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Heho微動畫】追蹤癌症怎麼選?兩套NGS精準檢測找蹤跡!不漏網更安心!

2021.08.23

癌症患者與家屬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癌症的高復發機率,在經過成功的切除手術與放、化療後,癌友還是要定期追蹤,才能在癌症復發早期,就檢查出並進行治療。然而要多久做一次檢查,以及是否真的能在癌症復發早期就發現,也是大家常見的疑問,幸好現在已經有循環腫瘤DNA檢測(液態切片)檢測技術,透過兩套NGS檢測分析,就能從血液中找出癌細胞的蹤跡。

黑色素瘤治療新進展!四成患者採免疫療法助延存活期達五年

2021.08.19

黑色素瘤為皮膚癌當中高度惡性且死亡率很高的癌症,早期可能只是一顆沒有明顯症狀的黑痣,等到患者驚覺有異就醫時多數已為晚期,甚至出現轉移。

卵巢癌邁入精準治療時代 維持性治療防復發

2021.07.29

「卵巢癌通常只有一次治療機會,最好不要復發,一旦復發,永遠都會再復發。」卵巢癌容易復發的特性,是患者與醫師的棘手難題,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癌科主任陳子和表示,邁入精準治療的時代,患者盡可能完成手術、化療標準治療後,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施行維持性治療,有助於預防癌症復發,並提升療效,呼籲患者不要放棄希望。

癌症治療新里程碑! 細胞基因療法持續發光扭轉生命奇蹟

2021.07.27

2021年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Taiwan 2021) 上周展開為期五天的線上國際論壇,其中在創新細胞與基因治療全球趨勢論壇邀請了來自全球公認的細胞與基因療法研發與治療機構-澳洲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知名國際製藥細胞與基因治療及醫藥品查驗中心的國內外專家,針對各界高度期盼的癌症細胞基因治療之臨床運用、未來展望與產業鏈的協作,提供實務經驗與觀點。

頭頸癌為男性癌症排名第三!權威醫師楊慕華:若有這4種症狀要注意

2021.07.27

因為飲食習慣的問題,台灣為全世界頭頸癌罹患率的前幾名,但除了大家所知道的檳榔、菸、酒等致癌物質會引響罹癌率外,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也提到,「近年來國外研究也發現,被 HPV 病毒所感染的頭頸癌罹癌率也增加不少。」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Heho微動畫】追蹤癌症怎麼選?兩套NGS精準檢測找蹤跡!不漏網更安心!

    
 
  【Heho微動畫】追蹤癌症怎麼選?兩套NGS精準檢測找蹤跡!不漏網更安心!  
  Cancer 作者:Roy
原載:Cancer
 
     
  臨床上,檢查癌症是否復發的方式,不外乎透過癌細胞代謝有關的生化指標,或使用醫學影像來尋找可能存在的腫瘤,但這些指標與判斷方式,在真正發現腫瘤復發時,癌細胞都已經長大,或擴散到一定程度才能被檢測出來,不過醫學不斷進步,新的檢測技術,能透過分析血液中癌細胞掉落的細小基因片段,在癌細胞仍相當微量的狀態即做出警訊,讓醫師與患者進行更密切的追蹤與治療,將癌症復發阻斷於早期階段,提升患者的治療成功率。    
     
  循環腫瘤DNA檢測又稱為液態切片,只要抽血,透過高靈敏度的NGS深度定序方式,從血液中找到腫瘤細胞代謝釋放出來的微量DNA,找出潛在的腫瘤跡象,這是已經相當成熟的技術,而且有很多功能,像是針對早期復發監測、提早發現腫瘤突變、標靶藥物配對、進行藥物治療追蹤,無法進行傳統手術切片的人都可以使用。    
     
  在血液中,除了癌細胞釋放出的異常DNA突變外,血液裡面大部分懸浮的DNA其實來自白血球。市面上的液態切片檢測產品有許多種,雖然原理都是以檢測血液中的異常DNA片段為主,但有可能會偵測到老化白血球所掉落的DNA片段,如果只看血漿中的游離懸浮DNA片段,當發現DNA突變時,其實並沒有辦法知道突變到底是來自白血球還是腫瘤細胞。    
     
  兩套NGS檢測方式就是同時檢測血漿和白血球的DNA分子,如果兩邊同時出現相同DNA突變,就是白血球突變,但當只有血漿這邊的DNA出現突變,那麼就代表是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了,避免偽陽性率過高的情形,使得患者收到報告時反而增加擔心與憂慮。    
     
  因此治療後癌症患者,可以依據醫師建議,搭配現行臨床檢查定期追蹤檢測,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就能讓癌後康復之路更安心。    
     
  文/李佩諠、動畫/巫俊郡、羅伊    
     
     

  黑色素瘤治療新進展!四成患者採免疫療法助延存活期達五年

    
 
  黑色素瘤治療新進展!四成患者採免疫療法助延存活期達五年  
  Heho癌症 日期:2021-08-19 作者:黃慧玫
原載:Cancer
 
     
  黑色素瘤為皮膚癌當中高度惡性且死亡率很高的癌症,早期可能只是一顆沒有明顯症狀的黑痣,等到患者驚覺有異就醫時多數已為晚期,甚至出現轉移。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科林聖堯醫師表示,黑色素瘤的治療過去一直沒有明顯進展,傳統化療不僅副作用強烈,效果也不佳,所幸免疫療法問世後,不僅有助於延長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存活期,更能降低復發率,為黑色素瘤患者帶來一線生機。    
     
  黑色素瘤患者年輕化,症狀不明顯使確診多晚期、死亡率高    
     
  黑色素瘤每年新增的案例僅約兩百多例,但死亡率卻超過一半,屬於極惡性的癌症之一。林聖堯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患者以中老年族群為主,但近幾年,高醫皮膚癌團隊發現,患病年齡有下降的趨勢。   
     
  黑色素瘤剛開始可能只是一顆無明顯症狀的黑痣,呈現不規則症狀且表面容易凹凸不平,有時可能呈現不均勻的黑,大多出現在手掌、腳掌等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許多患者往往直到腫瘤逐漸變大才驚覺有異,就醫確診後多為黑色素瘤後期,甚至出現癌細胞的轉移,使治療選擇受限。   
     
  免疫療法助延生存期、降復發率,為治療帶來一大進展    
     
  林聖堯醫師針對治療晚期黑色素瘤表示,傳統化療不僅效果不佳,且強烈的副作用更可能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新興的標靶治療則需有 BRAF 基因突變,僅不到兩成的患者適合使用,患者治療選擇受限。   
     
  所幸,近年免疫療法問世後,根據國際大型臨床研究顯示,晚期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一線採用免疫療法,約四成左右的患者總生存期可達五年,且即使在停止治療期間,兩年內的疾病復發率也較低,為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療帶來一大進展。   
     
  轉移性黑色素瘤患採免疫療法,成效看的見、生活更提升    
     
  他分享臨床上印象最深的兩個案例,其中一位為接受腸胃鏡檢查的男性患者,意外發現大腸出現黑色素瘤,甚至已轉移至肝、腦部,在接受手術後,雖然當時健保並無給付免疫療法,考量到經濟狀況許可,在醫師的建議下使用免疫療法兩年,完成治療後一年多都仍未出現癌症復發。   
     
  而另一位黑色素瘤女性患者,則是在就診時發現左大腿佈滿明顯黑色素瘤,已出現癌轉移,雖然經檢查後發現有基因突變適合使用標靶藥物,而選擇自費治療。但治療剛開始有效果,卻因經濟負擔過於沉重而停止治療,最後在和醫師的討論下,選擇申請健保來使用免疫療法。治療後,病況明顯好轉、不再惡化,更重要的是,整體治療狀況穩定,沒有出現不適感,兼顧了良好生活品質。   
     
  林聖堯醫師表示,免疫療法主要為透過活化體內的免疫系統來抵抗癌細胞,萬一確診黑色素瘤晚期也不要灰心,目前醫療科技發達,建議積極與醫師討論病情,選擇適合且對身體負擔較小的治療方式,而採用免疫療法約一兩年就能看出整體的優勢,千萬不要等到太晚體力不佳,或是癌細胞轉移到很多地方才開始治療,就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   
     
  文 / 黃慧玫、圖 / 何宜庭   
     
     

  卵巢癌邁入精準治療時代 維持性治療防復發

    
 
  卵巢癌邁入精準治療時代 維持性治療防復發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原載:健康醫療網
 
     
  「卵巢癌通常只有一次治療機會,最好不要復發,一旦復發,永遠都會再復發。」卵巢癌容易復發的特性,是患者與醫師的棘手難題,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癌科主任陳子和表示,邁入精準治療的時代,患者盡可能完成手術、化療標準治療後,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施行維持性治療,有助於預防癌症復發,並提升療效,呼籲患者不要放棄希望。   
     
  寧靜殺手卵巢癌 有症狀發現多晚期   
     
  卵巢癌的危險族群,包含家族史、肥胖、初經早、停經晚、晚生育或不孕、長期子宮內膜異位症等。陳子和醫師指出,卵巢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症狀也難察覺,僅「肚子脹脹的」,誤以為吃太飽、月經週期相關症狀等等。等到腹部嚴重不適求醫檢查才確診,3/4患者發現時已晚期。   
     
  完整標準治療 決定後續復發風險   
     
  針對卵巢癌的標準治療,陳子和醫師說明,是以「減積手術」盡可能清除腫瘤組織,後續再透過6-8次化療根除手術無法清除、潛藏的癌細胞,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甚至有些患者經評估手術風險高,也可能施以術前化療,使腫瘤縮小後再開刀。   
     
  「標準治療能否完成,影響後續復發風險。」陳子和醫師強調,手術、化療對於卵巢癌治療至關重要,不過醫療有其極限,統計顯示7成卵巢癌患者3年內可能復發。醫師進一步指解釋,標準治療後最擔憂患者體內仍存有「冬眠」癌細胞,若這些癌細胞「甦醒」,還產生抗藥性,原本有效的化療藥物逐漸失效,即使更換藥物,也可能反覆復發,是卵巢癌治療的瓶頸。   
     
  維持性治療 預防癌症復發   
     
  為預防卵巢癌復發,過去研究嘗試許多化療藥物,進行「維持性治療」,不過化療難以長期使用,病人接受度也不高。所幸現今邁入精準治療時代,已有標靶藥物能進行長期的維持性治療。   
     
  所謂維持性治療,陳子和醫師解釋,當癌症的臨床治療都已完成,且病人對治療完全滿意,透過影像檢查、抽血檢查都沒有腫瘤的跡象,再透過藥物持續治療,「保持原先的治療成效,不讓癌症復發,就是『維持性治療』。」   
     
  陳子和醫師指出,化療屬於「傷敵一千,自損七百」,精準治療則根據癌細胞特殊之處,設計標靶藥物加以攻擊,癌細胞受傷的程度就遠高於正常細胞,精準治療使維持性療法有很大進展。   
     
  目前有兩類標靶藥物 可為卵巢癌的維持性治療:   
     
  抗血管新生抑制劑:   
     
  抗血管新生抑制劑,是利用腫瘤血管新生旺盛的特性,精準打擊癌細胞,適用於已經化療,暫時沒有疾病的個案,一個月施打一次,根據病人狀況調整。醫師手頭上就有維持超過一兩年的個案,但要小心高血壓、蛋白尿等副作用,大部分適應都不錯。   
     
  PARP抑制劑:   
     
  根據統計,約10-15%卵巢癌帶有BRCA基因突變,影響其中一套癌細胞的DNA修復機制,若透過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阻斷癌細胞另一套DNA修復機制,癌細胞將累積無法修復的DNA而凋亡。   
     
  陳子和醫師強調,PARP抑制劑針對BRCA基因突變的卵巢癌患者,治療成效很好,是卵巢癌治療很大的突破;但是BRCA突變患者,健保則已有條件給付PARP抑制劑,且效果幫助很大,若願意檢測至少留有一線治療希望。   
     
  晚期卵巢癌別放棄 精準治療助續命   
     
  陳子和醫師方享,有一名女性因肚子越來越脹,體重卻越來越輕,就診發現竟是晚期卵巢癌。後來欲參加臨床試驗,意外發現具有BRCA突變,雖被排除於臨床試驗外,所幸碰巧健保剛通過給予該突變患者給付,順利使用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性治療。至今控制半年,副作用、治療情況良好,生活品質也大幅改善。   
     
 

陳子和醫師說,卵巢癌治癒率不高,也容易復發,很多病人失望之餘,不想拖累家人,常常不太想治療,呼籲患者不要放棄希望,精準治療時代來臨,治癒率相對提高,也能降低復發機率,千萬不要拒絕治療。 

 

 

  癌症治療新里程碑! 細胞基因療法持續發光扭轉生命奇蹟

    
 
  癌症治療新里程碑! 細胞基因療法持續發光扭轉生命奇蹟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原載:健康醫療網
 
     
  2021年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Taiwan 2021) 上周展開為期五天的線上國際論壇,其中在創新細胞與基因治療全球趨勢論壇邀請了來自全球公認的細胞與基因療法研發與治療機構-澳洲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知名國際製藥細胞與基因治療及醫藥品查驗中心的國內外專家,針對各界高度期盼的癌症細胞基因治療之臨床運用、未來展望與產業鏈的協作,提供實務經驗與觀點。   
     
  CAR-T在惡性淋巴癌和白血病 獲證顯著效果   
     
  來自澳洲 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同時也是國際細胞治療學會法律與監管小組委員會主席Professor Dominic Wall在演講中提到,人類T細胞基因治療的研究是一項具革命性發展的領域,對於惡性淋巴癌和白血病有顯著效果已經獲得實證。   
     
  被喻為「活的藥物」 繁殖生長攻擊致命癌   
     
  由於輸入之細胞在患者內仍可繁殖生長,因此便能持續發揮攻擊癌細胞作用,癌症的細胞基因療法也被形容為「活的藥物」。癌症細胞基因療法目前發展最成熟的便是CAR-T療法,目前在美國FDA已經有五項產品取得上市許可。CAR-T的作用方式是從病人血液中分離出 T 細胞,再用基因工程將其改造,讓 T 細胞上面呈現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 簡稱 CAR),負責辨識癌細胞表面抗原,以及用來活化 T 細胞的訊息傳遞分子,讓 T 細胞更有能力攻擊腫瘤。因此CAR-T是同時具備細胞療法、基因療法與免疫療法三者的創新治療。    
     
  秉持企業使命!助細胞與基因療法看見新曙光   
     
  知名藥廠細胞與基因治療國際市場總監Didier Dargent博士表示,相較傳統製藥單向式的供應,細胞與基因治療是一個非常「個別化」的過程,治療的提供必須起始於醫生與患者達成治療共識、患者提供自體細胞之後才開始進入製造程序、最後再回到醫院輸注給原患者。在這整個過程中品質掌控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與經過認證合格的醫療中心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Dr. Dargent博士提到,企業使命是「重新創想醫藥未來以改善和延長人們的生命」,而細胞基因療法的突破有著更重要的價值:讓許多經歷多種治療無效,平均生命只有6個月左右的病患有新的選擇和希望。目前細胞基因治療在臨床運用雖然尚處於起始階段,如何從學術研究走向產業化以幫助更多病患是全新的挑戰也是契機。   
     
     
     

  頭頸癌為男性癌症排名第三!權威醫師楊慕華:若有這4種症狀要注意

    
 
  頭頸癌為男性癌症排名第三!權威醫師楊慕華:若有這4種症狀要注意  
  Cancer 作者:張庭瑋
原載:Cancer
 
     
  1955年,科學家們就發現,給惡性腫瘤小鼠體內注射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會減少癌細胞,但其原理尚不明確;2016年,有團隊發現,腫瘤的酸性微環境中的細胞,會使用脂質來替代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從而促進它們的增殖;2020年,更證明了這些細胞是最具侵略性的,並具有產生轉移瘤的能力。    
     
  Omega-3脂肪酸讓腫瘤細胞內爆後死亡   
     
  近日,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篇研究指出,Omega-3脂肪酸與降低癌症發病率有關,其中,DHA和相關脂肪酸會「毒殺」癌細胞,並導致癌細胞「內爆」。在老鼠實驗中,與常規飲食小鼠相比,DHA強化飲食的老鼠腫瘤的發育速度明顯減慢。   
     
  Omega-3脂肪酸,是一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身體成長和各項功能所必需的,但人體本身不能生產它們。Omega-3通常取自魚類(如鮭魚和鱈魚的魚肝油),在增強大腦功能、視力和調節炎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球狀體的3D腫瘤細胞培養模型。他們發現,在DHA存在下,球體會產生內爆,也就證實了DHA確實會毒殺這些癌細胞。   
     
  研究小組的分析顯示,DHA透過過一種叫做鐵依賴性死亡(ferroptosis)的機製作用於癌細胞。鐵依賴性死亡是由於某些脂肪酸的過氧化導致的細胞死亡,正常情況下,在腫瘤的酸性微環境中,細胞會以脂滴(一種保護脂肪酸免遭氧化的束狀物質)的形式存儲脂肪,DHA和相關多不飽和脂肪酸會優先在脂滴中積累。但,當存在大量DHA時,超出腫瘤細胞脂滴存儲容量的DHA會出現過氧化,就導致細胞的鐵依賴性死亡。    
     
  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作為抗癌輔助療法   
     
  此外,研究小組還對有腫瘤的老鼠進行了DHA強化飲食。結果發現,與常規飲食小鼠相比,DHA強化飲食的老鼠腫瘤的發育速度明顯減慢。   
     
  總之,研究結果可能為新的綜合治療打開大門。「腫瘤酸性微環境和疾病進展之間的明確聯繫,包括增加侵襲性、耐藥性和免疫逃脫,使得膳食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補充成為一個特別相關的需要實施的策略,」作者建議,飲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能作為一種輔助性抗癌療法。   
     
  參考資料:Peroxidation of n-3 and 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the acidic tumor environment leads to ferroptosis-mediated anticancer effects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