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療期間的營養干預(2)/黃淑惠營養師 | ||||
(呈上期) | ||||
研究發現某些營養素的補充,對乳癌患者治療期間的不適症狀是有幫助的,接續前篇文章,除了w—3脂肪酸,綠茶外尚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補充值得探討 | ||||
3. 抗氧化性維生素的補充 | ||||
癌友補充維生素似乎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為這些抗氧化性維生素因具有潛在抗癌特性而被認為可以減少治療期間的氧化損傷 | ||||
(1) 維生素C | ||||
維生素C主要功能在參與了膠原蛋白合成,神經傳導,促進鈣,鐵吸收和提高免疫功能。甚至有論述認為維生素C可以抑制腫瘤細胞複製,增強免疫功能而達到誘導凋零。但乳癌治療期間補充維生素C的效果會因維生素C的來源,劑量,投予方式和投予時間不同而產生不同結果。 | ||||
數件論文對更年期後乳癌患者,在接受泰莫西芬治療期間給予每天500毫克維生素C和400毫克維生素E補充後,證明是可以防止脂質過氧化和減少DAN損傷。採用靜脈注射維生素C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結果。但高單位的維生素C會因為會產生草酸而提高了草酸鹽結石發生機率,因此在投予之前應先確定是否有腎結石病史並隨時監測腎功能。 | ||||
(2) 維生素E | ||||
除了同時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對乳癌患者有看到正面效果外,其他的研究卻發現長期投予高單位維生素E(300毫克/天)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果,特別在化療過程中因會與泰莫西芬相互作用而導致降低藥物的抗癌性。因此需不需要補充需與醫療團對充分討論 | ||||
(3) 維生素D | ||||
以往一直認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鈣的吸收,幫助骨骼礦化,提高腎臟鈣再吸收並維持血鈣和血磷正常濃度。進而影響肌肉收縮,神經傳導和心跳血壓。但近年來,維生素D已被證明與抑制癌細胞增生,誘使凋零,減少血管新生、降低發炎和轉移有密切相關。 臨床和流行病學上常發現乳癌患者大部分都會因維生素D缺乏,導致預後不佳。補充維生素D是降低乳癌患者在接受芳香酶抑制劑治療時引發骨質疏鬆症的有效方法。適度補充維生素D確實能減輕因化療(芳香酶抑制劑)帶來的關節疼痛和疲勞。最好是維生素D和鈣質同時補充,對更年期後乳癌患者因接受化療引起的骨質流失才有改善效果。單獨的維生素D對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風險沒有益處。 | ||||
4. 礦物質的補充 | ||||
(1) 鈣 | ||||
鈣是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負責調控骨骼生裡,凝血反應,心臟收縮,血壓和神經傳導。因為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乳癌患者的骨質疏鬆速度是一般婦女的2.6倍,發生骨折機率上升31%,乳癌癌友必需特別注意鈣質的攝取,除了高鈣食物(奶、大豆、乳酪、豆乾、小魚乾、堅果、紅鳳菜、芥蘭等)外,也可以選擇適合的鈣片,建議劑量為1000-1500毫克鈣/天,外加10-25微克維生素D3.(約400-1000IU)/天。 | ||||
(2) 硒 | ||||
硒是一種微量元素,扮演體內穀胱甘肽過氧化酵素(GSH)的輔因子,掌控酵素活性. GSH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減低自由基對正常細胞的攻擊。臨床上常發現乳癌患者血中硒濃度顯著偏低,因此建議日常飲食中多注意瘦肉、內臟、海鮮和堅果的攝取。似乎補充硒有降低一般療法帶來的細胞毒性與黏膜損傷。然而過量硒是有毒性的,會引發腸胃症狀、落髮、疲勞、指甲脫落、神經損傷等,因此乳癌患者欲補充硒應先評估血中硒濃度後再決定。 | ||||
關於作者: | ||||
台北市郵政醫院營養師/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暨資深營養師/康寧大學兼任講師 | ||||
黃淑惠營養師 | ||||
前期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