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人為何會得癌症?竟因體內這數值超標 還害死亡率多一倍

2022.04.12

內臟脂肪是健康殺手,也是導致癌症的原因之一

年輕糖尿病患者當心大腸癌!1200萬人研究:好發期會提前5年報到

2020.12.17

腸癌在年輕化,有糖尿病的年輕人,更是要開始注意大腸癌了。近日,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等著名研究機構,分析了超1261萬人的臨床數據,發現與普通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群體達到腸癌篩查風險閾值的時間會提前5年;有腸癌家族史的糖尿病尤甚,更是提前了12-21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上。

中年男常疲憊易感冒 就診竟確診急性血癌

2020.12.08

蕭惠樺主任提醒,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雖治療棘手但非絕症,只要配合醫師積極治療持續追蹤,仍可有機會將病情穩定控制。

晚期肺癌別絕望!免疫療法組合讓8旬翁一年腫瘤縮小4倍

2020.12.01

肺癌是台灣每年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初次診斷的平均年齡更是超過60歲,除了多有慢性病,也因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多已為晚期患者,導致許多家屬及病人有放棄治療的念頭。

胰臟癌友別喪氣!國際新興「三明治療法」讓存活期大幅提升

2020.11.27

胰臟癌在台灣的發生率並不是最高,但是因為初診斷困難加上容易轉移,導致胰臟癌的死亡風險特別高,甚至被稱為「癌王」。許多患者確診時會對治療沒有信心,選擇放棄治療。但是專家指出,近年來新興的「三明治療法」能夠讓胰臟癌的存活期翻倍,且治療的各種不適感也降低。呼籲千萬不要跟直接放棄。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人為何會得癌症?竟因體內這數值超標 還害死亡率多一倍

    
 
  人為何會得癌症?竟因體內這數值超標 還害死亡率多一倍  
  三立新聞網 _生活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原載:三立新聞網
 
     
  現代人最害怕的健康課題,就是癌症了。癌症似乎總無聲無息突然出現,並無情打亂人的生活,甚至可能狠狠奪命。而我們每天的生活習慣、環境汙染和飲食,可能都讓我們和癌症的距離更靠近。日本代謝名醫池谷敏郎就提醒大家,人會得癌症,可能都是內臟脂肪引起的,因此預防癌症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想辦法擊退內臟脂肪!池谷敏郎醫師也為大家推薦整理五大好食物,是內臟脂肪的剋星。   
     
  池谷敏郎醫師在著作《15天抖掉內臟脂肪》中透露,脂肪雖然是人體重要的熱能之一,但一旦攝取過量,經長年累月的累積,就會有罹病的風險。肥胖分為兩種:   
     
  ●皮下脂肪──全身上下都是脂肪(皮膚下面附著脂肪)。   
     
  隨著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更早,約在45~64歲之間,近年來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乳癌是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已經連續17年蟬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108年最新資料更顯示,乳癌已成為女性致死癌症排名第三名,而且跟前一年相比,是所有癌症中發生率增加最多的冠軍。   
     
  ●內臟脂肪──脂肪集中在肚子(內臟附近囤積的脂肪)   
     
  若人的內臟屯積太多脂肪,不只會變胖,更可怕的是,脂肪便會釋放有害健康的物質,進而引起重症,像是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因此池谷敏郎醫師也警告:「你該關心的不是體重,是腰圍,肚子大一寸,死亡率就多一倍。」   
     
  癌症,可能都是內臟脂肪引起的   
     
  也許各位讀者不相信內臟脂肪竟然可能引起癌症,但事實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曾經針對四萬多人進行一項調查,結果證明內臟脂肪確實與罹癌有關。   
     
  內臟脂肪可能引發的癌症多達十種,如大腸癌、食道癌、胃癌、肝臟癌、膽囊癌、胰臟癌、子宮癌、卵巢癌、腎臟癌與乳癌等。換句話說,腰圍越寬的人,越有可能罹患癌症。   
     
  內臟脂肪之所以引起癌症,是因為內臟脂肪會釋放各種發炎物質,讓身體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慢性發炎,於是罹癌人數增加。內臟脂肪中,有一項物質近年受各界矚目,那就是鹼性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研究證明該物質極有可能引發癌症。   
     
  其實,越胖越容易罹癌,在美國已經成為一種共識。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曾有報告指出:「在所有罹癌的風險中,減肥已經超過禁菸,成為最容易控管的因素。」由此可見,預防癌症的關鍵之一,就是擊退內臟脂肪。   
     
  一、兒茶素——每天喝就能消耗熱量   
  文/CT WANT   
     
     

  年輕糖尿病患者當心大腸癌!1200萬人研究:好發期會提前5年報到

    
 
  年輕糖尿病患者當心大腸癌!1200萬人研究:好發期會提前5年報到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腸癌在年輕化,有糖尿病的年輕人,更是要開始注意大腸癌了。近日,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等著名研究機構,分析了超1261萬人的臨床數據,發現與普通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群體達到腸癌篩查風險閾值的時間會提前5年;有腸癌家族史的糖尿病尤甚,更是提前了12-21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上。    
     
  雖然腸癌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但仍然成為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在癌症致死原因中,位居第二。放眼全球,腸癌的發病率在40-50歲這個年輕的群體中,增長迅速。不過,導致年輕人腸癌發病率上升的風險因素問題,目前的研究還很少。    
     
  1200萬人研究指出:罹患糖尿病,大腸癌風險平均提前5年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研究人員使用了瑞典幾個全國性登記處的數據,時間跨度是從1964年開始到2015年底結束,最長的隨訪達51年。整體來看,分析中共納入了12614256人,其中51%為男性,基線年齡範圍為0~107歲。在這些人中,有162226人是腸癌患者。此外,559375人是糖尿病患者,其中101135人(18%)在50歲之前被診斷為糖尿病。    
     
  結果指出,沒有腸癌家族史,但在50歲之前被診斷為糖尿病的男性,大腸癌風險提前5年;而沒有腸癌家族史,但在50歲之前被診斷為糖尿病的女性,大腸癌風險提前4年。有糖尿病和腸癌家族史的男性和女性,則是分別在32歲(提前18年)和38歲(提前12年)達到普通人群50歲時的10年累積風險。    
     
  糖尿病、有家族史者,可以提前進行大腸癌篩檢    
     
  整體來說,這項超大規模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達到大腸癌篩查風險閾值的時間,比各國指南推薦的50歲提早了5年,對於那些有腸癌家族史的人而言,更是提前12-21年。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研究成果首次為糖尿病患者大腸癌的最佳篩查起始年齡提供了證明,建議臨床醫生將這種可能性告知糖尿病患者(無論有無腸癌家族史),並鼓勵他們對腸癌篩查進行個體化諮詢。    
     
  參考資料: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Swedish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中年男常疲憊易感冒 就診竟確診急性血癌

    
 
  中年男常疲憊易感冒 就診竟確診急性血癌    
  健康醫療網
原載:健康醫療網
 
     
  現年50多歲的老王(化名),長期忙於工作,對身體健康未特別重視。兩年前起經常容易感疲倦勞累、且經常感冒,但掛心著工作,他總習慣到藥局購買成藥自行服用;直到後來症狀突然加劇,且合併出血症狀,他才到附近診所檢查,診所醫師評估檢查報告後驚覺不對,立刻安排轉診至高醫血液腫瘤科,經詳細檢查,老王確診罹患急性血癌中的B細胞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成人急性血癌難對付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最佳治療武器!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蕭惠樺主任指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若發生在兒童身上,治療效果都不錯,但在成人治療上相對棘手,且預後不佳。過程中有3至5成的患者會復發,復發後就需使用其他第二線藥物幫助穩定病況,並爭取造血幹細胞移植機會,才能有效達緩解。    
     
  蕭惠樺主任分享,該病患起初採常規化療為主,雖曾感到不適,也因些微感染而短暫住進加護病房,但仍順利挺過四次療程。治療團隊雖曾建議及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該病友有所顧慮而作罷,治療團隊只好繼續以藥物控制,但不到兩年隨即復發。    
     
  該病患復發後,在醫師說明下同意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但在等待移植之前,該病患也面臨如何治療的抉擇。蕭惠樺主任說明,「他因先前化療的不好經驗,因此很排斥再次接受化學治療,為避免再次承受化療之苦,便自費使用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治療過程中雖曾有輕微副作用,但最終成功將癌細胞壓制;也幸而在第二療程結束後,順利找到配對對象,於療程結束後接續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至今病情穩定控制並持續回診追蹤。」。蕭惠樺主任補充,新型ADC藥物是抗體結合化療藥物,可先透過抗體辨認9成以上患者會表現於B細胞的獨特抗原CD22,再結合化療藥物精準毒殺癌細胞,藉以達到最佳療效。    
     
  健保給付新型ADC藥物 提升治療成效達七成以上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屬治療較棘手的疾病,過去僅能採化療,或以化療為基礎合併標靶藥物治療,對患者而言,化療副作用大且過程辛苦,醫病雙方都渴求有新藥物可改善此困境。    
     
  所幸新型ADC藥物已獲健保給付,適用於復發或頑固型、CD22為陽性B細胞前驅因子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計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人患者。蕭惠樺主任解釋,新型ADC藥物針對大量表現CD22的不正常B細胞來作用,抑制效果大幅提升且副作用也較少,經試驗證實,相較傳統治療僅三成的腫瘤完全緩解率,新型ADC藥物可達7成以上治療佳績,相對也提供患者進一步接受移植的機會;此外,新型ADC藥物使用簡單方便,甚至在門診即可完成施打,不需為此住院,大幅提高病人生活品質。    
     
  蕭惠樺主任提醒,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雖治療棘手但非絕症,只要配合醫師積極治療持續追蹤,仍可有機會將病情穩定控制。除了醫療團隊的協助外,患者平時也應保持心情愉快,維持足夠營養,做好良好的自我照護,減少感染與出血機會,最重要的是,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儘管療程結束,仍應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回診追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晚期肺癌別絕望!免疫療法組合讓8旬翁一年腫瘤縮小4倍

    
 
  晚期肺癌別絕望!免疫療法組合讓8旬翁一年腫瘤縮小4倍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肺癌是台灣每年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初次診斷的平均年齡更是超過60歲,除了多有慢性病,也因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多已為晚期患者,導致許多家屬及病人有放棄治療的念頭。    
     
  誰說治療肺癌一定要承受嚴重副作用?醫師列舉新選擇    
     
  「患者覺得治療很痛苦,主要是源自於化學治療的副作用。但是近年來的免疫療法,打破許多患者對治療的既定印象。」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張晟瑜表示,肺癌依細胞種類可分成四個不同族群,包括常見的肺腺癌,以及小細胞、大細胞、鱗狀細胞肺癌等。    
     
  過去對於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主要使用化學療法,但患者可能因為副作用而嚴重影響生活;近幾年已有許多精準治療的出現,如果患者因為沒有基因突變,不能使用標靶藥物,較新的免疫療法已經為患者提供了一項療效好、副作用少的選擇。    
     
  88歲翁罹肺癌採免疫療法配化療,一年腫瘤縮小4倍   
     
  張晟瑜舉例,一名88歲阿伯,因咳嗽、喘持續半年,且骨頭疼痛、肺水腫、體重明顯下降,去年確診為肺腺癌,不料骨頭已有腫瘤細胞轉移,不僅無法使用手術治療,也因無基因突變而無法使用標靶藥物。    
     
  此外,考量患者本身年紀大,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難承受化療的副作用,最後在醫師的評估後決定使用免疫療法搭配化療,並降低化療劑量來避免強烈的副作用,使患者的生活品質得到維持;治療至今,不僅肺積水、骨轉移、疼痛的情況皆得到改善,且腫瘤整整縮小了4倍,僅剩1公分,控制得相當不錯。    
     
  免疫療法啟動免疫系統,有效期更長,副作用更少    
     
  張晟瑜解釋,腫瘤細胞會利用PD-L1來踩住免疫細胞的剎車,導致免疫細胞無法攻擊癌細胞,使腫瘤不斷地長大,而免疫療法則是透過活化免疫細胞的方式,把阻擋免疫細胞攻擊的剎車拿掉,讓免疫系統恢復健康功能進而攻擊癌細胞。    
     
  然而,張晟瑜醫師表示,很多時候施行免疫療法並不會立即發揮效果,可能需要三個月以上的啟動期,剛開始患者可能覺得沒什麼效,一旦免疫系統被啟動了,有效期就能夠延長很久,且在治療上相對於化療,副作用更少。    
     
  免疫療法配化療為肺癌治療主流,存活率提升三倍    
     
  張晟瑜醫師表示,免疫療法搭配化療,因能夠持續縮小腫瘤且不會增加副作用,是目前肺癌治療的主流。是否要單純採免疫療法或搭配化療,則要根據患者PD-L1的表現量再評估,而其中約有70%病人PD-L1表現量並不高,則會建議使用免疫療法搭配化療來進行治療。    
     
  國外大型臨床研究顯示,晚期肺癌治療過程若單用化療,僅5~10%病人存活期超過五年,若是搭配免疫療法,則可增加到15~20%,存活率大大成長了約三倍,且一旦免疫療法啟動了免疫系統後,不僅效果看的見更能持續更久,因此張晟瑜醫師也呼籲及早使用免疫療法,不要等到身體狀況來不及了才使用。    
     
  免疫療法突破治療困境 醫籲:不要輕易放棄治療    
     
  過去,若晚期肺癌的患者不適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選擇就只剩副作用大的化療,使醫師、患者面臨治療與生活品質的兩難;自從免疫治療問世後,不但使患者多了一項治療選擇,也使治療困境迎刃而解,張晟瑜醫師表示目前醫學技術不斷更新,即使是年紀大的晚期患者,都不要輕易放棄治療,一開始就要給自己機會,若是適合免疫療法,則應在第一線使用,趁身體狀況不錯時使用,越能越早成功啟動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    
     
  張晟瑜醫師也提醒,目前健保也有給付PD-L1表現量的檢測,鼓勵肺癌患者們都能進行檢測來為自己的治療量身訂做,此外,若是檢測後PD-L1表現量符合健保條件,也可在健保給付下使用免疫療法進行治療,減輕經濟負擔。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胰臟癌友別喪氣!國際新興「三明治療法」讓存活期大幅提升

    
 
  胰臟癌友別喪氣!國際新興「三明治療法」讓存活期大幅提升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在台灣,胰臟癌每年的新增人數大約是2500人,遠低於每年約2萬新確診肺癌、大腸癌,但是醫師指出,台灣每年死於胰臟癌的人數竟然也有2500人,在發生數量幾乎等於死亡數量的情況下,胰臟癌的預後一直令人擔心。    
     
  胰臟癌難發現,出現黃疸、膽道炎多留意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立宗表示,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這是因為大部分的病人一開始沒有症狀。「胰臟位於腹部後方,除非腫瘤壓迫到其他構造,或是合併糖尿病導致掉體重、拉肚子的情形。否則難以發現。」    
     
  他指出,如果腫瘤有壓迫到膽道,可能會有急性發炎或是黃疸的情形。因此,如果出現過黃疸、急性膽道炎,或是醫師指出你的胰臟中有水泡(囊腫),裡面可能有腫瘤細胞。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葉大森表示:「我們常常聽病人講,剛開始是隱約腹痛、背痛,體重減輕,食慾變差,但是體重變輕容易混淆,大部分會忽視。背痛會去找骨科、復健科,幾個月之後越來越明顯,才發現胰臟癌。」    
     
  陳立宗指出,由於胰臟癌的發生機率真的不高,所以醫師也不會第一時間懷疑是胰臟癌。家族史、遺傳也是導致胰臟癌的一大原因,如果有這些高風險症狀,可以考慮積極檢查。    
     
  手術前後都化療,「三明治療法」降低癌症轉移   
     
  葉大森指出,胰臟癌的另一個困境,是治療上不容易。陳立宗依癌症的期別分析,第一期時僅限在胰臟,第二期擴張鄰近組織,這兩者都可以開刀治療。但是到了第三期侵犯到血管、淋巴,第四期則是有遠端器官轉移,就不能直接進行手術,需要先用藥物治療。藥物包括化學治療、標靶、免疫治療,以化療為最大宗。    
     
  「臨床上觀察,15%病人初診斷就可以手術,10-15%有點介於手術跟化療中間。這時候我們會做化療降階疾病,然後做完手術後再進行一組化療療程。」葉大森指出,因為胰臟癌很容易偷偷轉移,因此在手術前後都進行化療,控制全身癌細胞,有利於避免復發。找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三明治療法」。    
     
  三明治療法鞏固治療成效,存活期翻倍    
     
  葉大森舉例,當年著名男高音帕華洛帝也是罹患胰臟癌,專程到美國開刀治療,仍然一年就復發。而三明治療法就可以克服這樣的困境。    
     
  目前根據各國文獻報告,三明治療法的中位數存活期變成15-20個月,比傳統療法的存活期增加了一倍。「癌友也不必擔心化療的副作用,目前的化療藥物不同於大家的既定印象,已經可以做到效果好、副作用小,為病友取得最好的治療成效。」陳立宗指出。    
     
  積極接受治療,末期患者存活超過7年看到孩子成家立業    
     
  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教授舉了一名病人做例子,現年58歲的李先生,於7年前確診為胰臟癌第四期,且轉移至腹腔與肝臟,原先醫療團隊預估最多僅有半年的存活期。    
     
  沒想到在持續地接受化學治療後,時間一轉眼過了7年,當時讀高中的孩子也研究所畢業、生兒育女,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為自己爭取了更多與親人相伴的時光。    
     
  李重賓表示:「這個案例並不是奇蹟,而是仰賴患者與醫療團隊的信任與合作,讓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胰臟癌大部分治療都可以透過健保給付,呼籲一定要接受正規療法,爭取更多陪伴家人的時光。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