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預防男性獨有的癌症 排尿時水柱變細又無力是警訊

2021.05.05

前列腺癌又稱攝護腺癌,是男性獨有的癌症。依衛福部107年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7人,位居男性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5位。泌尿科醫師呼籲,年過50歲的男性如有排尿障礙就應提高警覺,並儘早至泌尿科診所接受PSA檢查,倘若能早期診斷並採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攝護腺癌的預後較佳。

醫病平台/醫學的凝視——正確與精微的探尋

2021.04.30

一位醫學生聽完醫界前輩以「落實醫學人文教育於醫院實習」的演講後,感受到提升醫學生對病人痛苦之敏感度的重要,而抒發其個人所見。另一位醫學生在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後,對癌症末期病人不願放棄任何希望有更深入的體會。最後這位住院醫師在一場病情複雜的個案討論後,寫出「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三篇文章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瞭解,因為我們容許年輕的習醫者參與病人的照護,他們才有機會在步入醫學科技治療「疾病」之前,能對「病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才會有更多的良醫。

「火燒心」合併吞嚥卡卡恐是癌? 食道癌好發這些族群

2021.04.29

食道癌被喻為老男人癌症,9成患者為50至70歲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提醒,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之外,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以致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火燒心」民眾如自覺吞嚥卡卡,務必積極就醫檢查。

難怪癌症那麼難治!《細胞》研究發現:癌細胞會全體冬眠躲化療

2021.04.26

癌症為什麼難治?其中一大原因在於,癌細胞會利用一切能想到的機制,逃脫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的追殺。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癌症治療一陣子後,身體會對藥物產生耐受性,最終導致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的原因。

大腸癌很多是吃出來的!台中榮總醫師點名:人造食品、冰冷食物要少吃

2021.04.26

大腸直腸癌已經蟬聯13年台灣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很多人會把原因歸咎於紅肉、青菜量吃不足,雖然這些的確也是風險之一,但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正藏在我們周圍。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林俊余說,大腸癌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吃得不好,不是說食物沒營養,而是會讓身體沒有養分、能量。」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預防男性獨有的癌症 排尿時水柱變細又無力是警訊

    
 
  預防男性獨有的癌症 排尿時水柱變細又無力是警訊  
  中時新聞網 NOW健康
原載:中時新聞網
 
     
  前列腺癌又稱攝護腺癌,是男性獨有的癌症。依衛福部107年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7人,位居男性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5位。泌尿科醫師呼籲,年過50歲的男性如有排尿障礙就應提高警覺,並儘早至泌尿科診所接受PSA檢查,倘若能早期診斷並採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攝護腺癌的預後較佳。   
     
  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醫師林冠榮表示,攝護腺位於膀胱底部、直腸前方,它是1個腺體,環繞在尿道上端,成年男性的攝護腺大小跟栗子差不多,大小約為20公克。而男性在50歲以前,較少有攝護腺癌問題,通常好發年紀在65至80歲之間,年齡愈大,罹患機率愈高。有研究顯示和基因遺傳相關,尤其一等親內有較高發生;若以種族區分,黑人族群罹患機率又比亞洲人來得高。    
     
  攝護腺癌通常生長緩慢,依癌症期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早期的攝護腺癌,腫瘤仍侷限在攝護腺中,可以考慮積極監控、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放射線治療、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治療(又稱海福刀)。倘若腫瘤已有轉移,則以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為主。   
     
  針對早期攝護腺癌、年紀逾65歲且癌細胞分化良好的患者,醫師預期致死率低,通常會建議積極監控,無須任何治療。林冠榮醫師補充,不過一旦核磁共振或再次切片顯示癌細胞有惡化跡象,才須轉而介入積極治療,如手術、放療等,一般而言,早期攝護腺癌治癒率較高。    
     
  林冠榮醫師指出,利用外科手術將受到癌細胞侵犯的攝護腺、儲精囊等部位切除,包括有傳統開腹手術、進展到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機械手臂,但傳統攝護腺根除手術患者可能會於術後產生尿失禁及陽痿症狀。若改採用放射線治療則易對膀胱、攝護腺、直腸等器官產生刺激,導致血便、頻尿及漏糞等。    
     
  至於無傷口的標靶治療手術海福刀,則是利用超音波探頭經由肛門,放入直腸後,將超音波能量聚焦在同1個點,所產生的能量使腫瘤細胞升溫至85°C以上,進而讓腫瘤細胞產生凝固性壞死。其好處是手術時間短且復原較快,身上沒有傷口,而海福刀治療術後尿失禁比例較低,且過程中能避開可能會影響勃起功能的神經與血管。患者接受海福刀治療後,隔天即可出院,手術後1周內可能感覺解尿不順,待治療區域消腫後則可恢復正常生活。    
     
  林冠榮醫師提醒,早期攝護腺癌幾乎毫無症狀,男性50歲過後如出現尿急、解尿困難、小便變細且無力、尿流速度變慢、日間頻尿、晚上睡著後還會醒來小便等症狀,建議應至泌尿科就診,透過肛門指診及抽血驗攝護腺指數(PSA),來排除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若是一等親內有人罹患攝護腺癌,則建議提早到40歲做檢查。   
     
  目前醫學研究認為,日常應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另外多補充維生素E、黃豆製品及茄紅素,皆有助降低攝護腺癌上身。   
     
  文章來源:本文由《NOW健康》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醫病平台/醫學的凝視——正確與精微的探尋

   
 
  醫病平台/醫學的凝視——正確與精微的探尋    
  udn / 元氣網 ; 元氣網
原載:元氣網
 
     
  2021-04-30 10:00醫病平台 無生(住院醫師)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者的心聲」。一位醫學生聽完醫界前輩以「落實醫學人文教育於醫院實習」的演講後,感受到提升醫學生對病人痛苦之敏感度的重要,而抒發其個人所見。另一位醫學生在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後,對癌症末期病人不願放棄任何希望有更深入的體會。最後這位住院醫師在一場病情複雜的個案討論後,寫出「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三篇文章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瞭解,因為我們容許年輕的習醫者參與病人的照護,他們才有機會在步入醫學科技治療「疾病」之前,能對「病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才會有更多的良醫。    
     
  前言    
     
  醫學生進入臨床的衝擊,最開始的也許是如何把課本中的知識變現成臨床「正確」的觀察、診斷、以及決策。從方法學、病生理機轉、到如何獨立實戰,希望透過依歸準則的指引不鑄下錯誤。實際上臨床要處理的問題不只是有沒有依賴準則做好判斷那樣的單純。如果我按照認知中正確的方式去做,反而造成病人更大的痛苦,那我所認為的正確就是對的嗎?病人不是機器人,面對不同的決定而有無法預期的情緒,我們又該如何自處、作出合情合理的決定、乃至在不得不說抱歉時,尋找兩全的可能,總有一些超出課本知識、臨床技能的範圍。這卻是每位一線醫生終將面對的日常,在過去在課堂中是難以想像的。    
     
  剛好在診間碰上一個頗有情緒張力的場面,當時我很驚訝:老師已經窮盡所能的按照「正確」方式操作,還是遇到這樣的局面。旁觀處理的過程中有很多反思,那些看似尖銳的問題在討論下有機會挖出更深層以及實務面的解答。    
     
  背景故事、提出問題    
     
  今年一月有一位中年女性到診間,右前臂上只有一個橫切的手術傷口,摸不到腫瘤,影像上也都看不到,只有術後檢體的病理報告提到在組織邊緣發現癌細胞(Positive margin)。原先看診的診所、醫院,也都沒有影像記錄,但因為是需要切除乾淨的肉瘤,就算處在資訊很缺乏的情況,還是要進行手術。理論上進行手術時,應該讓切口盡量與血管、神經平行,才可以減少傷害,因為上一次手術以橫向切除,導致我們這次要切的更大、補更大的皮。    
     
  病人術後因為補皮的關係,要打石膏、避免移動,隔天就覺得打著石膏很痠、不舒服。我們才讓他清醒的時候把石膏拿下,只要注意不要過度移動,晚上睡覺時再打上石膏,病人很不舒服、也很焦慮。因為傷口的位置,為了最大保存功能,加之無其餘參考資料,我們先依照經驗由疤痕處往外切2公分。事前就告知過病人,可能仍會在組織邊緣發現癌細胞,就需要繼續往外切。然而在二月回診告知病人必須繼續往外切時,對病人來說如同晴天霹靂,當場合併低血糖險些暈厥,躺臥十分鐘,並吃了護理師提供的糖果才漸漸恢復,期間醫師不斷向病人夫婦說明以及給予安慰,他們的情緒才比較穩定,選擇繼續相信醫師。但病人想要一次往外切更多,以絕後患,醫師表示理解病人心情,如果堅持也會尊重,但因為傷口接近手腕,往外多切可能會讓肌腱露出,對日後的恢復、功能保存上都會比較不好。建議一步步作,乾淨時直接收手,由於有標示方位,就算切多次犧牲的面積比較少,在臨床上對病人比較有利。病人最後接受。    
     
  我本來只是會覺得這些醫師到底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策,當見識到選擇說真話的場面後,仍不能接受但較能理解他們在害怕什麼。   
     
  所以我以此臨床情境為例提出三個問題:    
     
  問題一:病人的所願與規範牴觸,怎麼辦?    
     
  所謂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臨床診療指引) 是一種醫界普世準則,是對醫師跟病人的保護,一旦超過診療指引的部分就屬於個人選擇,可以先了解病人最大的擔心究竟是什麼,畢竟醫生是依據存活率、復發率等數據推薦病人適合的治療,但是對於生命價值的評估卻只有病人本人可以做決定,因此關於治療選擇還是有協商的空間,醫師可以拒絕自己認為傷害過大的治療選擇。   
     
  現在醫師已經不再握有醫療的絕對權力,我們更加強調病人擁有對自己身體的決定權,因此我們應該向病人分享可能的結果,再讓病人做決定。當然醫病共享決策不代表醫生就只能中立的陳述資料,因為就算攤開資料給病人,病人仍然未必能真正全然了解(或者比你了解)。如果我們心中有比較適合病人的方式,在告知所有可能選擇後,可以「推銷」自己認為最適當的方法,分析其優劣,對於傷害較大的選擇亦可以強力勸退。可以利用過去臨床遇到個案的經驗做為對照,讓病人更有感覺、對於推薦的方式更有信心。   
     
  最後,病人究竟在意的是什麼,其實在不同的階段他們在意的會不一樣,病人現在身上有腫瘤,他覺得重要的事把它切乾淨。之後,生活功能才是他真正在意的,也就是後遺症。這部份的權衡,醫生也應事先跟病人討論好。   
     
  問題二:告知壞消息的心態及方法    
     
  雖然說真話很重要,我們應該磨練說話技巧以降低衝擊,但也不能因為想要避免情緒風暴就避重就輕,反而讓病人喪失知的權利。一開始就不要把話講太滿、最壞的情況要一點一滴提早透露給病人跟家屬,讓他們能夠慢慢消化、有心理準備。也要讓病人有疑惑的話,能有時間發問討論,不要只是單方面在告知。確認病人都懂了再繼續說明,也需要視病人反應調整告知的方式與程度。最後,要給予一些希望,如還可能的治療方式、後續照顧,以比較歡樂的方式來結束談話。    
     
  對於這個個案,醫師後續有補充:對於一個要切乾淨的肉瘤發現沒切乾淨,有三種可能反應,第一種是當作已經切乾淨、一種是後續用其他治療、最後一種是告知病人並勇於再切一次,前兩種雖也有優劣之分,都仍然算是一種逃避,對於病人的預後也不好。如果以後遇到一定要切乾淨才有較好預後的癌症時,不要做前兩種,要勇於做第三種人。    
     
  問題三:我們該如何說抱歉   
     
  病人很容易就覺得醫生有錯,但我們要區分哪些是自然病程、哪些是犯錯。醫學上有很多不確定性,需要事前想過列出來、在執行前跟病人告知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才不會有誤會。   
     
  如果犯錯了就需要道歉。用意有三,一個是就算你不說,病人還是可能覺得是你的錯,你道歉會讓他比較好受;第二個是反省自己;第三,也是臨床上重要的,是你必須說明清楚、並負責到底。   
     
  我實習的醫院認為道歉這件事不應該給一個人獨自去面對,醫院有一個相關的小組,會協同處理,一面釐清真相責任、一面對兩方進行輔導,可以有更圓滿結果。   
     
  還有一件事…    
     
  最後,討論中有人發現,我之所以提出這件事,除了因為病人當下很受傷外,我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告知壞消息時我們也要照顧自己的情緒。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我們把讓自己不安的事件提出來和大家討論,這是很好的做法,透過把事情說出來跟大家討論,我們可以化解一些東西。希望大家受傷時也可以找人討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學習化解這種情緒、照顧自己才能照顧病人。   
     
  消防員在救重大災難後,很多人要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問題,像上次普悠瑪事件的總指揮,在幾個月後自殺,非常令人惋惜。在臨床中,雖然跟災難現場是不同場域,但除了要面對那些無常與病痛,這些不得不背負的情緒現場何嘗不是一種壓力的來源,如何正確的發現、面對、自處、和解,都是行醫之路上需要面對的課題,才不會在黑洞大到快吞噬一切時,被扭曲成不再熟悉的樣子,如此誠然可嘆,也是醫師行醫之路上需要自我警惕的地方。承認自己的脆弱,尋求支援,反而是好轉的開始。   
     
  結語    
  在醫療場域中,我們凝視的目光漸漸從知識技能的熟練轉向那些教科書未必教我們的地方,這些地方的複雜在於醫學知識外,我們該如何面對與承受那些來自期許的投射、喜怒哀樂的反饋、乃至失望的傾訴,在這個狀況下做出合情合理的決定。原來一旦牽涉到人,一位醫師終究很難只透過醫學知識的護航全身而退。但也在學習處理這些精微的課題中,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又何嘗不是懸壺濟世的最高境界?   
     
     
     

  「火燒心」合併吞嚥卡卡恐是癌? 食道癌好發這些族群

   
 
  「火燒心」合併吞嚥卡卡恐是癌? 食道癌好發這些族群    
  udn / 元氣網 ; 元氣網
原載:元氣網
 
     
  2021-04-29 15:28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    
     
  食道癌被喻為老男人癌症,9成患者為50至70歲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提醒,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之外,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以致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火燒心」民眾如自覺吞嚥卡卡,務必積極就醫檢查。    
     
  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7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2,778人,108年死於食道癌人數為1,983人,不管是新增罹癌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說,長期吸菸、嚼檳榔、飲酒、食用加工食品與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國衛院研究顯示,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是沒有者的3.8、2.29、2.62倍。   
     
  陳志毅指出,與10幾年前相較,這1、2年來食道癌發病年齡約年輕10歲,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例如,常吃火鍋等滾燙食物,以及偏愛甜食,引發胃食道逆流,增加罹癌風險。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也證實,口腔衛生不良,以及常吃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及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可能刺激食道,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   
     
  由於食道癌迄今並無有效篩檢工具,賈淑麗提出6大遠離致癌因子,建議落實在生活中,避免罹患食道癌。   
  1.遠離菸、酒、檳榔。   
     
  2.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   
     
  3.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   
     
  4.多食用原型食物,盡量減少加工食品。   
     
  5.保持口腔清潔習慣。   
     
  6.維持規律運動。   
  陳志毅最後指出,由於早期食道癌並無明顯症狀,建議高風險族群提高警覺,如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卡卡的,有異物感,就應積極就醫,並戒除菸酒及檳榔。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難怪癌症那麼難治!《細胞》研究發現:癌細胞會全體冬眠躲化療

    
 
  難怪癌症那麼難治!《細胞》研究發現:癌細胞會全體冬眠躲化療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癌症為什麼難治?其中一大原因在於,癌細胞會利用一切能想到的機制,逃脫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的追殺。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癌症治療一陣子後,身體會對藥物產生耐受性,最終導致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的原因。    
     
  近日,國際頂尖期刊《Cell》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癌細胞竟會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狀態,幾乎不需要任何營養,非常低調地撐過化療階段,等待捲土重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針對這種耐藥性的抗癌策略。    
     
  癌細胞會進入「冬眠」狀態,逃過化學治療    
     
  過去,科學家已經發現小鼠的胚胎發育,有一種被稱為「滯育」(diapause)的奇妙現象。科學家們發現,包括小鼠在內的100多種哺乳動物可以在高溫、寒冷或缺乏食物等不利條件下,讓胚胎暫停發育,等到環境條件轉好後,再讓妊娠繼續。    
     
  專門研究消化道癌症的加拿大瑪格麗特公主癌症中心(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er)的Catherine O’Brien博士將這個概念聯想到了癌症細胞下,並推測癌細胞會不會是利用這種生存機制在惡劣的化療環境中活下來?    
     
  為了驗證這個說法,研究人員將一些來自腸癌患者的腫瘤細胞放在培養皿中培養,並用化療藥物進行處理。原本快速增殖的癌細胞分裂速度減慢,代謝大大降低。利用先進的定序技術,檢查這些癌細胞的基因表達譜發現,它們與滯育小鼠胚胎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結合定序結果和數學模型的分析還顯示,能夠進入類似滯育狀態的癌細胞並非只是具有特定基因表達特性的一小群細胞,而是所有癌細胞。    
     
  「腫瘤就像一個完整的生物體,能夠進入緩慢分裂的狀態,節省能量,提高存活能力。」O’Brien博士描述道。「你可以把這些癌細胞想像成進入冬眠的熊,」另一位研究作者Aaron Schimmer補充說。    
     
  癌細胞會進入「冬眠」狀態,逃過化學治療    
     
  冬眠的熊會醒來,在停止使用化療藥物處理後,癌細胞們也會再次全速增殖。    
     
  那麼,有辦法不讓冬眠的熊醒來嗎?進一步探索背後的機制,研究人員發現,與滯育的胚胎相似,處於緩慢分裂狀態的癌細胞,需要活化一種叫作「自噬」(autophagy)的細胞過程。也就是說,它們會循環使用自身的蛋白質或細胞成分,以便在化療導致的惡劣環境中活下去。    
     
  順著這個思路,研究人員發現了治療的機會:如果在化療中,干擾癌細胞的自噬,是不是就能降低癌細胞的生存能力,避免癌症的複發?後續實驗證實了這一點。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種抑制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而失去自噬功能的癌細胞,終於被化療藥物成功殺死。這項思路將有望讓癌症的治療效果更加有效,並避免化療失敗的情形。    
     
  參考資料:Colorectal Cancer Cells Enter a Diapause-like DTP State to Survive Chemotherapy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大腸癌很多是吃出來的!台中榮總醫師點名:人造食品、冰冷食物要少吃

    
 
  大腸癌很多是吃出來的!台中榮總醫師點名:人造食品、冰冷食物要少吃    
  HEHO Health & Hope
原載:HEHO
 
     
  大腸直腸癌已經蟬聯13年台灣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很多人會把原因歸咎於紅肉、青菜量吃不足,雖然這些的確也是風險之一,但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正藏在我們周圍。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林俊余說,大腸癌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吃得不好,不是說食物沒營養,而是會讓身體沒有養分、能量。」    
     
  而這些平常常吃的食物,可能正在打造一個適合癌症生長的身體,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大腸癌大部分是吃出來的!    
     
  林俊余醫師說,目前在醫學上所知會造成大腸癌的,主要是油炸、燒烤等食物,還有飲食西化的關係,像是紅肉經過高溫油炸或是燒烤後,就容易產生致癌物質。    
     
  但除了這些食物之外,林俊余醫師也認為有些外食族常吃的食物,如果吃太多會讓身體造成很多負擔,也會讓消化系統、像是腸胃道受到危害:    
     
  人造食品、組合肉   
     
  奶精、人造味精    
     
  過期不新鮮食物    
     
  辣、過度刺激食物    
     
  醃漬物    
     
  冰冷的食物    
     
  不好油脂    
     
  林俊余醫師說,加工重組的食物,缺乏自然的養分,雖然可以充飢,但長久下來,身體的營養會變得不均衡,包括組合肉等:而過多的紅肉攝取,會代謝出許多硫化物,都會破壞大腸中的生態,造成壞菌繁殖較快、益生菌不足;而非天然成分的奶茶、人造奶油,會累積許多壞油脂在血管內,造成病變,同時破壞腸道修復,導致黏膜被破壞,長期發炎的腸道就有癌化、長瘜肉的可能。    
     
  而比較特別的一部分,是太過冰冷的食物。林俊余醫師說,冰冷的食物也是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風險、病變,影響消化,不利於油脂的吸收,雖然身體會自行調節體溫,但太常吃冰冷的食物還是會影響消化的能力。建議這些食物都不要太常吃。    
     
  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醫師:注意排便相關症狀及生活作息    
     
  不過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林俊余醫師表示,除了定期篩檢之外,也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有體力變差、臉色暗淡或蠟黃的狀況,「像有些人一走進診間,就可以感覺氣色不太好,不過這也是醫師的經驗,一看到不太對勁的,就會有這樣的感覺。」    
     
  但如果有排便改變的症狀的話,林俊余醫師還是建議儘早找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檢查看看,或許不一定是大腸癌,但也可能有其他腸道的問題需要解決。「要顧好自己的腸道,需要花一點心思,但很重要。」    
     
  水瀉(拉水便)    
     
  好幾天才大便    
     
  肚子不舒服    
     
  任何排便習慣改變    
     
  沒有原因食慾不振    
     
  除了維持良好的飲食、排便的習慣之外,其實正確的生活作息、平穩的心情也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林俊余醫師說,身體具備了一切修復治療的功能,但錯誤的使用身體,讓它沒辦法修復,日積月累下來,就變成疾病。    
     
  而不論是抽血指數異常,或長出腫瘤,都是經過很長的累積,林俊余醫師說,等到這時候要治療,得花費許多精神、時間,而且很辛苦,所以平時善待身體,愛惜獨一無二的身體,仔細聆聽身體發出的訊號、找出原因,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須在日常就做到的事。    
     
  林俊余醫師 專長:大腸直腸外科-達文西機械輔助手術、發炎性腸炎、克隆氏症、痔瘡、廔管、微創痔瘡手術    
     
  現職:台中榮民總醫院 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