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骨痛就醫竟是晚期肺癌!常見三種免疫療法新組合提升存活率

2022.11.20

骨痛不是骨質疏鬆,也不是骨癌,竟是晚期肺癌!免疫療法 新組合:「基因檢測 」以及「免疫標記檢測 」+「多組合免疫治療」可提升4年存活期約達三成…請看連結

每 40 分鐘有一人死於肝病!「3 族群」應注意肝癌危險因子

2022.11.19

大家應該都打3劑疫苗了吧!那肝炎疫苗打了嗎?知道肝炎、肝硬化下一步就是肝癌 嗎?家族史、肥胖、高齡者…

乳癌 5 迷思,別讓錯誤觀念延誤寶貴治療時間!

2022.11.05

你認為胸部越大的人,罹患 #乳癌 的機會越大嗎?還是乳癌與 遺傳有關,沒有家族史就不用擔心?快來看看還有哪些是你認為的迷思…

攝護腺癌治療新發展!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是什麼?

2022.11.02

對於已經轉移的 攝護腺癌 且經荷爾蒙及化學治療無效的病人,最新『放射』結合『標靶』的 鎦-177-PSMA同位素 能延緩攝護腺癌復發或轉移速度...

肺腺癌末期買重機圓夢與妻攜手抗癌

2022.10.31

【抗癌故事】註定要生這場病,46 歲時間點剛剛好!肺腺癌 時想「沒做的事」:買重機圓夢與妻攜手抗癌…請看連結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骨痛就醫竟是晚期肺癌!常見三種免疫療法新組合提升存活率

    
 
  骨痛就醫竟是晚期肺癌!常見三種免疫療法新組合提升存活率  
  日期:2022 年 11 月 20 日 作者:王芊淩
原載: Heho健康
 
     
  台灣女性肺癌患者較年輕  
     
  根據衛福部 2019 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女性肺癌發生率排行已由第三名攀升至第二,僅次於大腸癌。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表示,「台灣女性肺癌病患相較於西方人,具有平均早 10-15 歲的年輕化趨勢。」  
 

 

 
  過往都認為肺癌跟抽菸做連結,其實許多女性肺癌患者都沒有抽煙,統計下也確實發現 6 成的肺癌患者沒有抽菸習慣,加上疫情下讓癌症篩檢的人數有比較降低。王金洲坦言:「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當就醫確診時,多半已為無法開刀的晚期,只能透過全身性療法來穩定病情。」  
     
  過去晚期肺癌化療後平均存活期只有 8-12 個月,五年長期存活率低於 15 %。隨技術進步,治療選擇日趨多元,近年也發展出免疫治療的多種組合應用,透過同時抑制體內的兩個免疫檢查點來穩定病灶,突破了過去合併療法困境,彌補了化療的不足。   
     
  什麼是「多組合免疫治療」?   
     
  所謂「免疫治療」藉由注射藥物刺激免疫系統,或者抽取免疫系統的樣本,在實驗室訓練攻擊癌細胞,然後放回患者體內,協助免疫系統主動殲滅癌細胞,免疫治療不是只有一種藥,現在免疫治療在肺癌當中有證實藥物有四種,但什麼又是「免疫療法新組合」?  
     
  由於免疫治療趨勢朝向粽合式多組合免疫治療,治療效果會比較好,王金洲說免疫組合療法常見可分為以下三種:  
     
 
  • 免疫+免疫 
 
 
  • 免疫+化療
 
 
  • 免疫+化療+血管抑制劑
 
     
   新治療下幫助患者延長存活期同時維持生活品質,研究也證實免疫療法新組合不僅能幫助病友 4 年存活期約達三成,存活率更超過接受化療的 1.5 倍。王金洲解釋:「新治療是透過強化免疫系統識別癌細胞的能力,所以就算後續停藥,也可以維持先前的治療成果。」   
     
  只是這麼多種組合又該怎麼選擇?王金洲表示:「雖然一樣都是肺癌,但臨床研究上還是有些區別,例如有基因突變適用某一種組合、鱗狀細胞適用某一種,還是依據患者的檢查證據來選擇。」   
     
  多組合的免疫治療禁忌族群是對免疫藥物過敏者,另外如果是抵抗力不好者、甲狀腺疾病患者、自體免疫疾病者,雖然是可以使用免疫治療用要特別小心。   
     
  晚期肺癌患者做兩項檢查決定治療方式   
     
  晚期肺癌的病人仍不要放棄治療,在規劃治療時普遍都會做兩項檢測,包含「基因檢測」以及「免疫標記檢測」,王金洲說:「若不考慮是否健保給付的問題,如果有基因突變者肺癌患者標靶會是首選,沒有標靶的基因突變就要選擇免疫或是化療。」  
     
   醫師設定治療療程平均都是兩年左右,臨床上使用比例最高還是健保有給付單免疫治療的患者最多,王金洲更分享自己在臨床上遇到的個案,一名 40 多歲的林小姐長時間家庭與事業兩頭燒,近年身體四肢頻頻疼痛,原以為只是太過疲勞,但休息後不適狀況未減緩,進就醫後才確認為肺癌晚期,且已轉移到骨頭。   
     
  寄望於標靶藥物,檢測卻未發現基因突變,又非常擔心化療副作用,幾乎對治療完全失去期待。所幸找到免疫標記,在醫師評估後接受免疫療法新組合,經 3 個月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身體疼痛感也消失,後續追蹤發現病灶幾乎沒有惡化,病情得到穩定控制,癌症治療日新月異,為晚期患者帶來新的曙光。  
     
   文、王芊淩/圖、楊紹楚  
     

  每 40 分鐘有一人死於肝病!「3 族群」應注意肝癌危險因子

    
 
  每 40 分鐘有一人死於肝病!「3 族群」應注意肝癌危險因子  
  日期:2022 年 11 月 19 日 作者:李祉函
原載: Cancer
 
     
   他指出,在西醫,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中醫則稱為肝火旺以及自律神經失調,「肝病常無症狀,一但產生症狀時以為末期、甚至腫瘤破裂。」而急性肝炎的症狀則包括頭痛、噁心嘔吐,其中最明顯的症狀為皮膚變黃、茶色尿。   
     
  大家常說肝炎、肝硬化、肝癌為「肝癌三部曲」,陳明堯醫師近一步指出,肝硬化分為輕、中、重度,若為輕度肝硬化,一年 1、2% 會變成肝癌,但一但變為中重度,一年中可能就約有 10% 機率變為肝癌。   
     
  家族史、肥胖、高齡應注意   
  肝癌早期難以發現,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聖才表示,關鍵在於肝臟沒有神經,號稱沉默的器官,從慢性肝炎到肝硬化,甚至到肝癌的早、中期都是沒有症狀的,民眾若沒有定期篩檢,其實很難發現,等到有不適症狀產生時,通常已經是腫瘤破裂,或是侵犯到其他器官。  
     
  此外,除病毒型肝炎(B、C 型肝炎)導致肝癌發生外,受到飲食及生活作息習慣影響,酒精、代謝性肝炎也越來越普遍,林聖才醫師指出,不只是 B、C 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是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外,喜好抽菸、喝酒、吃檳榔、高齡,或是肥胖及三高的民眾都得小心,   
     
  他建議,民眾應檢視自身行為、生活習慣是否有這些危險因子,若符合的話,更應積極面對,除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作息外,至少每半年進行肝功能的抽血檢查,每年進行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以預防勝於治療心態好好護肝。   
     
  另外,陳明堯醫師補充,脂肪肝的發生與體脂呈現正相關,「在還沒變成肝硬化之前,很多事情是可逆的,例如脂肪肝問題可透過減重、飲食控等生活形態控制減少脂肪肝,避免產生因脂肪肝所產生的發炎狀況。」   
     
  各階段肝癌 治療準則也不同   
  不過也別聽見肝癌就覺得是絕症!林聖才表示,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除預後效果好,對患者的生活影響也較低,他舉例,一名 50 多歲男性,半年前固定回診時進行血液及超音波篩檢時發現異狀,雖然僅是 0.9 公分大小的腫瘤,但考量有肝硬化及肝癌家族史的狀況,決定進行採檢,發現是惡性腫瘤後,立刻用射頻燒灼手術(RFA)來消除腫瘤細胞,後續幾次回診觀察,也都沒有復發情形。  
     
  林聖才醫師指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肝癌在各階段都有不同的治療準則,像是早期的手術、局部燒熔及冷凍治療,或是中晚期的肝動脈化學栓塞、標靶及免疫治療等,像上述個案就是屬於在早期(BCLC 分期:第0期)的時候發現,明顯看出治療的成效,對患者生活的影響也就越小。  
     
  文/李祉函 圖/巫俊郡  
 

 

 

  乳癌 5 迷思,別讓錯誤觀念延誤寶貴治療時間!

    
 
  乳癌 5 迷思,別讓錯誤觀念延誤寶貴治療時間!  
  日期:2022 年 11 月 5 日 作者:黃懷賢
原載: Cancer
 
     
  數據面來說,乳癌並不可怕,只要在早期發現,好好地透過正規治療,乳癌的整體治癒率高達 85%,第 0〜1 期個案還可高達治癒率 95% 以上。不過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可發現,乳癌死亡人數卻高居女性主要死亡癌症第三、四位,且標準化死亡率還有逐年成長的趨勢。可見國人女性對於乳癌篩檢仍然不夠主動積極!   
     
  雖然乳癌好發於中年以後的女性,不代表乳癌就與年輕女性無關,「乳房健康」對每一個年齡層的女性都相當重要。避免對於乳癌認知不足,甚至有錯誤的觀念,導致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 Heho與大家一同破解 5 個關於乳癌的常見迷思!  
     
  迷思一:胸部越大的人,罹患乳癌的機會越大    
  解答:這是不對的觀念!乳癌的發生與乳房大小無關。曾有案例:1 位女性患者自認胸部太小,罹患乳癌的機率很低,所以都沒安排乳房檢查。直到 45 歲那年進行健康檢查時,因符合國健署補助乳房 X 光攝影資格,而納入健檢行程,卻意外發現乳癌已經第一期了。    
     
  迷思二:乳癌是中年後才發生的癌症,年輕人無需檢查   
  解答:不對!事實上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也有過年僅 22 歲就已罹患乳癌的個案。建議女性從 20 歲開始可安排自我觸摸檢查,並搭配每 1〜2 年 1 次的乳房外科理學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檢查。   
     
  迷思三:乳癌與遺傳有關,沒有家族史就不用擔心   
  解答:不對!除了家族史,乳癌相關的危險因子還有很多,包括:年齡(年齡越大乳癌發生率愈高)、初經來得太早或停經太晚、肥胖、抽菸飲酒、未曾生育哺乳、超過 30 歲才生第一胎、偏愛吃高油脂食物、長時間接觸環境荷爾蒙(化妝品、殺蟲劑、藥物、塑化劑)等,都可能使罹患乳癌的機率提高。   
     
  有家族史的病患比例並不如民眾想像的多。但根據國外統計,乳癌病患其一等親(母女姊妹)有乳癌病史約佔 13%,因此,有家族史的人也不可以因為比例低就忽略檢查的重要性!   
     
  迷思四:乳房檢查超痛,檢查過一次沒問題就不用再做了   
  解答:不對!乳房 X 光攝影是為了要讓乳房檢查精準度提高,使得檢查過程中會有些許不適,但其實不適感的時間相當短,才不到 1 分鐘的時間,女性朋友無需太過恐懼。 健康檢查的用意,是有機會提早發現早期病灶,才能夠及早接受治療,使疾病對健康危害降到最低。「不能把一次的檢查結果當作鑑定一生的身體狀態,因年紀增長、環境暴露、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都會造成身體健康的變化。」   
     
  迷思五:有規律自我檢查,沒有發現硬塊,表示乳房很健康   
  解答:不對!乳癌依照病理的分類不是只有一種,不同的乳癌類型,或不同時期的乳癌症狀表現都會不太一樣。乳癌的表現不只有硬塊而已,還會出現以下容易被忽略症狀。   
     
  1. 乳頭或周圍有皮疹發紅   
  2. 一邊或兩邊乳房大小或形狀產生變化    
  3. 乳頭外觀出現如凹陷等變化    
  4. 乳房不適或搔癢   
  5. 乳房顏色改變   
  6. 乳房短時間內出現尺寸改變   
  7. 乳頭皮膚脫皮   
  8. 乳房增厚或腫脹   
     
  如果發現乳房出現腫塊,也不用太過於驚慌,因大部分的乳房腫塊常是良性的變化,如乳房纖維瘤、乳房囊腫,但務必一定要盡快就醫檢查,安排相關影像檢查,才能夠清楚確定腫塊的性質為何。    
     
  若檢查判定為良性,也務必依照建議做好後續追蹤檢查,因乳癌細胞在發展最初期時的影像外觀可能與一般良性腫塊的型態類似,後續追蹤的目的就是不要錯過任何可能的異常變化。   
     
  想降低乳癌的發生風險,最好的方法除了不抽菸、不喝酒、飲食均衡、培養運動習慣之外,定期篩檢也相當的重要!定期安排乳房篩檢,才能更有機會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攝護腺癌治療新發展!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是什麼?

    
 
  攝護腺癌治療新發展!鎦-177-PSMA同位素治療是什麼?  
  日期:2022 年 11 月 2 日 作者:王芊淩
原載: Heho Cancer
 
     
  攝護腺癌在台灣發生率、死亡率逐年攀升中,每年奪走一千多條寶貴性命,面對中晚期攝護腺癌確實有些困境,如今美國 FDA 在今年三月通過一款新的治療藥物「鎦-177-PSMA 」,此治療方法被認定是針對遠處轉移攝護腺癌中,顯著有效的方式之一,而台灣也在今年 8 月完成首例個案。   
     
  「鎦-177-PSMA」如何達到治療效果?  
  癌症治療方式日新月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在今年 8 月起進行台灣首例攝護腺癌鎦-177-PSMA 同位素治療,乍聽新治療名稱不僅陌生也覺得生硬,到底鎦-177-PSMA 同位素治療是什麼?和信醫院核子醫學科黃玉儀主任解釋:「簡易 來說像是『放射』治療結合『標靶』治療的概念」。    
     
  鎦-177-是一種帶放射性的元素,因為含有能量高的 β 成分粒子,當它被吸收到細胞裡面,時間夠長就會毒殺吸收它的細胞,藉由「放射線」達到治療的效果。   
     
  另外,攝護腺癌友們時常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 PSA 指數,而 「 PSMA 」則是表現在攝護腺癌細胞膜上的特異抗原,鎦-177-PSMA藥物會尋找到此標靶,帶著鎦-177-的 PSMA 分子會被吸收到攝護腺癌細胞當中,然後就可藉由 β 粒子的釋放把攝護腺癌細胞殺掉。   
     
  「鎦-177-PSMA同位素」有哪些治療優點?  
  全球第三期大型臨床試驗已證明此治療方式,對於已經轉移的攝護腺癌轉移性,且經荷爾蒙及化學治療無效的病人,能延緩攝護腺癌復發或轉移速度、延長整體存活時間、並且減少骨骼轉移併發問題 ,例如:疼痛,行走困難,癌因性骨折,神經癱瘓等。   
     
  此第三期的臨床試驗在 2021 年底 9 月發表,結果顯示鎦-177-PSMA 同位素有整體存活期的優勢,黃玉儀說:「有做此治療病人會比沒有做的病人,整體多出 4 個月的存活時間,延後疾病進展 5.3 個月,同時也能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主要治療的優勢在於:   
     
  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研究表明延長至少 4 個月存活期。  
  藥物反應率高:藥物有效機會高,七成病人完成治療後 PSA 會下降,五成病人可下降超過一半。  
  副作用低:利用標靶的概念減少患者身體不舒服的副作用問題。  
     
  此外,因應此藥物本身就是標靶設計,黃玉儀提到:「治療前透過正子掃描技術可以及早知道藥物是否能到達期望的地方,及早確定藥物是否能順利進入細胞中,在治療前就先在診斷端做確認,對療效可以有較高的期待。」   
     
  國際間治療現況如何?哪些醫院可以做?   
  新治療方式確實震驚醫藥界,極具突破及代表性的治療方式,歐洲其實已行之有年,美國則在 2022 年 3 月獲美國食藥署核准使用,目前和信醫院已經有兩四位患者開始進行此治療,黃玉儀坦言:「做此治療是有些門檻,必須先做正子掃描進行診斷,目前有四家醫院可以進行這樣的檢查,包含林口長庚、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及和信醫院。」   
     
  黃玉儀說:「雖然該治療方式很新穎,但在歐洲已經有超過千例個案,台灣先前也有不少患者至國外進行此治療,如今在台灣也能做到,目前光和信醫院就有 10 位患者在準備治療、等待治療中。」只是此療程還是屬於自費治療,做一次治療大概將近 80 萬,若是以一個完成療程來算大約落在 300 萬。   
     
  和信醫院也計畫為更早期的攝護腺癌病人爭取鎦 -177-PSMA 治療的臨床試驗,黃玉儀指出:「這樣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治療設計,對於患者是一個很大希望,下一個期待目標是將治療的排序運用在化療之前使用。」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肺腺癌末期買重機圓夢與妻攜手抗癌

    
 
  肺腺癌末期買重機圓夢與妻攜手抗癌  
  日期:2022 年 10 月 31 日 作者:王芊淩
原載: Cancer
 
     
 

大年初七正是全家開心過年的時候,袁相杰因為腰部劇烈疼痛到急診檢查,意外發現癌細胞,就在 46 歲正值事業穩定發展階段,卻被醫師宣告罹患肺腺癌末期。 

 
  不同於多數被宣判癌症末期的患者,袁相杰罹癌後沒有意識消沈,生病後轉念人生努力目標,「我想讓生活變得更開心,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他不僅利用保險理賠金買了哈雷機車,還帶著家人到世界各地旅行, 正因為這樣的正向積極態度,成功抗癌 6 年, 如今病情穩定控制沒有腫瘤跡象,戰勝肺癌末期 5 年存活率近 5% 的奇蹟。接下來,他還想帶老婆去看極光,開設自己的節目,努力綻放生命色彩。   
     
  暴瘦腰痛竟是肺腺癌末期! 老天爺更在同年投下新震撼彈   
  遠處傳來穩定低鳴引擎聲,台北街頭鮮少出現哈雷重機,轟隆隆的引擎聲讓路人忍不住多看一眼,袁相杰俐落打擋,宛如明星般的氣勢,氣色更是好到看不出曾是肺腺癌末期病人。   
     
  從事觀光旅遊業工作的袁相杰,生病前時常在大陸、台灣兩岸奔走,工作忙碌、飲食不正常,那年突然暴瘦 10 公斤,還沾沾自喜以為瘦身成功。但在大年初七剛好是西洋情人節的晚上,突然劇烈腰痛,經過急診檢查、再次回診,正式被醫師宣告罹患肺腺癌第四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腰椎。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人生轉折,他沒有特別去想還能活多久,直到第一次住院化療期間,突然想到家有老小,擔心自己離開後家中經濟出問題,在太太的安撫下他才寬心,也因此讓袁相杰轉念,自己應該設法好好生活,「多活一年就是多賺一年」。   
     
  沒想到造化弄人,老天在同竟投下第二顆震撼彈!袁相杰太太先前健檢發現糞便潛血,二月底到同家醫院進行大腸鏡檢查。太太進去檢查時,住院化療的袁相杰穿著病服在外等候,醫師檢查後出來,看到穿著醫院病服的袁相杰嚇了一跳,袁相杰才告訴醫師「我是在住院接受肺腺癌化療的病人」,此時,醫師回覆:「原來你也是癌症患者!」聽到這句話讓袁相杰有種不好的預感。那年,自己才確診為肺腺癌末期,沒想到太太也被診斷為大腸癌第三期。  
     
  對全家來說最辛苦的一年! 卻也是「幸運」的一年   
  「2016 年,對我們全家來說是相對辛苦的一年!」夫妻倆罹癌後開始輪流到醫院接受化療,太太化療副作用很明顯,不僅掉頭髮、末梢神經受到影響,一度想放棄化療;袁相杰則是在吃第一代標靶藥時,每當吃完早餐後服藥,一股噁心感襲來,把早餐吐光光,胃酸還不斷湧上,整個人虛脫到癱軟 動不了。所幸這樣的狀況 之後慢慢有改善。樂觀的袁相杰認為自己已經很 幸運,「我跟太太雖然都生病,但還不至於到需要被看護的程度, 非治療期間還是能正常上班,心情上也沒有因此而低落」。   
     
  袁相杰表示,他在生病後反而更勇敢做自己,用保險理賠金買了夢想中的哈雷機車,還跟著車友環島旅行。夫妻倆只要不是做化療的時間,全家就出國自助旅行,從澳洲、日本到美國都有一家人的足跡,甚至有幾年在洛杉磯、拉斯維加斯過年。   
     
  「生病之後除了家人之外,我也變得更重視自己。以前覺得工作做得好、錢賺得多應該就很快樂,後來想想不是如此,現在以家人為生活重心,工作也不那麼累了」。病中的袁相杰更秉持薛岳所唱《如果還有明天》歌詞的信念,「就去做現在現在想做的事情, 不要覺得等下次或等明年,想到就去做」。  
     
  腦轉移腫瘤順利消失!分享病中 3 件「沒做的事」   
  袁相杰一直認為自己是幸運的,沒有因為治療特別痛苦,但治療還不到一年時因為頭暈,才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腦部,雖然腫瘤還很小,但「腦轉移」彷彿預告疾病嚴重惡化,所幸醫師馬上換標靶藥,腫瘤也很快地消失了。   
     
  很多人都問袁相杰「到底做了什麼?可以抗癌成功?」袁相杰反倒認為,與其說「做了什麼」,反而要說「沒做什麼」。   
     
  袁相杰統整出 3 大重點,他說:「第一是我沒有讓自己不開心;第二是不去怨天尤人;第三則是我沒有逼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隨自己的心過生活」。他說:「就算明天要離開了,至少我離開前一天是快樂的」。   
     
  腫瘤標記指數從八百多一路往下降,現在透過藥物穩定治療,影像學上已經沒有腫瘤的跡象,太太也控制良好,袁相杰這幾年花更多時間投入自己的嗜好,騎重機、攝影、聽黑膠唱片⋯⋯。   
     
  如今他除了經營露營地,偶爾跟朋友拍 YouTube 影片,投入更多時間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也樂於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天註定要生這場病,46 歲時間點剛剛好, 太早生病藥物選擇不多,太晚生病身體恐怕無法承受副作用」。用轉念的心態看待一切, 充滿期待的規劃著退休後的下半場人生。   
     
  文/王芊淩、圖/雷思瑜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