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肺癌蟬聯10大癌症榜首 專家:篩檢找出早期患者

2024.12.19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今公布,民國111年10大癌症由肺癌蟬聯榜首,專家分析,是隨篩檢推廣找出早期患者;此外,子宮體癌擠下胰臟癌,再度進榜,攝護腺癌則躍升男癌第3名。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男女合計10大癌症發生人數,肺癌連續第2年度拿下第1位,確診人數為1萬7982人,曾蟬聯15年的大腸癌則居第2,確診人數為1萬7643人。

打擊癌症!健保新規範擴大給付 逾3,000癌友受惠

2024.08.25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死因首位,為了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並提供更有效的治療,中央健康保險署(健保署)不斷努力將具有療效的癌症治療納入健保給付,與國際治療標準接軌。最近,健保署再度通過了一項癌症新藥物及三項擴大給付規定,預計投入約16億元,約有3,085名癌症患者將因此受惠。

政院拍板 明年擴大癌症篩檢

2024.07.12

為降低國人癌症死亡率,行政院昨天拍板,明年起將擴大四癌篩檢對象,預算也將增至六十八億元。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各界都希望放寬癌症篩檢年齡,經評估有其必要性,以乳癌篩檢為例,考量乳癌是威脅女性第的首要癌症,且發生人數持續增加,因而放寬篩檢年齡。

「金屬膽道支架」6月健保給付!造福「惡性膽道阻塞」患者,提升醫療品質

2024.05.22

為持續提升癌症治療品質,中央健康保險署除已納入大腸金屬支架及十二指腸支架之外, 6月起將再擴增給付新醫材「金屬膽道支架」運用於緩解惡性膽道阻塞。預估1年約4千多名癌友受惠,健保挹注約1.7億點。

喝酒傷身!酒精與7種癌症有因果關係,衛福部推3大酒癮防治政策

2024.05.06

酗酒嚴重危及健康,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資料顯示,酒精是第1類致癌物,與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直腸癌、口咽癌、喉癌和乳腺癌等與7種癌症有著因果關係。2021年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資料顯示,酒精影響身體健康,包含傷害大腦、心臟、肝臟、胰腺、癌症、免疫系統等。

  •  / 109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肺癌蟬聯10大癌症榜首 專家:篩檢找出早期患者

      
 
  肺癌蟬聯10大癌症榜首 專家:篩檢找出早期患者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
原載:中央通訊社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今公布,民國111年10大癌症由肺癌蟬聯榜首,專家分析,是隨篩檢推廣找出早期患者;此外,子宮體癌擠下胰臟癌,再度進榜,攝護腺癌則躍升男癌第3名。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男女合計10大癌症發生人數,肺癌連續第2年度拿下第1位,確診人數為1萬7982人,曾蟬聯15年的大腸癌則居第2,確診人數為1萬7643人。  
     
  肺癌蟬聯台灣10大癌症榜首、大腸癌居次 癌症時鐘快轉17秒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簡報指出,肺癌標準化發生率,男性為上下震盪,女性則為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新發生肺癌個案中,110年新發肺癌個案中,0+1期佔比為35.5%,111年上升至38.5%。  
     
  肺癌權威、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這個結果「符合預期」,因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篩檢,大量篩出潛在肺癌族群,因此會看到肺癌發生人數上升,但好消息是,其中早期患者比例也越來越高,有助降低肺癌死亡,「這是好消息」。  
     
  國健署先前預估,隨著篩檢與人口老化,2025年國內肺癌發生人數將增加至2.8萬人。陳晉興預估,雖然人口仍會持續高齡化,但到此高峰後就不會再上升;不過壞消息是,肺癌發生原因仍有許多未知,導致近年抽菸、空污都有所改善,肺癌人數仍未減少。  
     
  本次報告中,攝護腺癌為整體第5名,在男性族群中更從110年的第5名上升2個名次,至第3名。  
     
  台北榮總泌尿科醫師黃志賢說,民眾常以為攝護腺癌必定有攝護腺肥大,但其實經常沒有症狀,導致以前約有1/3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不過近年隨著自費健檢中越來越常有攝護腺特定抗原(PSA)篩檢或肛門指檢,民眾警覺意識也增加,晚期比例已緩慢降低。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指出,攝護腺癌晚期雖有賀爾蒙等治療可助控制疾病,但長期用藥恐影響骨質、認知能力與心血管功能,對生活影響很大。建議有家族史者45歲以上就要開始定期檢查,若有頻尿、夜尿等症狀,也勿以為是自然老化,應盡快就醫。  
     
  另一方面,胰臟癌在110年癌登統計中首次進入前10名,但今年子宮體癌擠落胰臟癌,重回榜上,新發生個案數為3541人,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名。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江盈澄說明,子宮體癌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肥胖、BMI較大、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未生育過等都是潛在風險因子,好發於50歲前後女性,多以不正常出血表現。  
     
  江盈澄說,子宮體癌因症狀較明顯,加上民眾與醫師端都警覺性高,且在診所就能透過腹部或陰道超音波找出異常,因此據國健署統計,多數患者都是在1期就發現,不過仍提醒,若有停經後出血,或有月經異常狀況,務必就醫。  
     

  打擊癌症!健保新規範擴大給付 逾3,000癌友受惠

      
 
  打擊癌症!健保新規範擴大給付 逾3,000癌友受惠  
  2024-08-25 l記者林韋彤報導
原載:健康醫療網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死因首位,為了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並提供更有效的治療,中央健康保險署(健保署)不斷努力將具有療效的癌症治療納入健保給付,與國際治療標準接軌。最近,健保署再度通過了一項癌症新藥物及三項擴大給付規定,預計投入約16億元,約有3,085名癌症患者將因此受惠。  
     
  其中,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依據國際標準主要採用三合一療法。健保署目前已在第一線和第二線治療中給付兩種anti-CD38單株抗體藥物,第三線治療則主要採用二合一療法。為了進一步提升第三線治療效果,健保署此次新增含elotuzumab成分的新藥,與pomalidomide及dexamethasone併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第三線以上治療,為患者提供更具療效的三合一療法選擇。  
     
  健保擴增藥物給付 降低34%乳癌死亡風險  
  在女性癌症中,乳癌位居第二。對於HER2陽性的早期乳癌患者,標靶治療效果更為顯著。為了回應早期乳癌病友的期盼,健保署將含trastuzumab emtansine成分的藥物納入早期乳癌的治療中,這項擴大給付有助於降低34%的死亡風險,達成早期治療目標,提升乳癌患者的醫療品質。  
     
  前列腺癌療程延長至36個月 健保新規助患者獲全面治療  
  另外,考量前列腺癌患者有持續用藥的需求,健保署將治療總療程延長至36個月,以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同時擴及其他癌症,如結腸直腸癌、膀胱癌、腎癌、子宮頸癌、卵巢癌、食道癌、胃癌及胰臟癌等伴隨蝕骨性骨轉移的患者,讓他們能使用含denosumab成分的藥物,以降低骨骼相關事件的風險。  
     
  幽門桿菌除菌治療放寬!每年5.2萬名患者將受益  
  我國是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的高發區,健保署也放寬了幽門螺旋桿菌除菌治療的給付條件,這有助於顯著降低日後罹患胃癌的風險。新規定下,初次治療的適用對象從「經上消化道內視鏡或上消化道X光檢查確認為消化性潰瘍者」放寬至「經碳13尿素呼氣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或上消化道內視鏡切片檢查確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提高消化性潰瘍治療效益。此舉預計每年可讓約5.2萬名患者受益,挹注藥費約0.37億元。  
     
  健保署強調,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醫療品質,健保將持續與國際標準接軌,加速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在有限的資源下,健保署將努力達成最佳的效益分配,讓癌症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和照護。  
     

  政院拍板 明年擴大癌症篩檢

      
 
 

政院拍板 明年擴大癌症篩檢

 
  日期:2024 年 7 月 12 日 記者:賴昀岫、林琮恩、黃婉婷、李青縈
原載: 聯合新聞網
 
 

為降低國人癌症死亡率,行政院昨天拍板,明年起將擴大四癌篩檢對象,預算也將增至六十八億元。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各界都希望放寬癌症篩檢年齡,經評估有其必要性,以乳癌篩檢為例,考量乳癌是威脅女性第的首要癌症,且發生人數持續增加,因而放寬篩檢年齡。

 
     
 

國健署放寬癌症篩檢,大腸癌篩檢年齡從原先五十至七十四歲,調整為四十五至七十四歲及四十至四十四歲具家族史者;子宮頸癌從卅歲以上下修至廿五歲以上女性;乳癌從四十五至六十九歲,擴大為四十歲至七十四歲女性;肺癌對重度吸菸者定義從大於等於一年卅包放寬為廿包,以及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具肺癌家族史者。

 
     
  吳昭軍說,另胃癌於八月起辦理幽門桿菌糞便抗原檢測試辦計畫,針對全國九縣市四十五至七十四歲者,預計試辦一年並滾動式調整。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劉志銘表示,該年齡層幽門桿菌盛行率約為百分之四十,預估每篩檢一萬人會有四千人為幽門桿菌陽性,若不接受除菌藥物治療,未來十年內發生胃癌人數約一二○人,若投以除菌藥物,則可以減半至六十人。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說,癌症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以肺癌為例,在二○○○年以前,發生平均年齡為七十歲,現在廿至四十歲也會發生。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傅佩德說,國人性行為年齡、飲食、生活習慣等已有西化現象,放寬篩檢年齡,樂觀其成。  
     
  行政院昨天也公布以公務預算挹注全民健康保險基金五十億元,指定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並滾動檢討,逐步擴大至百億元規模。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編列暫時性支付是付費者跟醫界代表都不同意的項目,健保如果有經費應回應罕病、重大傷病等需求,加緊健保共擬會議的藥品審查進度,讓更多新藥收納健保。  
     
     

  「金屬膽道支架」6月健保給付!造福「惡性膽道阻塞」患者,提升醫療品質

    
 
  「金屬膽道支架」6月健保給付!造福「惡性膽道阻塞」患者,提升醫療品質  
  2024-05-22 記者張慈恩報導  
  原載:健康醫療網  
     
  為持續提升癌症治療品質,中央健康保險署除已納入大腸金屬支架及十二指腸支架之外, 6月起將再擴增給付新醫材「金屬膽道支架」運用於緩解惡性膽道阻塞。預估1年約4千多名癌友受惠,健保挹注約1.7億點。  
     
  「惡性膽道阻塞」透過置放支架 將膽汁引流至腸道緩解不適  
  健保署表示,惡性膽道阻塞的發生原因可能是由於惡性腫瘤生長導致膽道狹窄,或惡性腫瘤轉移造成膽管壓迫所導致,病人可能出現黃疸、皮膚癢、腹痛、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臨床上治療膽道阻塞,採手術切除腫瘤,亦可使用引流管將膽汁導引至體外,或置放支架將膽汁引流至腸道,緩解病人不適症狀。  
     
  「金屬膽道支架」健保給付 支架暢通率較佳、降低再介入次數  
  膽道支架材質可分為塑膠膽道支架和金屬膽道支架。為提升癌症照護品質,委託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進行醫療科技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在無法切除或臨界可切除的惡性肝外膽道狹窄病人,「金屬膽道支架」相較健保原給付塑膠膽道支架具較佳的支架暢通率、延長暢通時間,同時可降低再介入次數,提升臨床療效及品質。  
  經113年3月份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特材部分)討論,自113年6月1日起將金屬膽道支架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健保署特別感謝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及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提供專業意見,共同為提升病人安全及醫療照護品質努力,讓醫師依病患病情選用合適醫材種類,增加治療選擇。  
     
  持續爭取健保預算 建立更完善的癌症治療給付  
  石崇良署長表示,為確保國民基本醫療需求和健康利益,健保署將持續爭取健保預算,努力將具有實證效益且臨床治療需求的新醫材納入健保,建立更完善的癌症治療給付,以減少民眾經濟負擔,並增進醫療價值與民眾健康。  
     

  喝酒傷身!酒精與7種癌症有因果關係,衛福部推3大酒癮防治政策

    
 
  喝酒傷身!酒精與7種癌症有因果關係,衛福部推3大酒癮防治政策  
  2024-05-06 陳如頤/綜合報導  
  原載:NOW健康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推估,全台飲酒人口高達843萬人,其中100萬人經常暴飲,酒癮人數超乎預期,馬偕醫院日前成立國內首家「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正式提供諮詢、篩檢、治療等醫療服務。  
     
  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表示,酒精成癮又被稱為「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 Use Disorder),臨床顯示,酒癮患者常合併憂鬱症,自殺風險極高,再者,酒駕事故也引發諸多社會事件。  
  酗酒嚴重危及健康,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資料顯示,酒精是第1類致癌物,與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直腸癌、口咽癌、喉癌和乳腺癌等與7種癌症有著因果關係。2021年美國「國家酒精濫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資料顯示,酒精影響身體健康,包含傷害大腦、心臟、肝臟、胰腺、癌症、免疫系統等。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指出,台灣每年約4500人因不當飲酒死亡,4萬多人因不當飲酒而罹病,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新台幣35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近549億元。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飲酒與多項癌症有關,且引發身心共病,為此,衛福部陸續推動3項重大酒癮防治政策:  
 
  1. 製作聰明酒杯,提升酒精標準量識能,推廣適量飲酒,不喝最好更健康。
  2. 擴大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經費,讓問題性飲酒者能得到酒癮治療補助。
  3. 開辦酒癮防治中心,特別委託馬偕紀念醫院,成立全台第1間「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透過實體櫃檯及諮詢專線,提供民眾專業諮詢。
 
  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提供1對1的諮詢,協助問題性飲酒及酒癮者及時接受治療,減少酒精對於健康的傷害。此外,將積極推廣酒精知識與酒癮防治等衛教,並透過酒癮篩檢問卷,找出酒癮患者。  
  在治療方面,臨床顯示,接受治療後,近9成個案飲酒頻率或飲酒量下降。目前全國共有135家酒癮治療機構提供酒癮治療服務。衛福部提供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補助每人每年4萬元酒癮治療費用,減輕個案就醫負擔。  
  薛瑞元呼籲,有問題性飲酒或酒癮的民眾務必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專業諮詢及早接受治療、解決共病問題,不再被酒精所控制。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