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要吃才能對抗癌細胞!對抗惡病質,把握2進食重點

2022.12.05

有人說該不要吃「餓死癌細胞」,可行嗎?多數患者並非被癌細胞打敗,而是癌症惡病質所造成的體內發炎,導致營養不良、體力不支,致使病情每況愈下

癌症疼痛中醫有解!中藥調理輔以針灸 搭配實用自療 3 方法

2022.12.03

癌症病人常因腫瘤壓迫神經或侵蝕骨頭,而產生墜痛、鈍痛、刺痛等疼痛 ,甚至會痛到吃不下、睡不著。 中醫除能透過要調理還能藉由針灸等穴位治療,以及盆浴、足浴、臍療等方法,減輕疼痛、放鬆身體

《再見了,可魯》名導膀胱癌病逝!為什麼會得膀胱癌?

2022.11.28

為什麼會得到膀胱癌 ?是因為個人遺傳基因?家族病史?尿路結石長期發炎?還是暴露在抽菸環境下…請看連結

晚期甲狀腺癌有哪些治療選擇?放射治療無效也有解方

2022.11.26

甲狀腺癌被視為較溫和的癌症,預後往往都不錯。兩個時間點最容易「復發」。若前 5 年治療沒有控制好,第6年時有個復發的小波段;再來 11-15 年時又有第二波復發期

大腸癌轉移到腹膜惡性腫瘤怎麼辦?新合併治療有助逆轉病情

2022.11.23

不管是大腸癌 、胃癌 、卵巢癌最怕遇到轉移到腹膜 ,不單擴散範圍過廣,對化療效果差,更常常造成腸道阻塞。新合併治療有助逆轉病情…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要吃才能對抗癌細胞!對抗惡病質,把握2進食重點

    
 
 

要吃才能對抗癌細胞!對抗惡病質,把握2進食重點

 
  日期:2022 年 12 月 5 日 作者:巫俊郡
原載: Heho Cancer
 
 

有人曾說該試著不吃,來「餓死癌細胞」,但實際上並不可行。抗癌路艱辛,在身體努力對抗癌細胞的時候,更要好好補充營養避免「惡病質」侵蝕體力,導致病情每況愈下。

 
     
 

什麼是惡病質?

 
 

在談抗癌以前,先來認識什麼是「惡病質(cachexia)」?多數患者並非被癌細胞打敗,而是癌症惡病質所造成的體內發炎,導致營養不良、體力不支。當患者在 6 個月內有非自主的體重下降 > 5%,或是 BMI 值 < 20,骨骼肌逐漸流失等即是惡病質的徵兆。

 
     
  惡病質會讓身體代謝異常,處於分解大於合成的狀態,出現厭食、倦怠、消瘦憔悴。為了避免變成皮包骨,積極地營養照護是必須的,在接受治療前就可以儲備好體力,存好本錢因應未來的放化療。  
     
 

進食2重點:高熱量、高蛋白

 
 
  • 高熱量
 
 

網路謠傳癌細胞喜歡吃糖,所以癌友不該吃澱粉,或要少吃才能餓死癌細胞,這都是不正確的概念,並非不吃就能讓癌細胞投降,反而更需要醣類(澱粉)提供能量,支撐治療期間的體力,預防惡病質發生。身體吃足需要的熱量,才不會耗損肌肉。癌友需要的熱量一般在每公斤體重 25-30 大卡,依照病況不同會有個別調整,需要增重、接受放化療、骨髓移植的患者會再提升到每公斤體重 35 大卡。

 
 
  • 高蛋白
 
 

蛋白質是器官、組織建構的主原料,可幫助肌肉合成。術後的傷口癒合、細胞修復增加了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建議癌友每公斤體重攝取應 >1 公克蛋白質,通常會提升到 1.2-1.5 公克,且一半以上來自豆魚蛋肉、乳製品等優質蛋白。

有些人認為雞精能滋補身體、肉類熬製的湯精華很多,因此會特別準備這些營養補給品來喝,但其實這些只是輔助性的,無法支持身體修補所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不在燉湯,而是在原型食物!癌症病患的食慾通常不佳,應先吃肉、有胃口再喝湯。

 
     
   文章內容來源:預防癌症惡病質有方法!營養師教你高熱量、高蛋白怎麼吃?  
 

圖/巫俊郡

 

  癌症疼痛中醫有解!中藥調理輔以針灸 搭配實用自療 3 方法

    
 
 

癌症疼痛中醫有解!中藥調理輔以針灸 搭配實用自療 3 方法

 
  日期:2022 年 12 月 3 日 作者:賴以玲
原載: Cancer
 
 

83 歲的伯伯,年初中風,由女兒帶來針灸治療中風後遺症──偏癱手腳無力,雖然伯伯的預後良好,但因長年糖化血色素 10 以上,不僅西藥反應不佳,中藥也有一搭沒一搭,不過因爲伯伯年事已高能吃就吃,所以並不太緊張。兩個月前,伯伯開始大便溏瀉、色淡、便血,並在大腸升結腸與直腸處發現 3 顆腫瘤,因伯伯長期飯前血糖達 300 以上、身體虛弱不適合開刀,醫療團隊決定以支持療法為主。

 
     
 

疼痛是癌症晚期病人最常見也最痛苦的折磨

 
 

在中醫來分,癌症的疼痛包括墜痛、鈍痛、刺痛、牽引痛、痠痛等。例如卵巢癌病人大都小腹墜痛,牽連影響到正常走路;大腸癌病人則是大便腹痛、痠痛合併腰腿無力,半夜尾底骨疼痛。

 
     
 

中醫對癌症疼痛的治療,止痛是大方向,再經過辨證論治,給予每個人略微不同的治療方向。以伯伯為例,伯伯舌質淡白、舌苔厚膩、小腹墜痛、大腿刺痛、胃口不好,在中醫理論是「寒濕內運」,經脈牽引坐痛(坐痛是中醫特有名詞,並非做痛也不是筆誤),以治療寒凝血瘀的中藥,像是薏苡仁、附子、敗醬草、烏藥等,來「散寒化濕」提升伯伯的生活品質。

 
 

 

 
 

相對於西醫面對癌症時能提供檢驗、手術、化療、電療、生物治療等,中醫除了能夠抗癌,更能調整每個人的身體機理、強壯五臟六腑加強其運作功能、減輕疼痛,大大提升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質。

 
     
 

依疼痛類型而有不同的中醫調理方式

 
 

1.寒凝阻滯疼痛:病人手腳冰冷、胸悶冒冷汗、腹部冷痛、肌肉緊繃疼痛。可常食用辛香料,如辣椒、胡椒、洋蔥、蔥白。

 
 

2.熱毒內盛疼痛:病人咽喉腫痛熱痛、牙齦常腫、口乾體熱、乳房脹痛。可常食用梨子、白木耳、牛蒡、冬瓜、青草茶。

 
 

3.痰濕凝結疼痛:病人頭痛頭重、關節下肢重痛、行動不便或困難、前胸後背相互牽引疼痛、大便不爽快黏重或解不乾淨。可常食用小米粥、粗糧、玉米、燕麥、南瓜、山藥、黑豆、香菜。

 
 

4.瘀血阻滯疼痛:病人皮膚暗黑、唇色紫青、皮膚肌肉痛不可觸,非常敏感、胸悶胸痛。可常食用山楂、何首烏、蘋果醋。

 
     
 

疼痛治療在癌症調理一直是很重要的議題,外治法如針、灸、熱療、電療佐以紅外線,都是非常積極的治療方式,有施針有灸療就可立竿見影,減輕疼痛。除了到醫院讓中醫師望聞問切、對症下藥,施以正確的穴位治療外,病友在家也有自我療癒的小方法可自行施作,如盆浴、足浴、臍療都很舒服。

 
 

 

 
 

1.盆浴方:桂花、迷迭香、薄荷、薑汁煮沸後倒入浴缸,水溫調至 40 度左右,對止痛、放鬆肌肉、舒緩神經與情緒效果顯著。

 
 

2.足浴方:薑汁、川紅花、花椒 (大紅袍)、小蘇打粉煮沸後倒入足浴盆中,以燙腳不燙傷為原則,溫度可高於盆浴 2 到 3 度,會更舒適。

 
 

3.臍療:用布袋裝入紅豆、黃豆、茴香、薰衣草、艾葉後封緊。每回使用前微波 50 秒,置於肚臍上,也就是繞臍腸區(小心溫度過高),放鬆腹部、放鬆身體。

 
 

減輕痛苦享受生活是每個人應有的生存權,多方向運用減輕疼痛,心情也會更輕鬆。

 
  文/癌症希望基金會、編輯/賴以玲、圖/楊紹楚  

  《再見了,可魯》名導膀胱癌病逝!為什麼會得膀胱癌?

    
 
  《再見了,可魯》名導膀胱癌病逝!為什麼會得膀胱癌?  
  日期:2022 年 11 月 28 日 作者:王芊淩
原載: Cancer
 
     
  男性好發膀胱癌風險是女性三倍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中是非常常見的癌症,更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在《慈濟泌尿科健康講座》坦言:「膀胱若出現腫瘤大部分都是癌症,只有少部分是良性腫瘤,只是膀胱癌侵犯性強、容易復發轉移要注意。」 
 
 
  男性膀胱癌發生率遠大女性,男性發生率是女性三倍之多,且好發年齡從 40 歲開始逐年增加。一般來說膀胱癌可以分兩大類: 表淺性膀胱癌:輸尿管、腎盂也常長出類似的尿路上皮細胞癌,相當容易復發,除了使用內視鏡讓處理外,也會使用免疫療法、化療療法進行膀胱內灌注。 侵襲性膀胱癌:病程進展快速,除了侵襲倒膀胱肌肉層外,沿著膀胱肌肉從的血管及淋巴進行擴散,若太晚可能已轉移到其他器官,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手術治療處理,才能夠防止癌細胞的擴散及蔓延。   
     
  郭漢崇指出:「表淺性膀胱癌會轉變為侵襲性膀胱癌,大約只有 15 %。」這兩類都是屬於尿路上皮細胞癌,約佔所有膀胱癌的 90 %,還有 5-10 %屬於鱗狀上皮癌細胞,多半與膀胱長期感染、發炎、結石有關,最少數為大 2-4 %的腺癌,致病原因還不清楚。   
     
  「無痛性血尿」是膀胱癌最典型症狀  
   該如何確定是不是罹患膀胱癌,其實有許多的檢查都可以得到確認,包括超音波、內視鏡、電腦斷層、經靜脈腎盂攝影、尿液細胞學檢查,都能檢查出膀胱有無異常的影像。   
     
  最重要的是民眾要能夠及早警覺,郭漢崇至今還是有患者已經血尿,想說不用看醫生也會好。其實膀胱癌中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無痛性血尿」,往往都是因為癌症病變的組織壞死、血管糜爛引起的出血,當有無痛性的尿出血一定要儘早檢查。此外,膀胱癌常見的症狀還包括解尿困難、解尿疼痛、尿液滯留、頻尿、膀胱有脹痛感等。  
     
   為什麼我會得到膀胱癌?四大因素有關   
  往往一旦被醫師確診為「膀胱癌」後,患者最常提出的問題都是「為什麼會得膀胱癌?」至今醫界中陸續找到一些與膀胱癌有高度相關聯性的原因。   
     
 
  • 個人遺傳基因:基因讓細胞變性變成癌細胞,遺傳基因裡面,缺乏某種區段基因,才使癌細胞容易在外力刺激下形成,家族病史中有膀胱癌者發生膀胱癌機率較高。 
 
     
 
  • 後天性的持續刺激:例如尿路結石長期發炎、醃漬食物、防腐劑、污染物產生的代謝物刺激泌尿系統。 
 
     
 
  • 暴露在抽菸環境下:呼吸道吸入的尼古丁,經由腎臟代謝後的代謝物質會刺激尿路上皮,使它轉變為癌症,吸菸者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是不吸菸者 2-4 倍。
 
     
 
  • 慢性腎衰竭、洗腎患者:得到膀胱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 5-10 倍,腎臟功能不好者若有尿出血一定要檢查。
 
     
   該如何預防膀胱癌的發生,郭漢崇強調:「應該要多喝水,讓尿中有毒物質稀釋減少對膀胱、輸尿管的傷害,同時也要避免抽煙或是遠離抽菸的環境,減少化學物質的刺激,多吃新鮮的食物,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模式才能遠離膀胱癌。」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晚期甲狀腺癌有哪些治療選擇?放射治療無效也有解方

    
 
 

晚期甲狀腺癌有哪些治療選擇?放射治療無效也有解方

 
  日期:2022 年 11 月 26 日 作者:王芊淩
原載: Heho Cancer
 
     
 

甲狀腺癌被視為癌別中較溫和的癌症,即使確診往往預後都不錯,只是隨著追蹤時間越長,仍有一定的患者會面臨復發,雖然有放射碘治療、第一線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有可能因為抗藥性和無法忍受的副作用停藥,國衛院癌症研究所蔡慧珍副研究員指出:「如今已多了款新型標靶藥物作為第二線使用,可五倍延長疾病無惡化的存活期。」

 
     
 

甲狀腺癌可分為四型

 
  在治療甲狀腺癌前,先了解是哪一型的甲狀腺癌,台灣甲狀腺醫護衛教暨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諶鴻遠說:「九成的患者腫瘤分化良好、病程進展緩慢,醫師較擔憂診斷若為『未分化癌型』,通常治療效果都不佳,預後剩下約一年左右的光景。」  
     
 

甲狀腺癌一般可分為以下四型:(請參考原載中的圖片)

 
 

依據不同的癌型,治療策略略有差異,但主要還是以手術+放射碘治療為主。

 
 

這兩個時間點最容易「復發」

 
 
  • 分化良好型(乳突癌、濾泡癌):手術治療+放射碘治療,視情況使用內分泌藥物,十年存活期80-90%。
  • 髓質癌:體外放射治療+化療,視情況使用標靶藥物,十年存活期60-70%。
  • 未分化癌:手術治療+內分泌藥物,視情況使用標靶治療,五年存活期約5%。
 
     
 

這兩個時間點最容易「復發」

 
  雖然多數早期患者腫瘤分化程度良好、發展速度緩慢,但仍面臨局部復發、遠端轉移的可能性。根據諶鴻遠長達三十年治療甲狀腺癌的經驗,復發期約在兩個階段,「若前 5 年治療沒有控制好,第6年時有個復發的小波段;再來 11-15 年時又有第二波復發期。  
     
 

通常復發就會進入晚期階段,患者出現永久聲音沙啞、腫瘤壓迫血管、已轉移出去,可能在手術、做完放射碘以後才發現,醫師呼籲一定定期追蹤,若發現復發利用先進的藥物先控制好,一般發生局部復發、遠端轉移會以副作用較低的放射碘作為主要治療選擇。

 
     
 
在晚期治療時,仍有 5-15 %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無法使用放射碘來清除癌細胞,這時平均存活時間僅剩下 3-5 年,諶鴻遠坦言:「在十年前患者若一復發就只剩下放射碘治療,放射碘無效進入化療,化療效果差治療成功率只有 1-3 %,頂多再活 1-2 年。」
 
     
 

甲狀腺癌標靶用藥一次懂

 
 

先前出現第一線標靶,可以提供患者做治療延長存活率,如今更多了第二線標靶治療,等於又給患者多一個選擇,且這兩款標靶治療不需要對應的基因就可以使用,蔡慧珍解釋:「多重標靶很多都需要基因檢測,但甲狀腺癌特有訊息活化機制,主要是對應訊息傳遞來阻斷腫瘤血管新生,一線、二線新型多重標靶用藥不用搭配基因檢測。」

 
     
  常見患者使用的一線標靶藥物有以下兩種:(請參考原載中的圖片)  
     
 

但在一線標靶藥物下,有時因副作用或是疾病惡化而停藥,這時出現第二線標靶用藥有如及時雨,經過臨床試驗證實有效,可以五倍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疾病控制效果超過八成。

 

 
     
 

對於此款二線用藥,諶鴻遠補充說明:「台灣也有五個醫學中心加入此藥的臨床試驗,患者治療後也有不錯成果,已被核准為適應症,但這款藥過去有用於其他癌別像是腎臟癌,後來也證實對其他癌有效。」

 
     
  且第二線新型多重標靶藥物比起一線,停藥的比例少於 9 %,副作用還在可控的範圍內,讓患者可以穩定控制病情之外,也能保有原本良好的日常生活品質。  
     
 

文/王芊淩、圖/吳翌華

 

  大腸癌轉移到腹膜惡性腫瘤怎麼辦?新合併治療有助逆轉病情

    
 
  大腸癌轉移到腹膜惡性腫瘤怎麼辦?新合併治療有助逆轉病情  
  日期:2022 年 11 月 23 日 作者:王芊淩
原載: Cancer
 
     
  為什麼癌症轉移腹膜後預後差?   
  大腸癌好發年齡在 50 歲以上,已連續 14 年來發生人數的第一名,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 2019 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平均每天新增 47 人罹患大腸癌,雖然及早發現治癒率高,但仍不幸有些患者會進入腹膜轉移預後較差。  
     
  腹膜惡性腫瘤最大困境,不單擴散範圍過廣,對靜脈化療效果差,更常常造成腸道阻塞,進而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張伸吉坦言:「若高惡性度的大腸直腸癌腹膜轉移在腹腔內擴散時,單一化學治療或手術治療可能已經不夠。」  
     
  轉移腹膜腫瘤有哪些治療策略?  
  偏偏目前臨床上可用於腹膜癌的治療方法有限,大多是標準的「全身性化學治療」或再加上「標靶治療」,且預後往往令人沮喪,靜脈化療下存活期的中位數也僅在 13-16 個月左右。  
      
  依照目前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結直腸癌治療指引,患者一旦罹患大範圍腹膜轉移時,不建議手術或腹腔熱化療,只能接受長期全身性化學治療,以臨床數據來看僅有部分患者有適度的緩解率,達到中度改善,但也伴隨著令人苦惱的副作用,同時也無法讓腫瘤消失。  
     
   面對難處置的腹膜轉移,中國附醫團隊進行「免疫細胞療法」及「腹腔高壓氣霧化療」的合併輔助治療,治療成果有極大的改變。對此,張伸吉進一步解釋:「治療可分為全身跟局部,局部先利用高壓霧化器的給藥技術,能夠深層打入腹膜腫瘤組織內,直接毒殺惡性腫瘤減緩不適。」  
     
  國際醫學期刊《Lancet》亦指出:「腹腔高壓氣霧化療在治療腹腔腫瘤可達到病理反應率 6~7 成,有效縮小腫瘤細胞及範圍,約 67%的病人的腹膜腫瘤細胞減少,且大幅降低惡性腹水。」   
     
  此外,為了讓其他器官轉移也可以得到控制,採用全身性的細胞療法,疾病控制率可以達到七成,且副作用很低,僅有些微發燒、皮疹等免疫反應,考量到有些患者身體狀況不佳沒有辦法再次開刀,常見五種免疫細胞療法中有兩種不需要開刀取組織,張伸吉說:「兩個合併對於比較重度化學治療的患者是很合適。」  
     
  新療法有五大好處  
   合併「免疫細胞療法」與「腹腔高壓氣霧化療」有五大益處:       
     
 
  • 不需要進行腫瘤手術切除,保存患者體力
  •  

 

  • 廣泛且均勻的噴灑在全部腹膜
  •  

 

  • 化療分子奈米化,高壓下更深層腹膜治療
  •  

 

  • 腫瘤表面纖維化,抑制腫瘤生長
  •  

  • 化療副作用相對小
  •  

 

  • 腹腔鏡微創治療恢復快
 
     
  張伸吉分享收治的個案,一名 54歲的林小姐四年前因腹痛及大便出血,被診斷大腸癌第四期合併肝臟與肺臟轉移,去年底再度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發現多處腹膜腫瘤轉移造成嚴重腸道阻塞。經評估後採取「免疫細胞療法」與「腹腔高壓氣霧化療」,也消滅腹膜腫瘤。  
     
   此治療並未增加林小姐的身體負擔,而且逐日增加食量;在最新的一次腹膜病理切片中發現,林小姐既有腹膜癌細胞大量減少,以肉眼觀察幾乎看不見腫瘤。面對腹膜惡性腫瘤治療除了正規的手術及腹腔熱化療之外,還可以合併新的輔助療法,張伸吉指出:「運用不同的治療機轉抗癌,更能增加癌症治療成功及控制機率,也減少治療的不適。」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