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天王豬哥亮因大腸癌病逝,令外界再度關注大腸癌。大多患者懼怕動刀,主因須終生使用人工肛門,對生活極為不便,近年興起的「經肛門微創切除手術」,替超低位直腸癌患者切除腫瘤,可保留肛門,減少大便失禁窘境,讓生活恢復正常。
美國FDA 於17日宣佈批准AstraZeneca的腫瘤免疫療法Imfinzi(durvalumab),用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且腫瘤無法通過手術切除、但病情在現有放化療治療下沒有出現進展的患者。
科學家表示,未來可能不鼓勵乳癌患者食用蘆筍和其他像是牛肉、乳製品、家禽、海鮮和大豆等食物,以降低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的風險。
今日是「世界癌症日」,國健署與臺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聯合舉辦「健康我做主,向癌症說不」活動,透過防癌衛教的活動內容發聲,讓更多民眾了解,並從「生活、餐飲、運動、作息」等方面預防癌症的重要性。
一項跨國研究指出,癌症在不同國家接受治療,存活率差別很大,顯示各國醫療資源差異。這項研究也指出,相較其他地區,台灣的黑色素瘤、淋巴惡性腫瘤和骨髓惡性腫瘤患者存活率較低。
大腸癌有救 不必裝人工肛門 維持正常生活 | ||
2018-02-22 16:46 〔中時電子報/柯宗緯報導) 原載:中時電子報 |
||
綜藝天王豬哥亮因大腸癌病逝,令外界再度關注大腸癌。大多患者懼怕動刀,主因須終生使用人工肛門,對生活極為不便,近年興起的「經肛門微創切除手術」,替超低位直腸癌患者切除腫瘤,可保留肛門,減少大便失禁窘境,讓生活恢復正常。 高雄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蔡達基指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大腸癌連續9年位居首位,近年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年齡甚至下探18歲,主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其餘1成為遺傳。 57歲林先生是直腸癌第3期患者,早年醫學不發達,他使用傳統手術切除直腸、肛門,裝設永久性人工肛門,讓他一度陷入焦慮,擔心無法掌控糞便流出時間,身上會飄出異味,直到身心科醫師林奕萱治療後,逐漸恢復精神狀況。 82歲陳姓老翁半年前驗出便血,確診直腸癌第3期,在離肛門不到3公分處發現1顆腫瘤,先接受放射、化療縮小腫瘤後,再經蔡達基使用「經肛門微創手術」切除直腸癌,暫時在腹部裝置人工造口,待腸吻合處傷口癒合後,關閉暫時人工造口,保留患者肛門,得以有正常排便功能。 蔡達基表示,「經肛門微創切除手術」,適合腫瘤離肛門3至5公分的患者,與傳統腹腔鏡手術比較,明顯傷口較小、出血量少,大大提高免裝人工肛門機率,目前有健保給付,患者需自費耗材。 |
||
美國FDA批准首個特定肺癌免疫療法 | ||
2018-02-18 〔環球生技月刊/記者王柏豪電報導) 原載:環球生技月刊 |
||
美國FDA 於17日宣佈批准AstraZeneca的腫瘤免疫療法Imfinzi(durvalumab),用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且腫瘤無法通過手術切除、但病情在現有放化療治療下沒有出現進展的患者。 藥明康德指出,這是美國FDA針對此一患者群體,首次批准用於減少癌症進展風險的療法。 Imfinzi屬於PD-1/PD-L1標靶藥物,可啟動T細胞,讓人體的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發起攻擊。2017年,這款新藥曾獲得美國FDA加速批准,用於治療罹患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膀胱癌的患者。 今日,美國FDA決定擴大Imfinzi的適應症。 FDA這項決定是基於一項713名患者參與的臨床試驗結果。這些患者的非小細胞肺癌都已經發展到了III期,且腫瘤無法通過手術切除,且在經過化療和放療的治療後,他們的病情尚未出現進展。 臨床試驗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Imfinzi的治療,另一組接受安慰劑。兩組患者在治療後,腫瘤出現顯著增長的差異。研究表明,治療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6.8個月,對照組的數據僅為5.6個月。另一項關鍵資料總生存期(OS)正在統計中,將在未來公佈。目前公開的這些良好資料,已讓Imfinzi在該適應症上獲得過突破性療法認定與優先審評資格。 FDA藥物評估與研究中心血液學和腫瘤學產品辦公室代理主任、兼FDA腫瘤卓越中心主任Richard Pazdur博士表示: 「針對罹患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無法切除、且癌症在放化療後沒有惡化的患者,這是首款用於降低他們癌症進展風險的療法。」 目前,對於這些腫瘤無法切除的III期肺癌患者,只有通過放化療來預防腫瘤進展。儘管極少患者可能得到很好的治療,但這些癌症最終還是會捲土重來。如今,患者們有了一款全新的療法,能在放化療後,更長時間地防止癌症出現進展。 肺癌是全美最嚴重的癌症死因之一。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估計,2017年有222,500個肺癌診斷病例,並有155,870名患者死于肺癌。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為常見的類型,癌細胞直接在肺組織中產生。如果此類疾病抵達III期,就意味著腫瘤已經擴散到了附近的淋巴結,或是肺部附近的其他部位。這些患者的預後並不樂觀,病情隨時有惡化的風險。 資料來源: FDA expands approval of Imfinzi to reduce the risk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ogressing |
||
研究:食用蘆筍 恐促使乳癌細胞轉移 | ||
2018-02-08 13:26 〔聯合新聞網/中央社/巴黎七日綜合外電報導) 原載:聯合新聞網 |
||
科學家表示,未來可能不鼓勵乳癌患者食用蘆筍和其他像是牛肉、乳製品、家禽、海鮮和大豆等食物,以降低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的風險。 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希望藉由這項發現,找出防止女性乳癌細胞擴散至肺部、腦部、其他器官或骨骼形成腫瘤的方法,這個擴散過程稱為「轉移」,是癌症最常見的致死原因。 研究人員表示,實驗室老鼠實驗發現一種名叫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的非必需化合物,可能是乳癌擴散的關鍵因子。 胺基酸(amino acids)是構成蛋白質的堆砌磚(building blocks),可由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產生,包括癌細胞,或從牛肉、乳製品、家禽、海鮮、蘆筍和大豆等食物中吸收。 英國癌症研究協會劍橋研究院(Cancer ResearchUK Cambridge Institute)的韓農(Greg Hannon)表示,在老鼠實驗中,「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腫瘤細胞製造天門冬醯胺的能力,或用藥物降低老鼠體內可用的天門冬醯胺,或從飲食降低攝取天門冬醯胺,以減少癌細胞轉移」。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網站報導,韓農表示,天門冬醯胺似乎能幫助癌細胞轉變成一種容易從乳房透過血液流動擴散至其他器官的形式,進而在那裡生成繼發性腫瘤。 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研究首次發現,飲食改變與促使癌細胞擴散的生物途徑有關。 不過研究人員也說,現在針對天門冬醯胺在人類癌症扮演的角色做出結論,或提出飲食改變建議仍言之過早。 韓農告訴法新社:「這可能是個了不起的發現。」但他也強調,還有更多研究仍待完成。 |
||
世界癌症日 國健署與癌友連線齊防癌 | ||
2018-02-4 17:41 〔奇摩新聞/青年日報/記者吳典叡/台北報導) 原載:奇摩新聞 |
||
今日是「世界癌症日」,國健署與臺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聯合舉辦「健康我做主,向癌症說不」活動,透過防癌衛教的活動內容發聲,讓更多民眾了解,並從「生活、餐飲、運動、作息」等方面預防癌症的重要性。 「健康我做主,向癌症說不」活動於今日下午在臺北地下街登場,不畏凍寒冰雨,邀請多位抗癌鬥士與志工齊聚一堂,活動最後在臺北車站大廳一起為自己的身體立下健康宣言。 國健署指出,國際抗癌聯盟與世界衛生組織於民國89年2月4日在巴黎召開世界抗癌高峰會議,並簽署「巴黎抗癌憲章」,訂定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喚起公眾意識,動員全球一起抗癌。以國內罹癌人數來看,民國104年國人癌症新發人數達10萬5千多人,較103年增加近百分之2,顯見國內罹癌人口逐年增加。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慧真表示,預防癌症要從生活做起。秘訣在於「少油鹽、忌燙口、多運動、補蔬果」,尤其冬天時,民眾喜歡吃燙口鍋物、湯麵或飲用熱茶、熱水,甚至低溫天氣長時間在室內,減少運動量、增加久坐時間,都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民眾不妨謹記防癌秘訣,減少攝取高油、高鹽食物,避免過燙的食物,以減少口腔細胞病變的風險,保持運動,就能降低罹癌的風險。 活動志工「米娜」原是乳癌病友,罹癌後,反而打開生命的新篇章,除改掉熬夜、飲食不正常的舊習外,聽從醫師建議「533規律運動」作法,更勇敢挑戰自己,在公益性的「牽手之聲」廣播電台擔任DJ,常在節目中透過獻「聲」說法,分享自己抗癌經驗談。她強調,與癌症息息相關的是生活習慣,只要保持「健康五蔬果」攝取豐富膳食的原則,加上充足睡眠,良好的運動習慣,就能維持最佳的身體狀況,自己照鏡子都會覺得容光煥發。 |
||
台3癌症存活率 較他國低 | ||
2018-02-01 〔蘋果日報/國際中心) 原載:蘋果日報 |
||
一項跨國研究指出,癌症在不同國家接受治療,存活率差別很大,顯示各國醫療資源差異。這項研究也指出,相較其他地區,台灣的黑色素瘤、淋巴惡性腫瘤和骨髓惡性腫瘤患者存活率較低。 這項跨國研究收集自二○○○年至二○一四年間,七十一國、三千七百五十萬名癌症病患相關資料,發現全球癌症存活率都升高,在美、加、澳、紐、芬蘭等國,大部分癌症患者存活率都有九成,而部分國家的同樣癌症,病患五年存活率卻低很多。論文發表於前天出刊的《刺胳針》醫學期刊,主要作者是倫敦熱帶醫學院學者艾勒曼尼(Claudia Allemani) 反映醫療品質 報告中提及,以兒童腦瘤為例,病患的五年存活率已從五成四升高到超過六成,美國、丹麥、瑞典、斯洛伐克高於八成,但在墨西哥和巴西,存活率不到四成。論文指,這些差異反映診斷和醫療服務的普及與品質。 在報告中,台灣的東亞黑色素瘤、淋巴惡性腫瘤和骨髓惡性腫瘤五年存活率分別為百分之五十二點一、百分之五十點五及百分之三十三點四,跟其他地區相比較低。 研究也提到,台、日、韓過去胃癌與食道癌機率較高,政府與企業年度健檢時較注意這方面篩檢,跟其他地區相比,亞洲對抗胃癌較為成功。 |
||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