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台灣的「癌症之王」,發生率最高、死亡人數最多,容易轉移又難治療。而中部地區罹患肺癌的人數又特別多,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陳崇裕就感嘆,「免疫治療才是肺癌的未來活路。」
根據國際癌症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兩種常見的美容產品永久染髮劑、將頭髮洗直的化學藥劑「直髮膏」,可能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定期染髮可能增加至少9%,黑人女性甚至增加60%。但如果真的礙於美觀,有白頭髮該怎麼辦,其實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天然蔬果,也能安全染出一頭秀髮。
空汙會造成肺癌已經不稀奇,但現在研究還發現空汙會造成腦癌的風險增加,因為污染裡面的超細顆粒會隨著皮膚或是呼吸跑到腦部,造成腦部病變。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則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汽機車的廢氣,最好可以搭乘交通工具來避免。」
國人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盛行率高,數字來到驚人的45%,其中以女性為好發族群,且多數患者是透過健檢時發現,研究指出,接受超音波檢查的「50歲」以上女性,逾「5成」有甲狀腺結節,雖僅「5%」會惡化成甲狀腺癌,仍不得輕忽;醫師建議,40歲以上女性,可把甲狀腺檢查納入健檢選項,自覺吞嚥困難、或摸到頸部有腫塊者,也應及早就醫檢查。
喜歡自己做料理的人,這幾個月一定有被「氣炸鍋」洗版,各種食譜論壇鋪天蓋地都是氣炸鍋美食,讓人看了不心動都很難。
中部肺癌發生率最高 醫師: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以救命 | ||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
||
肺癌是台灣的「癌症之王」,發生率最高、死亡人數最多,容易轉移又難治療。而中部地區罹患肺癌的人數又特別多,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陳崇裕就感嘆,「免疫治療才是肺癌的未來活路。」 | ||
中部的肺癌發生率最高 | ||
中部肺癌的發生率在北、中、南、東、離島等5個區裡面是最高的,根據台灣癌症統計數據,每10萬人的年齡標準化發生率是45.31,第二名是南部,發生率是43.76,每年中部地區有將近2000人確診肺癌。 | ||
雖然第一名、第二名的數字看起來好像差不了多少,但離島地區的肺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是18.22,可以看出中部肺癌的發生率真的特別高。 | ||
而造成肺癌最重要的主因,就是空汙,除了台中火力發電廠之外,還有中部的工廠廢氣,以及柴油車、汽機車的廢氣;在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充滿硫氧化物、重金屬的氣體,會先刺激呼吸道、損傷黏膜,造成慢性支氣管發炎,久而久之就引發肺癌。 | ||
「肺癌之中,最難治療的就是小細胞肺癌!」陳崇裕說,第一,發現通常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且逾9成不適合手術,第二,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第三,容易轉移,且近5成患者有腦轉移的現象,第四,復發機率高。 | ||
小細胞肺癌 | ||
雖然稱為肺癌,但其實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就是指神經內分泌細胞長出的腫瘤,可以長在身體的任何地方。 | ||
這種癌症特別難治,因為癌細胞特性宛如幹細胞,分裂速度快,對化療的反應率高、效果好,初期可以有80~90%的反應率,但復發的速度很快,又容易產生抗藥性,如果再使用同一種藥,身體已經有抗藥性,就等於是無藥可治。 | ||
免疫療法或許是解方 | ||
「癌症已經是慢性病了,但小細胞肺癌過去20年只有化療可以用,化療很有效,但只要復發就沒用了。」陳崇裕說,研究發現,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近6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年,存活中位數只有4.9個月,根本還來不及做任何準備就過世了。 | ||
「特別是高齡的患者,超過65歲以上的人,使用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以增加5成存活期,降低4成死亡風險。」陳崇裕說,現在台灣已經有相關的技術,千萬不要放棄跟醫師討論使用其他療法的可能,甚至也可以有接受臨床實驗的機會,努力為自己活下去。 & | ||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 ||
研究:常染髮罹乳癌風險增 使用天然蔬果染劑顧頭髮 | ||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
||
根據國際癌症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兩種常見的美容產品永久染髮劑、將頭髮洗直的化學藥劑「直髮膏」,可能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定期染髮可能增加至少9%,黑人女性甚至增加60%。但如果真的礙於美觀,有白頭髮該怎麼辦,其實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天然蔬果,也能安全染出一頭秀髮。 | ||
每兩個月染髮一次 乳癌風險增 | ||
這項刊登在國際癌症期刊中的研究,研究45,000多名女性。結果發現白人女性定期染髮,得乳癌風險會增加9%,黑人女性風險更是高達45%-60%,其中「經常染髮」指的是每5到8週就染1次或更多次頭髮。 | ||
主要原因為染髮劑裡的對苯二胺(PPD),讓毛鱗片打開,但很多的人本來就對苯二胺有過敏反應,此外染髮劑中的羥基苯甲酸酯可能有雌激素作用,不只黑色染劑危險,染淺染色劑也會增加12%的乳癌風險。 | ||
自製天然染髮劑 安全又顧髮 | ||
蔬果染: | ||
利用紅葉菜用電鍋蒸過後,300克紅葉菜榨汁加一顆檸檬汁,塗抹在洗乾淨吹乾的頭髮上全部浸濕,用大毛巾包起來停留20分鐘,不用洗掉,自然乾後頭髮會呈現「黑中帶紅」的顏色。 | ||
洛神花、甜菜根、紅龍果,加300CC水煮汁,同樣加上檸檬後直接來染髮。 | ||
或是煮濃的咖啡待冷卻後,加入免沖式洗護髮液,並混合咖啡渣,平均沾在頭髮上,用包巾包著停留約1小時,再沖洗掉,有助於讓深髮色持續兩個月的時間,有些人也會選擇用啤酒來染髮。 | ||
中藥染: | ||
利用旱蓮草和何首烏各5克,用300CC水煮開,再轉小火續煮5到10分鐘,之後洗頭髮,將頭髮浸泡在水中10分鐘,染出來的顏色是黑色到深咖啡色,使用的水也可以重覆浸泡頭髮。 | ||
指甲花粉、綻青 助染髮更快上色 | ||
如果希望上色更快,可在煮好的基底水中加入「指甲花」,就是客家人常用於「藍染」所用的「大青」,但指甲花染出來的顏色比較紅,喜歡咖啡色的人可以用指甲花和綻青各30克,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 ||
另外飲食也很重要,吃對食物就會自動幫助頭髮染色,平常要多吃黑芝麻、何首烏、核桃、海帶、海苔,頭髮就不必經常補染。 | ||
向學文還提到,頭髮有97%的蛋白質,避免使用添加物太多的洗髮精、和護髮精,也可以利用蛋或醋來洗髮。 | ||
期刊小檔案 | ||
《國際癌症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是聯盟國際癌症控制(UICC)的官方雜誌。IJC擁有全球讀者群,每年收到與實驗和臨床癌症研究相關的廣泛主題下的4,000多份論文。 | ||
參考資料 | ||
Hair dye and chemical straightener us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a large US population |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study | ||
文/王芊淩 圖/何宜庭 | ||
空汙不只傷肺還傷腦!研究:增加2倍腦癌風險 | ||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
||
空汙會造成肺癌已經不稀奇,但現在研究還發現空汙會造成腦癌的風險增加,因為污染裡面的超細顆粒會隨著皮膚或是呼吸跑到腦部,造成腦部病變。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則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汽機車的廢氣,最好可以搭乘交通工具來避免。」 | ||
空汙也會造成腦癌 | ||
空汙已經是全世界的嚴重議題,世界衛生組織也將「PM2.5」列入確定的肺癌因子中。但這些超細的微粒並不只是造成肺癌而已,2019年,加拿大的研究發現,空汙還會造成腦癌,研究刊登在《流行病學》(Epidemiology)期刊上。 | ||
研究分析了1991~2016年間,190萬加拿大成年人的醫療記錄和污染暴露量,結果發現「腦癌和空汙中超細顆粒之間的相關性,出乎意料地一致」,空汙越嚴重的地方,腦癌的機率就越高。 | ||
超細顆粒(UFP)是燃料燃燒產生的,特別是柴油車輛排放的濃度更高,這些顆粒比PM2.5還小,可以稱為PM0.1,而因為夠小,可以進入大腦,同時還可以攜帶致癌化學物質,在身體各處都有可能造成癌症。 | ||
一般狀況下,超細顆粒的濃度是1.5萬/cm3,而濃度只要上升到5/cm3,罹患腦癌的機率就會變成1.5倍。5萬聽起來很多,但其實在多倫多、蒙特婁地區,空汙濃度最高的情況下可以達到9萬7千/cm3;也代表罹患腦癌的機率變成2倍。 | ||
「空氣污染可能正在損害人體的每個器官和幾乎每個細胞。」研究團隊說。 | ||
怎麼防止這樣的空汙? | ||
不過空汙的危害雖然人人都知道,目前卻很難去預防,研究團隊也說,「每個人都暴露在空氣中,這些疾病對每個人來說可能都是小風險,但長期來看卻是大危險。 | ||
而因為這些有毒的超細顆粒是由燃油的汽車直接排放的,研究團隊認為,第一步是要控管這些超細顆粒,現在在監測的空污多半是PM2.5或是臭氧、二氧化氮等,但這些對於腦瘤的影響不大;第二步就是要減少在日常生活遇到這些燃油車的機會,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而且出門儘量戴上口罩。 | ||
另外,居住的生活環境,應該還是要以空氣品質良好的地區,遠離馬路、工廠、火力發電廠等設施的地方作為第一選擇,會比較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 ||
期刊小檔案 | ||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出版從流行病學的所有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歡迎評論文章和薈萃分析,新穎的假設,新方法的描述和應用以及研究理論或公共衛生政策的討論,特別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論文。 | ||
參考資料 | ||
doi: 10.1097/EDE.0000000000001137(Within-City Spatial Variations in Ambient Ultrafine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and Incident Brain Tumors in Adults) | ||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 ||
半數50歲女有甲狀腺腫瘤!把握3個「5」遠離甲狀腺癌 | ||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
||
國人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盛行率高,數字來到驚人的45%,其中以女性為好發族群,且多數患者是透過健檢時發現,研究指出,接受超音波檢查的「50歲」以上女性,逾「5成」有甲狀腺結節,雖僅「5%」會惡化成甲狀腺癌,仍不得輕忽;醫師建議,40歲以上女性,可把甲狀腺檢查納入健檢選項,自覺吞嚥困難、或摸到頸部有腫塊者,也應及早就醫檢查。
基隆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育賢表示,甲狀腺結節好發於女性,年紀愈大愈常見,50歲以上女性,平均50%患有甲狀腺結節,雖僅約5%會惡化成甲狀腺癌,但仍建議定期追蹤;陳育賢提醒,男性雖然甲狀腺結節盛行率較低,但惡化成癌症的比率卻較高,不得輕忽。 |
||
非侵入式醫材可以準確找出節結 | ||
甲狀腺結節盛行率雖高,多數人卻是透過健檢時才發現,結節屬於良性還是惡性(腫瘤),須靠醫師觀察超音波影像判斷,相當仰賴「醫師經驗」;然而,結節若有惡性疑慮,需進一步用細針穿刺化驗,決定是否手術切除,但針長、扎脖子、檢查完易出血疼痛等缺點,讓不少民眾卻步,導致診斷、治療受到拖延。
陳育賢表示,由國內自行研發的甲狀腺智能分析影像醫材,能協助醫師在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判斷上更為準確,有助減少一定比例的侵入性檢查,也可讓部分的良性結節患者,減少不必要的手術切除與終身服藥,面對惡性結節,也有助及早發現和治療。他進一步提醒,若自覺吞嚥困難、或摸到頸部有腫塊,應及早就醫檢查,40歲以上的女性,也建議把甲狀腺檢查納入健檢選項。 |
||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
氣炸鍋用錯方法變胖還致癌!3個原則讓你美味顧健康 | ||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
||
喜歡自己做料理的人,這幾個月一定有被「氣炸鍋」洗版,各種食譜論壇鋪天蓋地都是氣炸鍋美食,讓人看了不心動都很難。 | ||
號稱「不用油」的氣炸鍋,真的會比較健康嗎?其實,這背後的問題也不小。因為氣炸鍋的烹飪方式仍然是「炸」,而炸食物本來就不是一個健康的料理方式。 | ||
不過,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楚,氣炸鍋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危害,有應該如何避免呢?以下就列出 3 點氣炸鍋的使用原則,讓熱愛烹調的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不會漏了健康。 | ||
原則 1 :避免致癌物 不要炸蛋白質、肉類、青菜 | ||
高溫會導致本來好的食材,產生致癌物質。而且高溫烹調的時間愈久,就愈容易產生這些化合物,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這些炸物不是不能吃,偶爾吃沒關係。 | ||
但是,有 2 類食物,最好不要放到氣炸鍋裡烹飪,包括了加工食品以及蔬菜。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葉酸、維生素B、C怕遇熱,都會被破壞」 | ||
另外,還要避免放入加工的食品,因為二度「炸」出來而釋出的油並不健康。像是許多人會放進薯條、雞塊等加工食品,事實上就是在讓這些食品回鍋再炸一次,雖然油量少了,但油變得更加不健康。 | ||
原則 2 :料理溫度不超過 180 度 | ||
炸物的溫度較高,而高溫就是一個致癌的關鍵。舉例來說,蛋白質遇到高溫會產生異環胺類,含澱粉食物經高溫會產生丙烯醯胺,而肉類高溫會產生異環胺,油脂類則是會有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都是致癌物質。 | ||
所以說,即使氣炸鍋方便,但在溫度控制上,也不能為了求炸得快而調高溫度,建議氣炸鍋的溫度不要超過 180 度,可以減少對於身體的危害。 | ||
原則 3 :氣炸鍋雖好用 一個月別用超過 2 次 | ||
氣炸料理雖說很方便,可以取代傳統的油炸,但並不是每種都合適,像花椰菜可能就比較適合水煮,就怕有家庭主婦買了氣炸鍋天天用,取代所有的烹調方式,甚至認為氣炸的薯條、雞塊很健康,罪惡感減低就可多吃一點。許惠玉表示,其實我們還是要回到食材原來的烹調方式,要多元化,而不要依賴高溫烹調。 | ||
雖然少油是健康,但還是高溫的烹調方式,許惠玉建議,使用時要注意控制溫度,以免食物焦化致癌,高溫烹調的食物不是不能吃,但ㄧ個月不要超過 2 次,提醒大家,還是可以用水煮、燉煮、清炒等料理上菜,多吃新鮮蔬果,用氣炸鍋天天料理,是沒辦法越吃越健康。 | ||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 ||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