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杜賓根大學(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in Tübingen)與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聯合發布病例研究報告,指出3名器官受贈者使用同1名女性器官捐贈者的肺臟、肝臟與腎臟,相繼得到乳腺癌去世,研究發布在《美國移植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蘋果日報》即時論壇今(14)日刊登全癌症病友連線林葳婕理事長投書,為紫斑症孩童爭取免疫球蛋白可獲健保給付,健保署充分體會病友團體的心聲,願藉此說明近來有關藥品給付改革作法,盼與社會大眾一起努力。
昨天又有立委為紫斑症病友發聲,希望爭取擴增免疫球蛋白藥在孩童治療的健保給付,病友能自己站出來為自己爭取較好治療的用藥,真的很棒!
衛福部健保署就紫斑症患者之藥品如,返利凝、免疫球蛋白等給付規定嚴苛,讓許多紫斑症病友及家屬,面臨經濟上沉重壓力。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與紫斑症病友、家屬今天舉辦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健保署能放寬給付標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9月12日發表的“歐洲健康報告”,歐洲癌症病例持續增加,然而癌症死亡率則下降。
器官移植傳播癌症!她捐器官給3人全乳腺癌死亡 | ||
自由時報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原載:自由時報 |
||
德國杜賓根大學(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in Tübingen)與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聯合發布病例研究報告,指出3名器官受贈者使用同1名女性器官捐贈者的肺臟、肝臟與腎臟,相繼得到乳腺癌去世,研究發布在《美國移植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綜合外媒報導,捐贈者是1名享年53歲的女性,於2007年因中風死亡,並將腎臟,肺,肝臟和心臟捐贈給4名需要器官的患者,1名接受肺臟移植的女性最先被診斷出得到乳腺癌,她的新肺被驗出乳腺癌細胞,擴散到她的骨骼,最後轉移到肝臟,她於2009年8月去世。 1名接受捐贈者肝臟的女子在2011年被檢測到肝臟長腫瘤,但她拒絕切除得來不易的肝臟,而後又拒絕治療因此在2014年往生;另名接受左腎捐贈的女性在2012年也發現得到癌症並死亡;唯獨第4名接受右腎捐贈的男性,雖然在2011年被診斷腎癌,但經過治療並將腎臟摘除後,從2012年至今沒有復發癌變現象。 研究表明,上述患者均因相同來源的乳腺癌細胞引發癌症,可見癌症可透過器官移植傳播,但將受贈器官去除後,人體免疫力可逐漸恢復,最終癌症情況可獲得完全改善。 |
健保署回應:病友團體的聲音,我們完全聽到 | ||
戴雪詠/中央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 原載:蘋果即時 |
||
《蘋果日報》即時論壇今(14)日刊登全癌症病友連線林葳婕理事長投書,為紫斑症孩童爭取免疫球蛋白可獲健保給付,健保署充分體會病友團體的心聲,願藉此說明近來有關藥品給付改革作法,盼與社會大眾一起努力。 首先,健保署代表在13日公聽會上回應,今年3月通過免疫球蛋白可用於紫斑症懷孕婦女,但紫斑症病友希望開放18歲以下孩童使用,健保署已接到病友團體來函,會儘速依程序再次提專家會議討論。 有關開放免疫球蛋白用於18歲以下紫斑症孩童,在106年12月健保專家會議及107年2月健保共同擬訂會議,會中均引據美國血液學會之治療指引,認為初診斷急性且達需治療之紫斑症病人,可在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間擇一使用。 與會代表在考量臨床治療效果兩者相當,但費用卻有極大差別下,做出不開放之最後決定,但對於血小板低於一定程度,且屬於危急狀態或需緊急手術之病患仍可使用免疫球蛋白。 健保資源有限,對於每一種新藥是否列入給付或擴增適應症,都是透過各領域的頂尖醫藥專家組成之健保專家會議,再提到多元團體組成共同擬訂會議,經由反複且冗長討論及辯論後,做出最終決定。大家首先考量的是,該藥品的藥效是否比現有給付的藥品更好,其次則是考量可能增加的成本,包括病人數量及健保支出。 對於病患團體之聲音,健保署已全然聽到並感同身受,二代健保的宗旨之一在擴大民眾參與,於104年4月已建置病人意見平台,自105年開始針對再次建議給付之藥物,病友團體亦可於共同擬訂會議列席表達意見,這是健保署充分回應病人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鑑於近年已有許多上市藥品之臨床效益陸續提出新的驗證,健保署去年10月主動函請51個醫學會全面盤點現行16,000項給付藥品,進一步檢視有無放寬給付限制或擴充其他病症之臨床用藥需求,以便照護更多被保險人。在上個月,健保署也決定給付第一個癌症免疫療法藥品,並將儘速修法援用歐美近年已實施之藥品給付協議(Managed Entry Agreement)議價手段,期待能用最節省的經費買到最好的新藥,即是健保藥品給付改革作法之一。 健保是台灣之寶,惟資源有限,健保署身負重任,願意站在病人的立場,與所有醫藥專家及病患團體合作,在科學實證基礎下對於每個藥品給付與否,作出最明智且最佳的選擇。 |
紫斑症選擇新藥的理由,健保署想過嗎? | ||
林葳婕/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 原載:蘋果即時 |
||
昨天又有立委為紫斑症病友發聲,希望爭取擴增免疫球蛋白藥在孩童治療的健保給付,病友能自己站出來為自己爭取較好治療的用藥,真的很棒! 健保署回應說今年3月就放寬了,會在財務與療效之間做平衡的評估。但看了健保署公開上網今年3月共擬會會議記錄及錄音檔,事實是: 1.只有放寬懷孕婦女使用,原因紫斑症懷孕病友極少,因此沒有財務影響 2.不同意18歲以下孩童病友使用,健保署預估財務衝擊1177萬元,代表認為只要放寬孩童使用,大多病人(醫師)都會選用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劑新藥! 在此會議的7分30秒的錄音檔,並沒有討論1177萬財務衝擊與給付後對孩童療效助益,最後結論「...…根據美國血液學會(ASH)之治療指引,類固醇亦為有效之治療,衡量國內情況若放寬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劑之使用條件,恐造成絕大部分患者將會選擇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劑,故維持原有之規定」,作為否決健保給付的理由。 所以健保給付的裁量,以絕大多部患者會選擇新藥,所以不能給付,還是基於其他財務理由?但病患會選擇新藥的理由及需要有被納入考量嗎?會中完全沒有代表在意。在健保署共擬會議代表,一直缺乏病友的代表,即便是健保法有規定病友團體代表「得」列席,但也只是等待被健保署召喚的地位。 台灣絕大數的病友都非常感謝健保的照顧,但病友是被保險人,是受益人,也是使用者,如果健保審議能真正開放病人代表參與,相信一定能提升共擬會議的決議品質,也更能直接回應近使用者的心聲。 |
紫斑症用藥健保給付標準嚴苛 病友家屬呼籲放寬 | ||
聯合報 記者許家瑜╱即時報導 原載:聯合報 |
||
衛福部健保署就紫斑症患者之藥品如,返利凝、免疫球蛋白等給付規定嚴苛,讓許多紫斑症病友及家屬,面臨經濟上沉重壓力。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與紫斑症病友、家屬今天舉辦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健保署能放寬給付標準。 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委黃兆杰表示,任何藥品列入健保給付,要先符合適應症規定,經共同擬定會議討論等程序。返利凝在今年3月,廠商有提出孩童用藥健保給付申請,免疫球蛋白的健保限制標準也逐步放寬。 病友李小姐表示,返利凝這種藥品,健保給付要求嚴苛,如果經濟狀況不好,就只能類固醇「吃到飽」,導致她罹患糖尿病,身體出現坐瘡、掉髮等副作用,病還沒好卻可能先被副作用打倒,希望返利凝能類為健保給付藥品。 病友家屬薛先生說,他女兒今年一月多出現大面瘀青,醫生抽血才發現血小板數量低於一般標準,醫生告訴他們,若經濟上能負擔,打免疫球蛋白副作用比較小,但根據目前台灣健保給付規定,免疫球蛋白補助需要血小板數量在兩萬以下,有生命危險狀況下才符合條件,讓很多需要的人無法使用。 黃國昌說,目前健保給付過於嚴苛,切除脾臟也被列為標準之一,讓病患與家屬有非常大壓力,昂貴藥費也會拖累整個家庭,不僅要對抗疾病,經濟上也有相當大的負擔。他先前也曾與衛服部健保署同仁開會討論,希望藉由記者會讓衛福部聽到第一線病患的心聲,不要因為紫斑症不是罕見疾病,病患人數少就忽視其權益。 |
世衛:歐洲癌症病例增加 死亡率卻下降 | ||
聯合報 記者許家瑜╱即時報導 原載:聯合報 |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9月12日發表的“歐洲健康報告”,歐洲癌症病例持續增加,然而癌症死亡率則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53個“歐洲地區”國家,2014年約有2.4%的人患癌,比2000年增加50%,不過這個數字沒有顯示癌症類型和地區的重大差異。 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和冰島在內的北歐國家患癌率為5%,是歐洲地區兩倍之高,而組成獨立國協(CIS)的10個後蘇聯國家僅為1.8%,這些國家包括白俄羅斯、喬治亞和俄羅斯。 歐洲聯盟2013年患癌比例為2.8%,女性(2.9%)患癌比例略高於男性(2.7%)。 2000年至2014年增加30%乳癌新病例,當時每10萬名女性就有110人傳出患患乳癌。 整個歐洲地區乳癌病例持續增加,北歐國家2014年擁有最多乳癌新病例,每10萬名女性就有175人患患乳癌。 儘管乳癌變得越來越常見,但這項疾病也獲得更好的治療。 1990年代後期以來,北歐國家乳癌死亡率逐漸下降,2015年每10萬女性中有20人死亡(歐盟為21.4人),而2000年為23.8人死亡(歐盟為26.8人)。 整個歐洲的癌症死亡率正在下降,自2000年以來下降13%。 |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