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運動治療癌症 有6大好處

2022.03.22

運動有助於癌症的治療!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從許多研究報告發現,癌症患者常有疲倦、焦慮、憂鬱、水腫、惡病體質、身體結構成分欠佳、精神社會功能差和失眠等症狀,運動可改善這些問題,進而提升患者生活的品質、降低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增加存活時間。

人為何會得癌症?竟因體內這數值超標 還害死亡率多一倍

2022.03.15

內臟脂肪是健康殺手,也是導致癌症的原因之一

亂吃胃藥!醫驚腎功能降:像癌症四期

2022.03.14

身體不舒服要趕快看醫生,不要亂買成藥吃!一名55歲公司主管,因為壓力大、亂吃東西,容易胃痛,吃胃藥又沒效,只好去看醫生,腸胃科醫生當時也給他一種只有做胃鏡才能開的強效胃藥。他當下好了後,記住該胃藥名字,每當胃痛時,就自己買來吃,沒想到最後不僅身體沒好,還傷害腎臟,增加胃癌發生率。

我是癌友6/如廁大事我不要穿尿布:術後的嚴重後遺症

2022.03.13

生病前,一直覺得上廁所不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嗎?但生病開完刀後,才發現「吃喝拉撒睡」是多麼珍貴的事。由於大腸有儲存大便及吸收水分的功能,大腸直腸癌手術後這些功能都受到影響,當一天24小時要跑上十幾次的廁所時,就能體會平常事即人生大事,其餘的事皆不重要。

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4種易致癌食物」! 飲料、豬肉都上榜

2022.02.28

癌症一直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之首,而癌症的發生很有可能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那些食物可能會對於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呢?不妨參考,美國癌症權威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4種需要限制的食物!大家快點拿出筆記!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運動治療癌症 有6大好處

    
 
  運動治療癌症 有6大好處  
  2022年3月12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原載:Yahoo!新聞
 
     
  運動有助於癌症的治療!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從許多研究報告發現,癌症患者常有疲倦、焦慮、憂鬱、水腫、惡病體質、身體結構成分欠佳、精神社會功能差和失眠等症狀,運動可改善這些問題,進而提升患者生活的品質、降低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增加存活時間。   
     
  李耀泰表示,2018年統計全世界有1800多萬人被診斷出癌症,960萬餘人因此喪命,是全球第2大死因。癌症患者常有生活不便、失能和各種不同症狀,治療開銷極大,嚴重影響家庭和社會,是一項重要的公眾健康議題。一般人會建議癌患多休息,但2018年美國運動醫學會證實運動除可減少罹癌風險,亦可改善癌患的預後、增加生存時間,尤其在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膀胱癌、食道癌和胃癌等7大癌症有顯著的預防效果,對已患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的生存率有所助益。   
     
  他說,運動治療癌症包括以下6大作用:1.增加肌肉蛋白合成。2.增加自然殺手細胞功能。3.減少發炎,運動可釋放肌肉激素,可抑制細胞感染和慢性發炎。4.內分泌增加,增加血球和免疫細胞,提升免疫功能。5.改善認知功能,有助於減少焦慮、憂鬱,並改善生活品質。6.運動消耗能量,有助減肥。   
     
  至於運動的種類,包括有氧運動(走路、跑步、爬樓梯)、阻力運動(舉啞鈴、深蹲、單槓、跳繩等)、彎曲性和伸展性運動(肩、臀、脊椎、膝蓋和裸關節)、平衡運動(太極、氣功、瑜珈)。   
     
  李耀泰說,台灣健保資源有95%花在治療費用上,其實預防更重要,在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同時也多利用運動來防治癌症,可讓身體更健康,並減少醫療支出。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人為何會得癌症?竟因體內這數值超標 還害死亡率多一倍

    
 
  人為何會得癌症?竟因體內這數值超標 還害死亡率多一倍  
  三立新聞網 生活:2022/03/15 10:52:00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原載:三立新聞網_生活
 
     
  現代人最害怕的健康課題,就是癌症了。癌症似乎總無聲無息突然出現,並無情打亂人的生活,甚至可能狠狠奪命。而我們每天的生活習慣、環境汙染和飲食,可能都讓我們和癌症的距離更靠近。日本代謝名醫池谷敏郎就提醒大家,人會得癌症,可能都是內臟脂肪引起的,因此預防癌症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想辦法擊退內臟脂肪!池谷敏郎醫師也為大家推薦整理五大好食物,是內臟脂肪的剋星。   
     
  池谷敏郎醫師在著作《15天抖掉內臟脂肪》中透露,脂肪雖然是人體重要的熱能之一,但一旦攝取過量,經長年累月的累積,就會有罹病的風險。肥胖分為兩種:   
     
  ●皮下脂肪──全身上下都是脂肪(皮膚下面附著脂肪)。   
     
  ●內臟脂肪──脂肪集中在肚子(內臟附近囤積的脂肪)。   
     
  若人的內臟屯積太多脂肪,不只會變胖,更可怕的是,脂肪便會釋放有害健康的物質,進而引起重症,像是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因此池谷敏郎醫師也警告:「你該關心的不是體重,是腰圍,肚子大一寸,死亡率就多一倍。」   
     
  癌症,可能都是內臟脂肪引起的   
     
  也許各位讀者不相信內臟脂肪竟然可能引起癌症,但事實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曾經針對四萬多人進行一項調查,結果證明內臟脂肪確實與罹癌有關。   
     
  內臟脂肪可能引發的癌症多達十種,如大腸癌、食道癌、胃癌、肝臟癌、膽囊癌、胰臟癌、子宮癌、卵巢癌、腎臟癌與乳癌等。換句話說,腰圍越寬的人,越有可能罹患癌症。   
     
  內臟脂肪之所以引起癌症,是因為內臟脂肪會釋放各種發炎物質,讓身體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慢性發炎,於是罹癌人數增加。內臟脂肪中,有一項物質近年受各界矚目,那就是鹼性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研究證明該物質極有可能引發癌症。   
     
  其實,越胖越容易罹癌,在美國已經成為一種共識。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曾有報告指出:「在所有罹癌的風險中,減肥已經超過禁菸,成為最容易控管的因素。」由此可見,預防癌症的關鍵之一,就是擊退內臟脂肪。   
     
  一、兒茶素——每天喝就能消耗熱量   
     
  每天喝能擊退內臟脂肪的超級食物──兒茶素,就能幫助身體消耗熱量。   
     
  在這個章節裡,我會介紹一些能擊退內臟脂肪的超級食物,以及有效抑制熱量的食材。   
     
  首先出場的減肥幫手是兒茶素,這是一種綠茶特有的植物性多酚。研究顯示,因為兒茶素的酵素能有效刺激脂肪分解與消耗,提高脂肪的代謝功能,消除內臟脂肪。所以,稍微肥滿的人只要每天攝取兒茶素,便能有效降低內臟脂肪。   
     
  另外,每天攝取兒茶素五百四十毫克,能幫助我們消耗一百卡路里(等於慢跑十分鐘)。綠茶與抹茶都有豐富的兒茶素,雖然烏龍茶或紅茶也有,但含量較少;麥茶則完全沒有兒茶素。   
     
  近年來,市面上推出不少標榜兒茶素的飲料,都是減肥的不錯選項。我自從開始鍛鍊身體,便非常注意攝取兒茶素。當時的我成功減重後,打算挑戰打造結實健美的體格。我變瘦時,體脂肪是11.7%。雖然跟最初的身材相比,現在顯得苗條許多,不過我希望體脂肪能再降低一些。   
     
  各位知道嗎?運動員的體脂肪幾乎都是個位數。可是,體脂肪11.7%已經算很低了,即使我努力健身、注意飲食、充分攝取蛋白質,體脂肪絲毫沒有改變,我沒想到減少1%體脂肪比登天還難。就在我失去信心,心想:「唉,我最多就是這樣了吧。」時,偶然得知兒茶素的功效,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情,開始攝取兒茶素。   
     
  首先,我在鍛鍊的時候不再喝水,只喝含有兒茶素的飲料。打高爾夫球時,也準備含有兒茶素的運動飲料。不過要注意的是,大部分運動飲料含有大量的糖分。不少人將運動飲料當水喝,結果喝出糖尿病。除此之外,運動飲料會讓血糖升高,想減肥的人最好盡量避免。在我喝了一個月的兒茶素飲料以後,體脂肪終於降到10.6%。   
     
  這個成績並非全是兒茶素的功效。不過,就在我幾乎想要放棄時,把兒茶素當輔助,然後持續運動,竟然因此突破瓶頸,真的是振奮人心。我覺得兒茶素的好處,是只要每天喝,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促進熱量的代謝。這個減肥法特別適合生活節奏忙碌,或者身體虛弱等不方便運動的人   
     
  二、糯麥——膳食纖維豐富、熱量低   
     
  最近健康食物中出現一位新秀,那就是糯麥。糯麥屬於大麥的一種,有豐富的鈣質、鐵、鉀、維他命B1與蛋白質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   
     
  糯麥最大的優點在於膳食纖維極其豐富,竟然是白飯的25倍。其中,最受矚目的還是水溶性膳食纖維「β- 葡聚糖」(β-glucan)。這個物質能抑制糖分或脂肪的吸收,而且能促進大腸中的益生菌增生。   
     
  除此之外,糯麥香軟中帶有嚼勁,相當好吃。糯麥不僅口感佳,而且膳食纖維豐富、容易有飽足感。最重要的是,熱量只有白飯的一半。   
     
  三、花椰菜——減肥的最佳食材   
     
  營養素豐富的花椰菜素被譽為蔬菜之王,是消除內臟脂肪的最佳食材。   
     
  我家的餐桌上,幾乎每天都會出現花椰菜料理。花椰菜只要經過汆燙,就可上桌,不管是作為主菜擺盤,或放在沙拉、湯品裡,都很好用。    
     
  事實上,花椰菜是蔬菜中最棒的減肥食材。花椰菜口感好,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容易有飽足感。例如,當我們為了減肥而不吃主食,卻又覺得沒吃飽時,花椰菜就能夠填一填肚子   
     
  花椰菜的營養價值極高,甚至被譽為蔬菜之王。除了維他命C、維他命E、維他命K等營養素以外,花椰菜還有豐富的葉酸、鉀、鎂、酵素與植化素等。其中,又以萊菔硫烷(ulforaphane)最受矚目。研究報告顯示,萊菔硫烷在抗氧化與抗發炎方面的功效極佳,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而剛長出來的花椰菜苗所含的萊菔硫烷濃度更高。花椰菜苗可以生吃,直接撒在生菜沙拉上面就是一道可口的養生餐。我每週都會吃兩、三次。花椰菜不僅有嚼勁,還能預防癌症,有益健康,實在值得我們多加利用。   
     
  四、鯖魚罐頭——以油抗油   
     
  鯖魚水煮罐頭不僅可消除內臟脂肪,還能預防動脈硬化。   
     
  鯖魚罐頭具減肥功效,曾因電視節目的炒作而在日本造成轟動,鯖魚罐頭甚至賣到缺貨。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說法,是因為鯖魚含有豐富的EP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與DH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EPA與DHA屬於Ω-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合成中性脂肪,促進脂肪分解。此外,還可抑制惡化動脈硬化、預防發生心肌梗塞或腦梗塞。事實上,魚類大多有這兩種脂肪酸,但鯖魚的EPA與DHA含量排行位於前三名   
     
  日本千葉縣曾針對漁村與農村居民做過一項疫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不論是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漁村居民的發生機率都比農村居民低許多。主要的原因在於有沒有吃魚。換句話說,就是EPA與DHA攝取量的差異。根據數據顯示,漁村居民血液中的EPA與DHA濃度,比農村居民還高。   
     
  除了日本以外,世界各國的研究也常用EPA與DHA,來治療「血脂異常」(Dyslipidemia)。EPA與DHA除了能平衡血液中的脂肪,還能抑制血小板分泌過剩,有效預防動脈硬化。另外,還能促進腸壁分泌瘦身荷爾蒙(GLP-1),消除內臟脂肪。   
     
  五、咖哩湯——無須忌口的食物   
     
  香噴噴的咖哩飯令人垂涎三尺。不過,對於減肥的人來,還是少吃一點咖哩飯比較好。因為咖哩塊大多高醣、高脂,再加上一大碗白飯的話,吃進肚的醣與熱量非常驚人。   
     
  可是,人們對於越需要忌口的食物,越沒有抵抗力。因此,即使知道咖哩飯熱量高,還是忍不住吃咖哩飯。我認為,遇到這種時候,不妨試試咖哩湯。咖哩湯起源於北海道,不像傳統咖哩那般濃稠,反而比較像蔬菜湯。咖哩湯的小麥粉含量不多,所以醣類含量與熱量也相對較低。   
     
  最近咖哩湯的款式越來越多,上網訂購更成為我日常生活的樂趣之一。咖哩湯搭配糯麥一起吃,也不容易餓。另外,豆渣粉的膳食纖維也相當豐富,灑一點在咖哩湯上,也能增加飽足感。或在便利商店買沙拉雞肉拌著吃也不錯。只不過,市面上咖哩湯並非每一種都是低醣。購買時,記得看清楚營養標示。   
     
     
     
     
     

  亂吃胃藥!醫驚腎功能降:像癌症四期

    
 
  亂吃胃藥!醫驚腎功能降:像癌症四期  
  三立新聞網 2022年3月14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生活中心/李艾庭報導
原載:Yahoo新聞
 
     
  身體不舒服要趕快看醫生,不要亂買成藥吃!一名55歲公司主管,因為壓力大、亂吃東西,容易胃痛,吃胃藥又沒效,只好去看醫生,腸胃科醫生當時也給他一種只有做胃鏡才能開的強效胃藥。他當下好了後,記住該胃藥名字,每當胃痛時,就自己買來吃,沒想到最後不僅身體沒好,還傷害腎臟,增加胃癌發生率。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案例,一名55歲外商公司男主管,因為壓力大,亂吃東西,飲食不正常,經常胃痛,但吃胃藥都沒效,只好去看醫生,腸胃科醫生也給他一種只有做胃鏡才能開的強效胃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他吃了以後,馬上見效,逆流性食道炎好了。   
     
  男主管後來一樣飲食不正常,又開始胃痛,於是自己去買PPI,吃了以後也都有效,因此他之後只要胃痛,就會自行買來吃,而這狀況持續半年之久。直到某天,男主管莫名身體很累,就像感冒,決定就醫,檢查後才發現,腎絲球過濾只剩20分。   
     
  洪永祥指出,20分的概念等於癌症第四期,但男主管每年健檢正常,所以他判斷應是「急性腎損傷」,而男主管住院後,做腎臟切片檢查,損傷的地方不是在腎,是在腎小管間質細胞,「我們一看不對,這常常跟一些藥物、毒物有關」,問了之後,才知道跟PPI有關,因為PPI副作用很強。還好停藥之後,進行藥物治療,男主管腎功能回到60分,慢慢恢復正常。   
     
     

  我是癌友6/如廁大事我不要穿尿布:術後的嚴重後遺症

    
 
  我是癌友6/如廁大事我不要穿尿布:術後的嚴重後遺症  
  2022-03-13 11:35:11 聯合報 / 文╱蔡怡真
原載:元氣網
 
     
  生病前,一直覺得上廁所不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嗎?但生病開完刀後,才發現「吃喝拉撒睡」是多麼珍貴的事。由於大腸有儲存大便及吸收水分的功能,大腸直腸癌手術後這些功能都受到影響,當一天24小時要跑上十幾次的廁所時,就能體會平常事即人生大事,其餘的事皆不重要。   
     
  住院期間隨著進食量的增加,能順利如廁是出院指標之一,雖然過程中有過一次大出血,「解便」一事更慎重其事,每回都得端詳大便的顏色老半天,「你看,這是草綠色還是咖啡色?應該沒有紅紅的吧!」連同陪伴者都得睜眼看仔細。   
     
  觀察便便顏色是大事,我成了「看大便的柯南」。   
     
  觀察大便顏色一直到出院後仍持續著,但顏色會隨著吃進去的食物而不同,有一陣子我甚至害怕吃橘紅色的食物,像是胡蘿蔔、番茄、火龍果等,尤其出院時正值西瓜產季,而瓜果類又是低渣飲食的重要選項,但吃完一兩天內,就會處在焦慮之中。   
     
  解便通常都會偏紅,即使知道可能是食物影響,心裡上仍不放心,有時甚至得拿出免洗筷或棉棒仔細端看,自己成了「看大便的柯南」。若最近沒吃紅色食物,但便便顏色又不太正常,哇!那整天的心情就忐忑不安,拚命回想「我到底吃了什麼?」   
     
  由於觀察大便太折磨人,出院一個月後,有一天我終於受不了對自己發火,「我為何要去『期待』我的大便是紅色的呢?我為何要去等『副作用』發生呢?我不應該被這事給綁架了。」   
     
  50歲時成了「包大人」,光好好穿上尿布就是件難事。   
     
  下定決心正常面對,上完廁所沖馬桶時,看一下顏色的變化就好。會有這樣的改變,除了意識到自己是被曾經發生過的血便驚嚇過度外,還有就是大便次數過於頻繁,原本一次就能解乾淨的狀況,得分3-5次才能解完,常見的狀況是,才剛解便完不到幾分鐘又想上廁所,每次盯著馬桶瞧真是太累人。   
     
  初期的大便其實是不成型的,稀稀水水的讓人非常崩潰,又常因放屁就跟著滲便,加上開刀後左右兩側的腹部插滿了引流管,為了照顧上的方便性,包尿布是個好方法。自己也在50歲時成了「包大人」,為了病情一切都算合理。   
     
  開刀後躺在床上休息,也不覺得包尿布有什麼難的,但當下床的頻率愈來愈高時,就糗態百出,我跟陪病者都沒有幫人穿成人紙尿褲的經驗,為了把尿布旁的膠帶粘貼在尿布上就是件難事,怎麼貼都無法讓尿布看起來像一件「正常」的褲子。   
     
  上廁所這麼簡單的事,為何無法像以前一樣?   
     
  常因穿得歪七扭八,下床散步時還得一手推著點滴架、一手隔著褲子拉著尿布,好幾次散步走路都走到尿布差點掉下來。尿布或許是解決照顧上的不便,但這件事在心裡上的衝擊其實不小,你必需直視自己現今的慘況,「你已經不是正常人,你是個病人,是個需要人家照顧的病人。」   
     
  常常蹲在廁所不經意的想,連上廁所這麼簡單的事,為何就是無法像以前一樣呢?為何這麼沒有尊嚴呢?這種沮喪、無助的感覺,好幾次在夜深人靜時默默的掉淚,不斷問自己,「我真的無法回復到活蹦亂跳的正常生活嗎?」   
     
  大家都說這些情況會愈來愈好,跑廁所的次數會減少,但直到出院後症狀並沒有改善太多,但我還是堅持把尿布脫掉,心裡上總認為「出院」後就象徵著可以當「正常人」的開始,因此當來不及跑廁所時,家人一句「妳怎麼不穿尿布呢?」   
     
  心裡上總是「嗯哼,你們懂得包尿布的心酸嗎?」但,人還是得向現實低頭。   
     
  化療帶來瘋狂腹瀉,只能鼓舞自己,尿布總有一天能脫下來。   
     
  正當排便逐漸可以控制時,化療產生的瘋狂腹瀉再度襲擊而來,有時三步路就能跑到廁所的距離,都因來不及掀馬桶蓋拉了一褲子,在難堪之際又得清理污穢的現場,這時你就得乖乖包回尿布,只是這次學聰明了,改穿褲型尿布。   
     
  「自尊」能堅持多久呢?在恢復期幾乎不用再考慮了,不然,也不會把這麼難堪的事記錄下來,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保持身體健康。   
     
  生病的人像是沒有選擇的餘地,但為了往前走,總是會想到恰當的解決方式,褲型紙尿布不就是一個好的選項。你也要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一定可以脫得下來。   
     
     

  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4種易致癌食物」! 飲料、豬肉都上榜

    
 
  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4種易致癌食物」! 飲料、豬肉都上榜  
  2022年2月28日·3 分鐘 (閱讀時間)
原載:Yahoo新聞
 
     
  癌症一直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之首,而癌症的發生很有可能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那些食物可能會對於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呢?不妨參考,美國癌症權威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點名4種需要限制的食物!大家快點拿出筆記!   
     
  1、酒精   
     
  目前已經有研究顯示,過量飲酒會增加罹癌的風險。罹癌與否主要與喝酒的頻率與數量有關。   
     
  那麼喝紅酒是否對身體比較沒有害處呢?其實不管是喝哪一種類的酒,無論是啤酒、葡萄酒還是蒸餾酒,主要的是酒中的「乙醇」對健康有害!   
     
  飲酒的量越大,罹患癌症的風險就越高,像是直腸癌、肝癌及喉癌與飲酒的過量就有相當大的關聯。   
     
  酒精的含量要怎麼定義呢?其實不能只用簡單一杯來說,因為這跟酒精濃度有關,一般來說,一杯酒相當於12盎司啤酒相當於5盎司葡萄酒,但是有些酒可能酒精濃度較高,如此一來,一杯的量到底是多少盎司就要重新計算了。美國癌症研究組織飲酒建議,女性每天不超過1杯,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   
     
  2、加工肉製品(香腸、火腿、培根、熱狗、臘腸)   
     
  如果早餐中的三明治,常常會出現這加工肉製品,建議可以用其他肉品作替換,像是豬肉排、牛肉排等。因為加工肉製品在加工過程中,需要用鹽及亞硝酸鹽進行醃漬處理,同時還加入其他物質,像是防腐劑、調味劑。已證實經常食用這些加工肉製品會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食用建議,盡量減少攝取,選擇其他肉類,像是雞肉、魚肉。   
     
  3、紅肉(牛肉、豬肉、羊肉)   
     
  已有研究顯示,大量食用紅肉會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那麼要限制多少的食用量呢?美國癌症研究組織建議每週攝取3份,也就是每週共12至18盎司(約340至510公克)或者更少。   
     
  4、含糖飲料   
     
  過量的飲用含糖飲料,首先會導致體重增加、過重及肥胖。再者,由於體內脂肪過多囤積進而會增加罹癌的風險。盡量以白開水或是無糖飲品取代含糖飲料。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