
 
  20%癌友營養不良喪命!專家呼籲營養原則:低醣、優脂、高蛋白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位居榜首連續38年,光是去年就奪走5萬多條人命,人人聞癌色變,也因此成為國人最擔心罹患的疾病;整體罹癌人數不斷向上攀升,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新發人數為11萬1,684人,癌症時鐘又再度撥快,平均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比105年的4分58秒一口氣快轉了16秒,再次刷新「癌症時鐘」的紀錄,而其中大腸癌蟬聯12年十大癌症之首,不容小覷。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表示,營養不良是癌症病患會面臨的嚴重問題,其中與治療副作用有關,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多樣,包括手術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不同的治療可能遭遇不同的副作用,例如疲倦、噁心、嘔吐、拉肚子、便秘、胃口不好、嘴破、口腔潰瘍等,進而影響癌友進食情形,甚至無法進食,產生營養缺乏的狀況,更可能導致後續治療無法順利進行。    
     
  臨床顯示:每5位癌友就有1人因營養不良而喪命    
     
  王輝明進一步表示,癌細胞會造成身體機能失衡,身體的分解速度大於合成速度,肌肉量不斷分解,人就不斷消瘦下去,根據國外研究調查顯示,約80%癌症病患都曾有營養失調的問題,進而被迫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臨床中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非癌症本身。    
     
  此外,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研究顯示,有50%癌症病人會有惡病質症狀,惡病質會讓病人營養狀況變差,其中有近40%的患者因惡病質而死亡。因此除了鼓勵癌友盡量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在癌症成為慢性病化的趨勢,病友與家人需要一起做好良好照護,正確補充癌症專用營養補充品,讓抗癌之路得到更有力支持。    
     
  營養介入後,7成癌友體重增加,生活品質改善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秘書長糠榮誠指出,癌症治療的效果與病患的營養介入密不可分,因癌細胞會產生誘導發炎的細胞激素,增加蛋白質及脂肪的分解,導致異常的代謝、能量及營養素過度消耗等,加上患者因接受治療會產生食慾不佳副作用,如未及時補充營養,導致營養不良,不僅體重下降、體力不支,更可能影響治療耐受度,嚴重恐無法繼續進行治療。    
     
  一項針對癌症患者的營養介入調查,與全台共45家醫院合作,共計近200位癌友參與,分別在參與營養介入計畫時及介入後訪談。    
     
  其結果顯示:超過7成的癌症患者體重增加、食慾增加,超過8成癌症患者活動力增加與生活品質獲得改善,更有超過9成的癌症患者,因為有完整營養支持,可以維持療程計畫,讓抗癌療程不中斷,可見積極補充正確營養是掌握抗癌致勝關鍵。    
     
  營養補充黃金比例三大關鍵:低醣、優脂、高蛋白    
     
  糠榮誠指出,癌症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營養介入,且介入的時機也非常重要,癌症患者是否能順利度過抗癌期間,就是有沒有正確的補充營養,因此透過治療前後的營養狀態評估,擬定自身所需要的營養需求策略非常重要。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為了癌症患者量身訂製的癌症配方營養補充品,其中最重要的三大關鍵就是低醣、優脂、高蛋白。    
     
  癌細胞的熱量來源都是從醣類(碳水化合物)來的,碳水化合物建議攝取佔總熱量來源的30%~40%,且多數癌症患者,常有高血糖的問題,主因是癌症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性,影響胰島素功能,故不建議攝取過多的醣類。    
     
  同時癌細胞會釋放一些促炎細胞因子及腫瘤因子,使脂肪、蛋白質消失,造成癌症患者肌肉萎縮,因此建議攝取優脂及高蛋白才能協助組織再生及避免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像是脂肪的部分建議攝取佔總熱量來源30%~50% 。    
     
  糠榮誠強調,照顧癌友的過程中發現,手術或化放療造成的食慾不振也是造成營養不良的兇手,因此營養補充不能馬虎,日常持續性的營養介入,可讓治療過程順利,幫助癌症患者打造更強韌的後盾。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再不好好刷牙,小心你離癌症越來越近!

    
 
  再不好好刷牙,小心你離癌症越來越近!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口腔是吃東西會經過的第一個器官,可想而知若沒有清潔乾淨,其引發疾病的風險肯定不小,本書作者日本草加家庭牙醫矯正牙醫診所小垣佑一郎指出,最近在多數大腸癌患者的腸道內發現「具核梭桿菌」,是一種時常存在口腔中的菌種,因為沒有保持口腔清潔,導致口腔內的細菌進入腸道,大幅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本書籍將告訴你更多有關口腔可能會引發的疾病,那些不知不覺就已經在侵蝕你健康的口腔行為有哪些,將一次通通告訴你。    
     
  使用牙線是養成口腔保健習慣的第一步    
     
  「用牙線牙齦就會出血」並非是使用牙線傷到了牙齦流血,而是因為牙齦中已經有發炎症狀,血管的滲透性急遽提高,隨時處於充血狀態,才會受到牙線稍微刺激一下就出血。    
     
  使用牙線不要太大力,以免將牙線深入到牙齒之間時感到疼痛。牙齒與牙齒之間的牙齦,被稱為「牙間乳頭」,對刺激的承受度較弱。若用力將牙線擠入牙齦中,可能會造成牙齦腫脹。因此,在使用牙線深入齒縫間清潔的時候要小心    
     
  注意,使用包覆蠟膜的牙線輕輕滑過齒間,就不致於造成出血。    
     
  刷牙要保持刷毛尖端不彎曲    
     
  牙刷推薦選擇小刷頭、軟毛的款式,較容易在口腔中移動,而且即使用力也不會造成口腔受傷。若習慣的話,使用電動牙刷也無妨,我也是使用電動牙刷來潔牙。    
     
  牙刷若以五隻手指緊緊握住很難靈活移動,因此如同握筆一般,用兩隻手指拿著就好。刷的時候力道很輕,即使是柔軟刷頭的刷毛尖端也不會彎曲。    
     
  太用力刷牙,會因為牙刷尖端被壓平,變成只是拂過牙齒,無法將髒汙掃掉,也會傷到牙齒的琺瑯質。如果是牙齦比牙齒更凸出的人,很容易因為刷牙太大力導致牙齦受損,造成牙齦萎縮或敏感性牙齒等症狀。    
     
  除了牙齒,舌苔也要記得清    
     
  此外,也請確實清潔舌頭。造成口臭的原因,有 25%是舌頭沒有清潔乾淨。    
     
  舌頭是由肌肉組成的塊狀物,在靈活活動時是不會長苔蘚的。但是換句話說,若舌頭不動(說話減少或老化狀態),就會增加舌苔附著的機會。再加上乾燥或低營養的狀態,造成舌乳頭的皺褶加深,髒汙就更容易停留在舌頭上,導致細菌增殖、舌苔附著等結果,最後引發口臭。    
     
  清除口腔菌叢小撇步    
     
  1.用拿筷子的方式握牙刷。    
     
  2.用刷毛尖端不會彎曲的力道,輕柔地在牙齒表面以一次移動 2mm 左右的小幅度刷牙。    
     
  3.沿著牙齒圓弧以左右→斜角→上下的方式,每面來回刷 10 次,將髒汙徹底清除乾淨。    
     
  4.刷到1/4左右時,用衛生紙將牙刷毛間的髒汙擦乾淨之後再繼續刷。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