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明年一滴尿驗15種癌 要價2800元

2019.12.10

日本「廣津生物科學公司」近日宣布,研發出利用寄生蟲「線蟲」特性的最新癌症檢查法「線蟲之鼻」(N-Nose),預定明年一月起商用化。只需要一滴尿,即可無痛地篩檢胃癌和大腸癌等十五種癌症,準確率高達九十%,費用只要九八○○日圓(不含稅,約二八○○台幣)。

化療一定會落髮、噁心?藥師告訴你化療該注意哪些事

2019.12.09

當病患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後, 往往對於癌症治療感到恐慌,許多病患會聯想到「落髮」、「噁心」、「嘔吐」等印象,心中不免排斥或拒絕。其實,接受化療藥品後產生的副作用,每個人反應不同或者副作用嚴重度也不同。我們可以先瞭解要接受的化療藥品、產生的副作用及預防或降低副作用的方法。

40歲之前一定要瘦下來!中年後還是胖子 癌症風險攀升!

2019.11.24

這世界對胖子太不友好了,尤其是人到中年,新陳代謝下降,再加上工作時間一長,熬夜改變腸道微生物,就在發胖的路上一去不回頭了。

癌症骨轉移等到咳血才發現?!肺癌、乳癌、攝護腺癌最危險!

2019.11.22

一位60歲肺癌女性患者,就診時表示經常腰痠及大腿痠痛,且已咳嗽多時,原以為是天氣 變異感冒所致,沒想到服用感冒藥卻一直不見好轉,直到咳血才就醫檢查。至高雄長庚檢查 後,發現是肺癌發生骨頭轉移,當時骨頭已經遭侵蝕破壞,婦人每日需使用嗎啡才能勉強止 痛,醫療團隊建議婦人除了使用抗癌藥物外,也加上保骨針治療,避免骨頭繼續再惡化。

助患者挺進移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納健保

2019.11.22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B-ALL)病友的好消息~ 11月1日起,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率先嘉惠復發型或頑固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B-ALL)將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10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明年一滴尿驗15種癌 要價2800元

 
 
  明年一滴尿驗15種癌 要價2800元  
  自由時報 & Liberty Times Net
原載:自由時報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日本「廣津生物科學公司」近日宣布,研發出利用寄生蟲「線蟲」特性的最新癌症檢查法「線蟲之鼻」(N-Nose),預定明年一月起商用化。只需要一滴尿,即可無痛地篩檢胃癌和大腸癌等十五種癌症,準確率高達九十%,費用只要九八○○日圓(不含稅,約二八○○台幣)。
 
 
  0期至第一期 檢測最準     
  該公司代表董事廣津崇亮接受《讀賣新聞》訪問時表示,以「腫瘤標記檢查」為例,癌症超早期的第○期至第一期,篩檢準確度僅約十%;即使是末期,也僅約三十%到五十%。若採用影像檢查,由於第○期至第一期的腫瘤還小,仍難以發現。然而,N-Nose檢查法在第○期至第一期的準確率,已接近九十%。

這十五種癌症包括胃癌、大腸癌、肺癌、乳癌、胰臟癌、肝癌、攝護腺癌、子宮頸癌、食道癌、膽囊癌、膽管癌、腎臟癌、膀胱癌、卵巢癌、口腔癌.咽頭癌。線蟲是生存於土壤的微小生物,能夠簡單繁殖,檢測僅需一滴尿液。廣津說,他二○一三年就在實驗中發現,線蟲會靠近癌症患者的尿液、遠離一般健康者尿液的特性,進而在一五年發表證明線蟲可嗅出罹癌者尿液的論文。他指出,在癌症第○期至第一期,目前沒有其他檢測法的效果比N-Nose好。

廣津還說,目前的癌症檢測法呈現兩個極端,即腫瘤標記檢查雖然成本低廉,僅需幾千日圓,但準確度不高;而尚未商用化的新一代檢測法,則要價二十萬至三十萬日圓(約五.七萬至八.五萬台幣),一般人恐怕沒有能力每年都做。N-Nose的特色就是兼顧準確度及經濟實惠,除了減輕患者的負擔,也能減少政府在衛生醫療方面的支出。

不過,廣津也強調,N-Nose現階段只能檢測出驗尿者罹患前述十五種癌症的至少一種,但仍無法確定是哪(幾)種,計畫二○二○年首先鎖定胰臟癌的檢測。
 

 
   
  2019-12-10 05:30:00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
 
 

  化療一定會落髮、噁心?藥師告訴你化療該注意哪些事

 
 
  化療一定會落髮、噁心?藥師告訴你化療該注意哪些事  
  udn / 元氣網 / 癌症 / 認識癌症
原載:元氣網
 
     
  當病患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後, 往往對於癌症治療感到恐慌,許多病患會聯想到「落髮」、「噁心」、「嘔吐」等印象,心中不免排斥或拒絕。其實,接受化療藥品後產生的副作用,每個人反應不同或者副作用嚴重度也不同。我們可以先瞭解要接受的化療藥品、產生的副作用及預防或降低副作用的方法。

化療藥品利用藥物阻擋癌細胞成長或直接破壞癌細胞,以達到控制癌症的方法。由於化療藥物在破壞癌細胞的同時也會使正常細胞受損,所以每次療程結束後需要有修復期,讓正常細胞生長恢復,等身體抵抗力變強後再繼續下一次治療,直到整個療程結束。
 

 
  化療前注意事項     
  一、由於癌細胞的出現將改變病人原有的代謝,此時營養的支持很重要。

二、減輕療程的困惑以及焦慮,可以與家人及朋友或醫療團隊交談,減少焦慮。

三、定期運動、充足的睡眠及充分的水分,可以減少化學治療副作用。
 

 
  化療施打期間注意事項  
  一、施打化療藥劑前,建議先去上廁所,減少注射期間因下床造成管路拉扯導致化療藥物外滲的危險。

二、施打化療藥劑前,會給予化療前置藥,例如:類固醇、抗組織胺、止吐藥等,可以減少化療藥物帶來的不適感。

三、病患可多喝水,可幫助身體代謝,減少副作用。

四、注射期間隨時觀察注射部位的反應,如果有紅腫、疼痛、灼熱感的情形,要立刻告知護理人員處理。
 

  化療施打後注意事項  
  化療藥物破壞癌細胞時,也會破壞正常細胞而產生副作用,但是否出現副作用及嚴重程度,則取決於使用藥物的類型及劑量,大多數的副作用是短期且可控制的,當療程停止時,正常細胞逐漸恢復,副作用將會有所改善。下表列出化療藥物常見的副作用以及改善的方法:
 

 
  表/振興醫訊提供

表/振興醫訊提供

 
   
  最後,執行化療期間,若病患發生副作用或對療程有任何問題,可與醫療團隊密切聯繫,此外,病患需要有適當的照顧,也需要家屬的幫忙與支持,才能讓治療產生最大的效益。
 
 
   
  2019-12-09 17:24振興醫院 文/陳乃綸(藥學部藥師)
 
 

  40歲之前一定要瘦下來!中年後還是胖子 癌症風險攀升!

 
 
  40歲之前一定要瘦下來!中年後還是胖子 癌症風險攀升!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這世界對胖子太不友好了,尤其是人到中年,新陳代謝下降,再加上工作時間一長,熬夜改變腸道微生物,就在發胖的路上一去不回頭了。

要是單單是「胖」就算了,但是胖了之後,糖尿病、高血壓等等疾病都要找上門來,就連人們最怕的癌症,風險也要提升許多,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就開始發福的人,機率更是比一般人高許多。

最近,挪威卑爾根大學的團隊分析22萬人數據發現,40歲前超重,癌症風險會升高16%(男性)或15%(女性)。尤其是子宮內膜癌、男性腎臟癌和男性腸癌,如果你是肥胖人士,罹癌的風險分別增加了70%、58%和29%。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
 

 
  中年後還是個胖子 癌症風險明顯提高     
  雖說現在各種免疫治療、標靶治療早已大大改善了癌症的預後,但對人們來說,「癌症」這兩個字依然代表著一種可怕的疾病。然而癌症雖然可怕,卻並非不能預防,戒菸戒酒,以及減肥,都能降低癌症的風險。

不過肥胖是個動態的過程,不少人年輕時身材很好,到了中年開始發福。那麼不同時間開始的肥胖,以及不同的肥胖持續時間,又會對癌症的風險有怎樣的影響呢?

研究人員分析了自奧地利、挪威和瑞典的221274人的數據,在平均17.6年的隨訪中,這22萬參與者共發生了27881例各種癌症,其中9761例是肥胖相關的癌症。而肥胖的持續時間,也確實跟癌症的風險正相關。無論男女,平均每多肥胖一年,就與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升高4%相關。特別是那些在40歲前已經超重了的人,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相關癌症風險分別升高了16%和15%。
 

 
  胖海無涯回頭是岸 減肥馬上降低罹癌風險  
  不過,如果你已經是個「多肉」份子了,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只要在 40 歲以前瘦下來,罹癌的風險就能大大減輕,研究者指出,只要平均BMI少一個單位,或是體重減少 5 公斤,癌症的風險就分別降低了 2 %和 5 %。

鑑於全世界足足有12%的人肥胖,論文通訊作者Bjørge表示:「我們研究的關鍵資訊是,預防體重增加可能是降低癌症風險。」所以,趁著年輕趕緊減肥吧!等老了、新陳代謝慢了,可能就減不下來了,想預防癌症可能也會來不及了。
 

  2 分菜單讓你輕鬆吃代餐減肥  
  其實想要減肥,60%還是要靠飲食調整,建議可以在三餐中找一餐吃代餐,有助於減少熱量攝取,達到減肥的目的。

1. 一顆水煮蛋 + 350c.c.黑咖啡 + 3~5顆堅果(總熱量約 150 大卡)

2. 生菜沙拉 + 藍莓 + 一杯低脂牛奶(總熱量約 200 大卡)

 
     
  代餐減肥時,必須特別注意以下3點
  1. 多運動:最有效的減肥方法其實就是適當的運動,但是由於現在的條件所限,很多人並沒有專門的時間出去運動。那就做一些簡單的室內運動,比如室內健身操,或是追劇的時候做做高抬腿等等。

2. 多喝水:在體內脂肪燃燒的時候,需要水分幫助排出代謝,而且減肥的時候很容易脫水,所以最好保持隨時補充水分。

3. 杜絕零食:減肥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的六字箴言「閉上嘴邁開腿!」
 

 
   
  參考資料:Overweight before age 40 increases the cancer risk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癌症骨轉移等到咳血才發現?!肺癌、乳癌、攝護腺癌最危險!

 
 
  癌症骨轉移等到咳血才發現?!肺癌、乳癌、攝護腺癌最危險!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一位60歲肺癌女性患者,就診時表示經常腰痠及大腿痠痛,且已咳嗽多時,原以為是天氣 變異感冒所致,沒想到服用感冒藥卻一直不見好轉,直到咳血才就醫檢查。至高雄長庚檢查 後,發現是肺癌發生骨頭轉移,當時骨頭已經遭侵蝕破壞,婦人每日需使用嗎啡才能勉強止 痛,醫療團隊建議婦人除了使用抗癌藥物外,也加上保骨針治療,避免骨頭繼續再惡化。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醫師王金洲提及,肺癌較難早期篩檢,通常診斷確診多已 為晚期,提醒民眾若有抽菸或是家族病史,建議每年定期以胸部 X 光或低劑量的電腦斷層顯 影密切追蹤,若肺癌患者平時有不明原因咳嗽、濃痰,甚至是咳血,絕不能掉以輕心,要留意可能是骨頭轉移。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彥仰表示,骨頭轉移臨床上以疼痛表現為主,一開始,可能只會感覺到不舒服、輕微痠痛、跛行,但隨著癌細胞侵蝕的範圍擴大,會愈來愈痛,不管身體處於休息或運動狀態,都會感覺到持續性的疼痛,骨頭被癌細胞侵蝕嚴重,壓迫到神經,神經受損。若不積極治療,患者可能發生骨骼相關併發症,癱瘓、失禁,不僅造成生活 品質下降,甚至還會影響存活期。
 

 
  3種癌友最需要注意骨轉移風險!     
  陳彥仰進一步表示,癌症骨轉移的疾病衛教相對重要,不僅是肺癌,像是乳癌、攝護腺癌的患者也要注意。以晚期肺癌來說,有四成患者會出現骨轉移;而晚期乳癌或攝護腺癌,更高達有六成五到七成的比例會轉移。

為了提高民眾及癌友對於癌症骨轉移的認識,AMGEN 台灣安進藥廠與高雄長庚合作「鼓舞士氣好 Bone Bone」加油站巡迴展,推出「骨勵加油站」,民眾只要觀看一段衛教影片,回答骨轉移衛教問題,即可取得一份骨勵小物。從 11 月 18 日 11 月 29 日將於醫學大樓 7 樓癌症中心展出,院方也期盼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鼓勵患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並為正在治療中的病人注入勇氣及鼓勵。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助患者挺進移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納健保

 
  助患者挺進移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納健保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原載:健康醫療網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一種高惡性、進展快的血癌,大多成人患者急需緩解後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好消息是,11月1日起,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率先嘉惠復發型或頑固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B-ALL)將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復發機率高  
  何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暨前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姚明醫師表示,正常的骨髓幹細胞製造淋巴球後,會分化成熟至各器官作用,當其在最不成熟階段中發生惡性變化,就會發展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惡性增生的癌細胞生長快速佔滿骨髓,因而影響到正常的造血功能,壓抑紅血球、血小板和正常白血球生長,患者往往出現貧血、出血和易感染等症狀,甚至是骨頭疼痛,病情可能在一個月內就急遽惡化。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主要治療目標是達成緩解,即清除癌細胞,恢復正常造血細胞,不讓疾病復發,並進一步評估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需要。不過成人ALL屬高危險族群,姚明醫師提到,成人共病多或染色體變異機率高,即使第一線治療有效,往後復發風險仍高,通常都需移植;此外,還有部分患者屬於頑固型ALL,對於藥物反應較差,難以達到緩解。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  緩解率達八成  
  所幸,越來越多標靶藥物幫助ALL緩解病情,其中新興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係「透過抗體辨認抗原,如同智慧手機的臉部辨識,藥物會找到癌細胞。」姚明醫師解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是抗體結合化療藥物,先透過抗體來辨認9成以上患者會表現於B細胞的獨特抗原CD22,再結合化療藥物毒殺癌細胞,因為精準,臨床研究顯示,相較於傳統治療效果約三成,ADC藥物可達8成緩解的佳績,另一方面所需化療藥物量較小,副作用降低,且施打時無須住院。

姚明醫師分享,有一名45歲婦女,在別處醫院診斷是B細胞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起初治療效果好,但短期內即復發,因無費城染色體變異,轉用雙特異性抗體免疫標靶藥物達到緩解,卻又在移植前二度復發。所幸受惠藥廠恩慈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病情得到緩解,成功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至今緩解超過半年。
 
  11月起納健保  嘉惠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  
  11月1日起健保給付規定,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適用於復發型或頑固型,且帶有CD22的「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B-ALL),預計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人患者;但若患者是費城染色體陽性(Ph+),應至少使用過兩種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KI)藥物治療無效,才可適用。

姚明醫師表示,使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可獲得相當高的緩解率,「儘早做移植,得到更好的疾病控制。」,姚明提醒,患者緩解後,B淋巴球仍會受影響,免疫功能低下會持續一段時間,故必須確實注意個人衛生、忌吃生食以免感染,並定期回診追蹤。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