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之旅

分類、分期

 

 
  皮膚癌的分類  
 

圖片來源:healthline

圖片來源:healthlifemedia

 
 

皮膚癌之分類

皮膚癌的種類繁多,在此介紹最常見的三種;

  •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

為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通常看起來表皮周圍光亮凸出、呈現膚色伴隨有微血管擴張的小腫塊,中間偶爾有潰瘍傷口,70%到90%發生在臉部等陽光照射到的地方,雖然基底細胞癌一般比較不會轉移,但往往容易影響外觀、並且若未能及早發現,可能侵犯局部神經或造成局部組織的破壞。

  • 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為亞洲人第二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外觀上多半為突出的屑狀角化腫瘤或潰瘍,容易發生在陽光長期照射之處,如耳朵、臉部、唇和嘴部,有時會發生在腿或腹壁等受到慢性傷害或輻射的部位。鱗狀細胞癌通常會發展成大而蕈樣狀的腫塊,而且可能經由淋巴腺散播出去,造成淋巴結腫大,更可能轉移到其他內臟(如:肺部、肝臟、大腦或骨骼)。

  • 黑色素細胞癌(Melanoma)

為亞洲人第三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惡性度最高,容易轉移,致死率很高。黑色素細胞癌在亞洲人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也可以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部及黏膜。根據統計,有色人種的黑色素細胞癌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腳掌,並伴隨有較差的預後。臨床上,可能以墨黑色或色澤不均的斑塊出現,也可能呈現凸起的腫塊,必須和良性色素性細胞痣或母斑加以辨別。

延伸閱讀:台北癌症資源中心

 
 
  皮膚癌分期-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  
 

第零期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圖片來源:Cancer

 
 

最常見且重要的皮膚癌有三種,發生率最高但惡性度最低的為基底細胞癌,約佔全國皮膚癌的40%。發生率及惡性度居中的為麟狀細胞癌,約佔全國皮膚癌的25%。發生率最低但惡性度最高的是黑色素瘤,約佔全國皮膚癌的10%。

基底細胞癌大多發生在曝曬部位如臉部,手背及前臂,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因此在長期日曬的人們,如農夫,工人,漁民等,在年紀大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還好它的惡性度較低,幾乎不會轉移,大多以手術切除即可根治。但由於生長緩慢,往往不痛不癢且沒有症狀,因此常常被人忽視,患者如果太晚就醫,可能腫瘤會長的很大,而造成手術的困難。

鱗狀細胞癌可發生於曝曬部位(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也會發生於慢性的潰瘍傷口或是工作上常須接觸到化學物質的人,還有接受過長期放射線照射的部位。由於麟狀細胞癌會轉移且即使手術切除,仍有復發的可能,因此每年都還是有患者會因麟狀細胞癌而死亡。麟狀細胞癌的預後與發現的早晚有關,因此越早發現,治療容易且預後越好。

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可分成兩個時期:局部期和轉移期。醫師若仔細檢查發現這個區域的淋巴結變大時,就代表不正常的範圍很大或己經存在很長的時間了,主要是在評估皮膚癌是否有轉移的情形。

分期

基底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的分期
 第1期 腫瘤直徑小於2公分
 第2期 腫瘤直徑大於2公分
 第3期 腫瘤已經侵犯軟骨、肌肉、骨骼或附近的淋巴結
 第4期 腫瘤已經轉移到其他的器官

延伸閱讀:cancer886皮膚癌小檔案市立聯合醫院癌症資訊網

 
 
  皮膚癌分期-黑色素細胞癌  
 

共分五期

第零期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圖片來源:Cancer

 
 

黑色素瘤惡性度最高也常容易轉移且很難治療,還好東方人發生率不高。東方人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現於手腳,因此手掌及腳掌的黑痣要特別注意它們的變化。黑色素瘤只有在非常早期發現的情況下手掌及腳掌的黑痣才有治癒的機會。

黑色素細胞癌的分期須考量侵犯的深度,比較複雜,簡化如下:
 第0期 惡性細胞侷限在表皮,沒有侵犯真皮層
 第1期 腫瘤厚度小於1公厘伴有表皮潰瘍
    或腫瘤厚度1公厘到2公厘,沒有表皮潰瘍
 第2期 腫瘤厚度1公厘到2公厘,伴有表皮潰瘍,沒有轉移到淋巴結
    或腫瘤厚度超過2公厘,沒有表皮潰瘍,沒有轉移到淋巴結
 第3期 腫瘤已經侵犯鄰近的組織或鄰近的淋巴結
 第4期 腫瘤已經轉移到其他的器官或遠處淋巴結

延伸閱讀:cancer886皮膚癌小檔案市立聯合醫院癌症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