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藥物治療

癌症免疫藥物治療

 
  認識癌症免疫藥物治療  
 
  癌症治療,以往除了手術外,就是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等,外來藥物治療,但常因副作用降低病人的生活品質。如嚴重掉髮、噁心嘔吐、身體虛弱、白血球低下等。過去二十年來,標靶藥物的研發,讓癌症治療增添生力軍,但不可排除副作用及抗藥性產生,且並非所有病人適用。  
 
  對付可怕的癌症,現在有了新的治療方式─「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2013年免疫治療列為全世界最具突破性的發現。比起過往的傳統治療透過外來藥物殺死腫瘤細胞,免疫療法利用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細胞,治療副作用較少,更大幅提升晚期患者的存活率。  
 
  什麼是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人體抵禦疾病最重要的保衛系統。免疫系統裡有一個守門員叫「T細胞」,正常情況下可殺死外來病毒、細菌,殺死不正常細胞(癌細胞)。  
 
  T細胞上有很多檢查哨兵,協助辨識外來物質,例如: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殺手T淋巴細胞變性4(CTLA-4)接收器。  
 
  癌症免疫療法,就是透過單株抗體阻止T細胞表面受體與癌細胞上的抑制性配體結合,卸下腫瘤細胞的「面具」,喚醒人體免疫系統,揭開腫瘤細胞偽裝,讓T細胞發揮對癌細胞原本應有的防禦功能,對癌細胞發動持續性的攻擊。  
 
  腫瘤細胞面對人體免疫系統時,腫瘤細胞表面會分泌抑制性配體,抑制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降低免疫系統作戰能力。如PD-L1與免疫系統T細胞上的PD-1結合,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握手言和」,使T細胞失去辨識能力,以為腫瘤細胞是在同一陣線,進而無法攻擊腫瘤細胞,導致腫瘤細胞異常生長。  
 
  癌症免疫療法就是透過單株抗體阻止T細胞表面受體與腫瘤細胞上的抑制性配體結合,卸下腫瘤細胞的「面具」揭開,腫瘤細胞偽裝,喚醒人體免疫系統。如下圖單株抗體(如Anti-PD-1)打斷T細胞上PD-1與腫瘤細胞上的PD-L1「握手」言和的機制,讓T細胞恢復功能,發揮原本對腫瘤細胞原本應有的防禦功能,對腫瘤細胞發動持續性的攻擊。  
 
  另外,研究發現透過免疫療法的機轉,可先檢測腫瘤細胞上PD-L1表現量,以及其他生物標記,可幫助預測治療效果。研究發現,PD-L1表現量越高,治療效果越好。因此建議病患在使用免疫療法前,與醫師討論是否先檢測PD-L1生物標記,找出PD-L1表現強烈反應的病人,醫師會根據檢測結果診斷治療選擇,提供病患個人化治療,提升治療精準度。  
 
  在臨床研究上發現,透過PD-L1的檢測,目前有20~30種癌別進行免疫療法臨床試驗研究,除了已通過的黑色素細胞瘤、肺癌、頭頸癌、何杰金氏淋巴瘤等外,還包括乳癌、胃癌…等,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幫助到更多其他癌別癌友。  
 
  目前在台灣上市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5種,Pembrolizumab,Nivolumab, Atezolizumab, Avelumab 及Ipilimumab。  
 
•  Pembrolizumab(Keytruda/吉舒達):是針對PD-1的單株抗體,能阻止PD-1受體與抑制性配體PD-L1結合,讓免疫系統重新啟動,攻擊癌細胞。
•  Nivolumab(Opdivo/保疾伏):是一種人類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它能阻斷PD-1與其配體PD-L1之間的作用以達到抗癌效果。
•  Atezolizumab(Trcentriq/癌自禦):是一種單株抗體,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會與PD-L1結合而阻斷其與PD-1和B7.1受體的交互作用。此即釋放了PD-L1/PD-1媒介的免疫反應抑制,包括活化抗腫瘤免疫反應而不誘發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在同源小鼠腫瘤模型中,阻斷PD-L1活性可造成腫瘤生長減少。
•  Avelumab(Bavencio/百穩益):也是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  Ipilimumab(Yervoy/益伏):為最早上市的免疫療法藥物,為CTLA-4免疫抑制劑。是重組人類單株抗體,會與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 4(CTLA-4)結合。CTLA-4是T細胞活性的負向調節因子。Ipilimumab可以與CTLA-4結合,阻斷CTLA-4與配體CD80/CD86的交互作用。目前已知阻斷CTLA-4可增強T細胞 的活化及增生,包含腫瘤浸潤T作用細胞的活化和增生。抑制CTLA-4訊號傳遞也會降低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促使T細胞的反應性全面增加,包括抗腫瘤免疫反應,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此藥品目前健保尚未給付。
 
 
商品名 治療機轉 治療疾病
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
PD-1抑制劑
  • 黑色素細胞瘤
  • 非小細胞肺癌
  • 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
  •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
  • 泌尿道上皮癌
  • 胃癌
  • 原發性縱膈腔B細胞淋巴瘤
  • 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誤配對修復功能不足性(dMMR)癌症
  • 高微衛星不穩定性或錯誤配對修復功能不足性大腸直腸癌
  • 肝細胞癌
  • 子宮頸癌
  • 腎細胞癌
  • 子宮內膜癌
  • 食道癌
  • 三陰性乳癌
  • 高腫瘤突變負荷量( TMB-H)癌症
Nivolumab
(Opdivo/保疾伏)
PD-1抑制劑
  • 黑色素瘤
  • 肺癌
  • 腎細胞癌
  •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
  • 何杰金氏淋巴瘤
  • 泌尿道上皮癌
  • 胃癌
  • 肝癌
  • 大腸直腸癌
  • 惡性肋膜間皮瘤
  • 食道癌
Atezolimab
(Trcentriq/癌自禦)
PD-L1抑制劑
  • 肝細胞癌
  • 非小細胞肺癌
  • 小細胞肺癌
  • 泌尿道上皮癌
  • 三陰性乳癌
  • 黑色素細胞瘤
Avelumab
(Bavencio/百穩益)
PD-L1抑制劑
  • 轉移性默克細胞癌
  • 晚期腎細胞癌,併用axitinib(抑癌特)
  • 局部晚期或轉移性泌尿道上皮癌
Ipilimumab
(Yervoy/益伏)
CTLA-4 抑制劑
  • 黑色素細胞瘤
  • 腎細胞癌
  • 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 肝細胞癌
  • 非小細胞肺癌
  • 間皮細胞瘤
 
 
  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健保給付規定 (更新至2024.11.26)  
 
學名 Pembrolizumab Nivolumab Atezolimab Avelumab
商品名稱(中) 吉舒達 保疾伏 癌自禦 百穩益
商品名稱(英) Keytruda Opdivo Tecentriq Bavencio
黑色素瘤 不需檢附報告 不需檢附報告 未給付 未給付
非小細胞肺癌
第一線用藥
TPS≧50% 未給付 TC≧50%或IC≧10% 未給付
非小細胞肺癌
第二線用藥
TPS≧50% TC≧50% TC≧50%或IC≧10% 未給付
非小細胞肺癌
第三線用藥
TPS≧50% TC≧50% TC≧50%或IC≧10% 未給付
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第一線用藥
(併用化療)
TPS 1~49% 未給付 未給付 未給付
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 不需檢附報告 不需檢附報告 未給付 未給付
泌尿道上皮癌
第一線用藥
CPS≧10 未給付 IC≧5%
(113年8月1日前審核同意符合續用申請條件者)
未給付
泌尿道上皮癌
第二線用藥
CPS≧10 TC≧5% IC≧5%
(113年8月1日前審核同意符合續用申請條件者)
未給付
泌尿道上皮癌
維持療法
未給付 未給付 未給付 TC≧25%或IC≧25%(如IC占腫瘤區域超過1%)
或IC=100%(如IC占腫瘤區域等於1%)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
第一線用藥
CPS≧20 未給付 未給付 未給付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
第二線用藥
TPS≧50% TC≧10% 未給付 未給付
胃癌
(109年4月1日前審核同意符合續用申請條件者)
CPS≧1 不需檢附報告 未給付 未給付
胃癌
第一線用藥
(併用化療)
未給付 CPS≧5 未給付 未給付
晚期腎細胞癌 未給付 不需檢附報告 未給付 未給付
晚期肝細胞癌
(109年4月1日前審核同意符合續用申請條件者)
未給付 不需檢附報告 未給付 未給付
晚期肝細胞癌
第一線用藥
(併用癌思停或其生物相似藥)
未給付 未給付 不需檢附報告 未給付
默克細胞癌 未給付 未給付 未給付 不需檢附報告
小細胞肺癌
(併用化療)
未給付 未給付 不需檢附報告 未給付
食道鱗狀細胞癌 未給付 TC≧1% 未給付 未給付
 
  詳細資料請參閱,健保署官網─最新版藥品給付規定內容之第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