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解開健康密碼>這個方法免開刀就能測到突變基因!

2018.06.30

大家都知道,發現癌症之後為了判斷腫瘤型態,醫師都必須想辦法取得檢體,然後再交由醫檢人員在顯微鏡下判讀;但是透過基因科技,現在只要透過抽血,就可以找到癌細胞的游離DNA,可以讓癌症病人可以在治療時選擇對的藥物,而且在治療後還可以追蹤、檢測,規劃出一個完整的個人精準治療計畫。

安藤忠雄癌後養生法:癌症10年不復發!做1件事降13種癌症風險

2018.06.17

病症成因 癌細胞是體內細胞突變的結果,也因為細胞數量高達60兆個,有一定的突變機率,其實每人每天體內都會產出300∼400個癌細胞。當身體機能一切正常,這些癌細胞可由特定基因修復,或是由身體的免疫系統自動消滅,並不會演變成危及性命的癌症。

乳癌放療傷食道 荷爾蒙療法助其重拾生活品質

2018.06.12

乳癌是國內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之一,每年新增個案超過1萬2千人。在乳癌基因型中,荷爾蒙受體陽性者超過7成,適用荷爾蒙療法,隨時代進步,荷爾蒙藥物不斷進展,提供乳癌患者更好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讓乳癌治療的路上,不再那麼痛苦艱辛。

乳你同行:甚麼乳癌可以不需要化療?

2018.06.08

乳癌病人最害怕化療。最近一位50來歲的女士,做了乳房局部切除癌症,腫瘤1.2厘米,淋巴沒事,是第一期乳癌,細胞活躍等級是第三,乳癌生物特性屬管腔B型。基於以上的數據,我們在乳癌專家會議討論,建議病人打化療,跟着做電療及荷爾蒙治療,同時考慮做21基因測試(Oncotype DX test)研究化療的效用。21基因測試結果顯示復發指數(Recurrence Score)是25,屬於中度風險。

化療+標靶+免疫 晚期肺腺癌治療新契機

2018.06.07

晚期肺腺癌治療出現新契機,2018美國癌症醫學年會正式發表最新IMpower150研究報告,化療、標靶、免疫藥物等三合一雞尾酒療法,證實能延長病人存活率,進一步分析基因變異族群產生標靶抗藥性瓶頸,以及肝轉移存活較差的兩個次族群的治療效果,則可降低近五成死亡風險。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10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解開健康密碼>這個方法免開刀就能測到突變基因!

 
  <解開健康密碼>這個方法免開刀就能測到突變基因!  
  台灣壹週刊/撰文:蔣仁人
原載:台灣壹週刊
 
 
  大家都知道,發現癌症之後為了判斷腫瘤型態,醫師都必須想辦法取得檢體,然後再交由醫檢人員在顯微鏡下判讀;但是透過基因科技,現在只要透過抽血,就可以找到癌細胞的游離DNA,可以讓癌症病人可以在治療時選擇對的藥物,而且在治療後還可以追蹤、檢測,規劃出一個完整的個人精準治療計畫。

現在大家都說精準治療,但是沒有正確的檢查結果就沒有正確的治療,所以怎麼快速準確地找出癌細胞,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的目標。現在「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檢查技術的問世,讓癌症的治療與追蹤有了革命性的進展。

「液態切片其實指的就是從血液取得檢體。因為人體中大部分的DNA都存在細胞裡,死亡後這些DNA會被釋放到血液中;同樣的,癌細胞也一樣,,現在透過次世代的基因定序技術,已經可以從血液中找出這些突變的DNA。」慧智基因執行長同時也是基因遺傳學者蘇怡寧醫師這麼解釋。

液態切片的優勢在於取得檢體方便,而且準確率敏感度都很高,最重要的是,可以提早發現腫瘤的存在。「我們現在檢查腫瘤都是靠影像儀器,像是CT、MRI等等,但這些儀器有個極限,就是很難發現小於0.5公分的腫瘤;但事實上,腫瘤已經正在發展;根據研究,液態切片可以在影像檢查發現前平均188天,就可以從血液中去找到癌細胞基因突變的存在。」

雖然液態切片準確度可以高達9成,但蘇怡寧提醒,液態切片檢查還是有侷限性;「因為我們不是檢查所有的突變基因,所以依照癌症的不同會有所差異;像是大腸癌準確率可達到98%,乳癌就只有85%。」但他認為,只要癌細胞有基因突變,液態切片基本上都可以測得出來。

液態切片一開始是應用在標靶藥物使用的選擇上,但現在對於評估治療的成果甚至癌症有沒有復發的追蹤,都提供了更方便的選擇。目前收費狀況會依照選擇套餐的不同而有所費用,而每三個月檢查時,也要另外支付檢查費用。

至於健康的人到底可不可以做,蘇怡寧強調,理論上是可行的,但臨床上會碰一個狀況,就是你測到了突變基因,但是影像檢查卻無法證實這件事,所以在這空窗期的6個月,病人需要更積極的去找出癌症,對病人來說,必須承擔很大的壓力。
 

  安藤忠雄癌後養生法:癌症10年不復發!做1件事降13種癌症風險

 
  安藤忠雄癌後養生法:癌症10年不復發!做1件事降13種癌症風險  
  早安健康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原載:元氣網
 
 
  癌細胞是體內細胞突變的結果,也因為細胞數量高達60兆個,有一定的突變機率,其實每人每天體內都會產出300∼400個癌細胞。當身體機能一切正常,這些癌細胞可由特定基因修復,或是由身體的免疫系統自動消滅,並不會演變成危及性命的癌症。

而目前醫學研究,普遍將自由基造成基因損傷視為罹癌的一大原因,無論是吃進致癌物或熬夜、壓力大都會使體內自由基增加,使細胞受損難以修復,當自由基和DNA 結合就可能誘發細胞癌變、迅速增殖,自由基甚至會促進血管增生,成為癌細胞擴散轉移的橋樑。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指出,有運動習慣者罹患大腸癌的機率較不運動者低了40∼50%,罹患乳癌的機率也低了30∼40%。東京大學醫學部附設醫院放射線醫學博士中川惠一也表示,資料顯示完全不運動者的癌症死亡率,是積極運動者的4倍高。

日本腸道醫學博士後藤利夫表示,定期有氧運動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排出自由基,並且強化免疫細胞數量跟淋巴循環,加速免疫細胞清除致癌因子的速度。

《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刊登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快走、騎單車就能降低罹患13種癌症的風險,包含食道癌(42%)、肝癌(27%)、肺癌(26%)、腎臟癌(23%)、子宮癌(21%)、血癌(20%)、骨髓癌(17%)、結腸癌(16%)、頭頸癌(15%)、直腸癌(13%)、膀胱癌(13%)及乳癌(10%),任一種癌症的罹患率都將降低7%。

日本知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曾患多種癌症,至今摘除了膽囊、膽管、十二指腸、胰臟、脾臟等五個臟器,令人驚訝的是,他仍生龍活虎地活躍在建築界,不需要專人看護地獨立生活。

透過主治醫師給予的建議,安藤忠雄開始以一日一萬步為目標,每天徒步行走到自己的辦公室上班,也是因為這樣大量的有氧運動,讓他體內的新陳代謝大幅加快,細胞修復速度也提高,從病發至今將近10年,除了未完全切除的胰臟沒有癌症復發跡象,更沒有新的器官罹癌。

即便無法每天一萬步,研究也發現每天只要走路15分鐘,癌症死亡風險就會下降10%,整體死亡風險也能下降14%,但最好能走30分鐘以上,走到身體發熱、全身流汗的程度。

工作忙碌抽不出時間怎麼辦?曾罹患腎臟癌的日本岐阜縣船戶診所院長船戸崇史醫師,也分享了癌症10年不復發的走路養生撇步:出門時將車停在距離目的地較遠處,再散步過去,適當運動能夠保持肌肉量,自然地提高體溫,提升免疫力。
 

  乳癌放療傷食道 荷爾蒙療法助其重拾生活品質

 
  乳癌放療傷食道 荷爾蒙療法助其重拾生活品質  
  專家諮詢: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乳房外科主任 張財旺醫師
原載:Yahoo! 奇摩新聞
 
 
  乳癌是國內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之一,每年新增個案超過1萬2千人。在乳癌基因型中,荷爾蒙受體陽性者超過7成,適用荷爾蒙療法,隨時代進步,荷爾蒙藥物不斷進展,提供乳癌患者更好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讓乳癌治療的路上,不再那麼痛苦艱辛。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張財旺表示,乳癌所有的治療方式之中,手術是最主要治癒性的治療方式。其它治療,包括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生物製劑治療,以及免疫療法等,為晚期乳癌病患的治療選項。隨著科技發展,基因療法也已研發中,為乳癌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張財旺表示,對於多數的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晚期乳癌病患來說,荷爾蒙治療是有效、且副作用低的一種療法。早在1895年,英國外科醫師Beatson發表文章指出卵巢切除術能有效治療乳癌,便開啟人類荷爾蒙治療的新頁。之後進一步發展出抗荷爾蒙藥物「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該藥的作用機轉是透過占著荷爾蒙受體但不產生作用,讓癌細胞無法進一步生長。

10多年前一種荷爾蒙療法的藥物「芳香環酶抑制劑」問世,用於停經後婦女,能抑制非卵巢器官或組織合成雌激素過程所需要的芳香環酶,降低身體中雌激素的生成,達到抗乳癌的效果。

最新的針劑荷爾蒙治療藥物是用來治療停經後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其作用機轉完全不同,不只是占著荷爾蒙受體但不產生作用,而是徹底的把荷爾蒙受體破壞掉,讓雌激素無法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藉此抑制腫瘤生長。

張財旺表示,曾經有一位停經後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晚期乳癌婦女到門診求助,因為腫瘤轉移至胸骨,壓迫氣管和食道,無法手術切除,所以接受放射線治療; 治療後腫瘤雖縮小一些,但放射線也同時破壞了食道和氣管,患者無法吞食、且日夜不斷咳嗽,吃不下睡不著。以新的荷爾蒙藥物注射2、3周之後,腫瘤變小,病人也因此重拾生活品質。

現在常見的停經後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晚期乳癌用藥,包含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以及芳香環酶抑制劑,兩種皆能提供病患不錯的治療成效. 新的針劑荷爾蒙治療用藥,作用機轉完全不同,同樣可以減低疾病惡化風險,延後使用化療的時間,提供患者另一種治療選擇。

乳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乳房外科、乳房專科」
 

  乳你同行:甚麼乳癌可以不需要化療?

 
  乳你同行:甚麼乳癌可以不需要化療?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原載:蘋果新聞
 
 
  乳癌病人最害怕化療。最近一位50來歲的女士,做了乳房局部切除癌症,腫瘤1.2厘米,淋巴沒事,是第一期乳癌,細胞活躍等級是第三,乳癌生物特性屬管腔B型。基於以上的數據,我們在乳癌專家會議討論,建議病人打化療,跟着做電療及荷爾蒙治療,同時考慮做21基因測試(Oncotype DX test)研究化療的效用。21基因測試結果顯示復發指數(Recurrence Score)是25,屬於中度風險。

數天前美國癌症協會剛發表了報告:TAILORx研究結果顯示,在一萬名病人當中,有七成病人復發指數在11至25之間,屬中度風險,分兩個組別,一半化療和荷爾蒙治療,一半只有荷爾蒙治療,經過九年觀察,兩個群組的存活率沒有明顯分別,所以復發指數25或以下的病人,可以免卻化療的痛苦。 這位病人當場如釋重負,因為在這報告發表之前,我們一直沿用復發指數高(>31)、中(18-31)、低(<18)風險的分類。而復發指數11以下,才適合不打化療。

這個前瞻性的研究,確實解決了我們臨床上的疑慮,即管腔型(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沒有淋巴感染的早期乳癌,有八成半的50歲以上的病人,只需要荷爾蒙治療,而無需化療,存活率都沒有分別。對於這一類別的病人,是一大喜訊。
 

  化療+標靶+免疫 晚期肺腺癌治療新契機

 
  化療+標靶+免疫 晚期肺腺癌治療新契機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美國芝加哥報導
原載:聯合新聞網
 
 
  晚期肺腺癌治療出現新契機,2018美國癌症醫學年會正式發表最新IMpower150研究報告,化療、標靶、免疫藥物等三合一雞尾酒療法,證實能延長病人存活率,進一步分析基因變異族群產生標靶抗藥性瓶頸,以及肝轉移存活較差的兩個次族群的治療效果,則可降低近五成死亡風險。

赴美國與會的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顧問敎授蔡俊明指出,大會重點為免疫療法的突飛猛進,相關研究發表上千篇,令人興奮。如果以燈火來比喻標靶藥物,那免疫療法如同太陽,此時免疫療法如同破曉黎明,未來發展充滿進步空間。

IMpower150證實,化療、標靶、免疫藥物等三合一療法對於晚期肺腺癌的療效,蔡俊明比喻,化療有如點火器,而標靶藥物則負責清除路障,免疫藥物則打開自體免疫系統的煞車,讓消防車(免疫細胞)直衝入火場,殺死癌細胞。

該項研究負責人佛羅里達醫院癌症中心教授醫師Mark A. Socinski,他於6月5日於美國癌症醫學會發表這項跨國晚期肺腺癌大規模研究,共26國、1202名晚期肺癌患者參與此臨床試驗,其中包括台灣台大、北榮、林口長庚、彰基、馬偕、三總等13家醫學中心。

「這是一項畫時代的肺腺癌治療藥物三代同堂創新研究。」Mark A. Socinski說,傳統晚期肺腺癌治療以化療為主,十幾年前加入標靶藥物,但並非每個晚期肺腺癌患者都能用標靶藥物,即使符合資格,用藥一兩年後,因抗藥性而失去療效,這項研究將老中新三代藥物結合在一起,為晚期肺癌治療開啟新紀元。

據統計,台灣肺癌患者以肺腺癌為主,其中六成基因突變,過去腫瘤醫界認為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免疫治療效果有限,IMpower150是全世界第一也是唯一正式發表的研究,讓癌友在化療時,也加上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以及免疫藥物,等於是三合一雞尾酒治療,結果證實,有效降低近五成死亡風險。

在肺癌肝轉移部分,一般來說,肝轉移的肺癌患者大多只能活幾個月,治療效果相當差,該研究發現,接受三合一治療,可延長整體存活期,同樣降低近五成死亡風險。該項研究也登上醫界重量級醫學期刊「NEJM(新英格蘭期刊)」。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