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兒童急性淋巴型白血病非絕症!專科醫師籲 6 症狀快就醫

2022.02.20

6 歲的小美(化名)因多日高燒不退、淋巴結腫大,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急性淋巴型白血病。在接受化療後,於追蹤時發現仍有殘存癌細胞,經醫師與家屬溝通後,同意採用免疫療法,將標靶藥物經點滴注入。完成 2 療程後已測不到癌細胞,目前情況良好,並接續進行化學治療。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避免「癌王」上身 五種高危族群必做兩項健檢

2022.02.16

資深藝人巴戈驚傳因胰臟癌不幸病逝享壽 67 歲,由於巴戈是童星身份出道過去演出作品豐富,如今病逝的消息震驚演藝圈!事實上,巴戈並非第一個因為胰臟癌病逝的名人,過去中研院士陳定信、名嘴劉駿耀均是不敵胰臟癌,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稱號。

我是癌友4/比糖果還甜的冰塊:禁食的滋味

2022.02.13

在治療的過程中,有非常多讓我永生難忘的事,其中之一就是「一顆小冰塊」它幾乎解救了我的靈魂,彷彿天降甘霖,造就了沙漠中一池的水草綠地。

常常吃胃藥!男子「胃痛到爆」急就醫…一查竟然已是「癌症晚期」

2022.02.11

57歲的許先生經常腹部悶痛不適,肚子餓會痛、吃飽也痛,服用胃藥後疼痛便會稍有舒緩,因此不以為意,直到一年多前腹痛難耐,才驚覺不對勁,進一步就醫檢查後竟被診斷為晚期胃癌。突如其來的噩耗打亂原本安穩的生活,從沒想過一般的胃痛竟會變得這麼嚴重,所幸在醫師建議下,許先生得以及早使用合適的治療方式,如今已恢復從前活力,重拾熱愛的羽球,積極勇敢抗癌。

這些異樣可能是早期癌症唯一線索!醫師講解:不是皮膚癌卻暗示警訊的皮膚異狀

2022.01.20

腫瘤伴隨皮膚病(Paraneoplastic dermatoses),是伴隨癌症出現的皮膚症狀,可在癌症形成之前、或者之後,這些皮膚症狀可能是早期診斷癌症的唯一線索,相反地,如果患者缺乏對皮膚症狀的覺察意識,臨床醫師也不熟悉皮膚症狀與內在癌症的關聯,將可能延誤癌症的診斷與治療。

  • 第一頁
  • 上一頁
  •  / 108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兒童急性淋巴型白血病非絕症!專科醫師籲 6 症狀快就醫

    
 
  兒童急性淋巴型白血病非絕症!專科醫師籲 6 症狀快就醫  
  Cancer 日期:2022 年 2 月 20 日 作者:黃慧玫
原載:Cancer
 
     
  6 歲的小美(化名)因多日高燒不退、淋巴結腫大,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急性淋巴型白血病。在接受化療後,於追蹤時發現仍有殘存癌細胞,經醫師與家屬溝通後,同意採用免疫療法,將標靶藥物經點滴注入。完成 2 療程後已測不到癌細胞,目前情況良好,並接續進行化學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旻昱表示,兒童癌症是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台灣約有 500 位兒童確診癌症,發生率約為每十萬名兒童中有 12.9 人,罹患癌症對於孩子及家庭無疑是重大的打擊。   
     
  急性淋巴型白血病症狀   
     
  急性淋巴型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疾病,致病機轉尚不清楚,已知因素有先天染色體異常、大量暴露輻射線或化學毒物,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增加罹病機率。   
     
  蘇旻昱指出,因為血液中不成熟的芽細胞在骨髓增生,影響正常的骨髓造血功能所致。必須經由抽血和骨髓檢查確診。臨床症狀,包括臉色蒼白、不明出血、身上多處出血點或瘀斑、骨頭痛、不明原因發燒。   
     
  急性淋巴型白血病治療方法   
     
  蘇旻昱表示,治療急性淋巴型白血病的方式有化學治療搭配脊髓腔內化學藥物注射,以控制及預防中樞神經系統被白血病細胞侵犯,療程約兩年半到三年,在台灣的五年存活率有 90% 以上,並非想像中的絕症。   
     
  臨床上,常見以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處理難以治療或治療後復發的白血病。近年,還有免疫療法和細胞治療(如 CAR-T),讓病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和癌細胞做連結,以驅使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白血病細胞。   
     
  而針對治療後仍測得到微量殘存癌細胞的白血病,或特殊型別的白血病,例如:費城染色體陽性的白血病,醫師會評估透過免疫藥物的使用,以達到更好的疾病控制,甚至有可能避免後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   
     
  文 / 黃慧玫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避免「癌王」上身 五種高危族群必做兩項健檢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避免「癌王」上身 五種高危族群必做兩項健檢  
  Cancer 日期:2022 年 2 月 16 日 作者:王芊淩
原載:Cancer
 
     
  資深藝人巴戈驚傳因胰臟癌不幸病逝享壽 67 歲,由於巴戈是童星身份出道過去演出作品豐富,如今病逝的消息震驚演藝圈!事實上,巴戈並非第一個因為胰臟癌病逝的名人,過去中研院士陳定信、名嘴劉駿耀均是不敵胰臟癌,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稱號。   
     
  胰臟癌引起腹痛難辨別   
     
  巴戈因為胰臟癌過世,胰臟癌雖然發病率不算高,但惡性度高得可怕,尤其是症狀不明顯,早期診斷困難,開刀與治療也困難。加上胰臟位於後腹腔,癌變症狀不明顯,故發現時多為晚期,因此被稱作「癌中之王」。   
     
  胰臟癌常見的症狀包含有: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等,只是胰臟癌引起「腹痛」與跟其他腸胃道疾病很相似,往往一般人會忽略,如果以一般的治療方式下進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的情形,可能要到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需近一步排除是胰臟癌。   
     
  五族群每年一次胰臟癌檢查!   
     
  美國數據顯示,胰臟癌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三,且很快就要上升為第二名了。 不過,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近日引述《JAMA》期刊表示,如果不是胰臟癌的高風險族群,做胰臟癌篩檢沒有積極意義。但反過來說,如果你屬於胰臟癌的高風險族群,那麼每年一次的檢查可就是必要的了。 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是指 40 歲以上,伴隨下列任意一項的人:   
  1. 有胰臟癌家族史   
  2. 有糖尿病史(風險為常人8倍)   
  3. 長期吸煙或飲酒   
  4. 肥胖   
  5. 有慢性胰臟炎   
     
  抽血、超音波都不是理想健檢工具 檢查這樣做才有效    
     
  針對如何檢查,安南醫院健檢中心主任蔡忠紘指出,不少人聽過的「胰臟癌指數」CA-199是一種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在胰臟癌患者中容易升高,因此許多民眾會選擇抽血檢測 CA-199 來當作胰臟癌篩檢,但這並不正確。   
     
  也有民眾選擇腹部超音波做為胰臟癌健檢工具,但蔡忠紘提醒,胰臟位於後腹腔位置,會因為腸胃的空氣遮蔽下很難徹底檢查,另外超音波對於小腫瘤的偵測率也不高,所以腹部超音波也不是理想的胰臟癌健檢工具。   
     
  蔡忠紘表示,根據最新的文獻建議,內視鏡超音波(EUS) 與磁振造影(MRI或MRCP) 都是適合針對高危險群做為胰臟癌健檢的工具。一般而言,可建議高危險群,第一次可先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之後再搭配每年一次的腹部磁振造影檢查,應是較適合的胰臟癌篩檢方式。   
     
     

  我是癌友4/比糖果還甜的冰塊:禁食的滋味

    
 
  我是癌友4/比糖果還甜的冰塊:禁食的滋味  
  2022-02-13 10:47 聯合報 文/蔡怡真
原載:元氣網
 
     
  在治療的過程中,有非常多讓我永生難忘的事,其中之一就是「一顆小冰塊」它幾乎解救了我的靈魂,彷彿天降甘霖,造就了沙漠中一池的水草綠地。   
     
  由於需要進行腹部大手術,從術前兩三天就開始低渣飲食,但食物挑選實在太麻煩,也擔心清腸不乾淨,加上跟平常的飲食差距甚大,愛吃的青菜水果幾乎碰不得,乾脆就以無纖維的半流質食物為主。   
     
  長達一個月之久的禁食,連喝水都是渴求。   
     
  但我萬萬沒想到這種半禁食的狀況居然是將近一個月內最好的美食滋味了。因為,開刀前後,為了補充熱量,運動飲料幾乎快成了主食,這讓不愛喝飲料的我差點崩潰。   
     
  這幾年也曾因為小手術進出醫院,禁食的滋味大概就那兩、三天時間,但這次餓肚子的經驗卻長達一個月之久。   
     
  去年4月23日動完8個小時的手術後,被送到加護病房觀察,全身無法挪動的痛楚,有掛滿點滴的藥物可以解決,但一滴水都不能喝的嘴巴,連嘴唇都開始發疼。但禁食的鐵律仍得執行,還好還能漱口潤滑,開水在口腔繞了一圈後,就得吐出來,連偷吞一口水都不敢。   
     
  剛開始還能忍著1小時漱口一次,到後來幾乎每30分鐘就想浸潤雙唇。大概過了24小時後,當我又要求漱口時,突然間護理師就給了一支60cc的大針頭,「你每小時可以喝30cc的開水。」   
     
  當第一次喝下開水時,小心翼翼的慢慢吞,心中滿是感動又感慨,「為何喝一口水這麼難呢?我怎麼會折騰自己的身體到這種地步呢?」   
     
  復健課程緊接而來,傷口痛得臉都扭曲,也要當個乖病人。   
     
  難過悲傷的心情沒有持續太久,因為隨之而來的復健課程讓你無暇多想。小夜班住進加護病房,過了一晚,白天的護理師就堅持,我得在探病時間有家屬的陪同下坐在床邊,搖搖晃晃好不容易坐穩床邊,10幾分鐘後,護理師又希望我能扶著椅子站起來。   
     
  我說過自己是個很乖的病人,雖然心裡嘀咕:「這會不會太嚴厲了啊,你是沒看到我傷口痛得臉都扭曲了嗎?」但身體還是很努力的站了起來,腦裡想著醫師們的叮嚀「開刀後的復健愈早愈好,現在的趨勢是從加護病房開始……」   
     
  心裡咒罵著自己,「媽的!我幹嘛把這些以前採訪過的醫師名言記這麼清楚呢!我是不能放過自己嗎?」不過,後來想想,開刀後第二天開始復健真的有它的道理,這確實可加速病程恢復。   
     
  大概術後一周,每小時只能喝30cc開水的禁令就解除,進食也從喝水進展到喝米湯到吃稀飯的階段了,這代表離出院的時間只剩一周的時間,心情雀躍不已。   
     
  二度手術完全禁食,滴水不沾72小時分秒難受。   
     
  但不幸的事降臨了……我居然大出血!為了止血,我又緊急動了第二次手術,進食的計畫從零開始,又陷入禁食的循環中,而且這次更嚴格。   
     
  還好第二次手術大約只花了一到兩個小時就解決,但心中有種莫名的哀傷。為了防止傷口再次出血,主治醫師下令「完全禁食3天」,只能吃藥時喝「一口」水。   
     
  原本我還以為仍舊有每小時可以喝30cc開水的福利,這下子完全泡湯了,但我實在口渴得不得了,開始還能以棉棒滋潤雙唇,到後來這已經無法滿足心理的需求,在不斷央求護理師後,終於得到一顆「冰塊」,我仔細端詳了這顆晶瑩剔透的冰塊,突然覺得它像顆鑽石,拿著它從嘴唇開始滋潤起,再慢慢滑入嘴巴。   
     
  從沒這麼細細品嘗過冰塊有這般甜美的滋味,居然比糖果還甜,也救贖了我悲傷的心靈。過了半個小時,我又要求護理師再給一顆,這回得到的答案是「最後一顆,沒有了。」   
     
  之後就陷入幾乎滴水不沾的72小時,人不進食還可以接受,但不能喝水真是分秒都難受。   
     
     

  常常吃胃藥!男子「胃痛到爆」急就醫…一查竟然已是「癌症晚期」

    
 
  常常吃胃藥!男子「胃痛到爆」急就醫…一查竟然已是「癌症晚期」  
  Cti110068 2022年2月11日·4 分鐘 (閱讀時間)
原載:Yahoo新聞
 
     
  57歲的許先生經常腹部悶痛不適,肚子餓會痛、吃飽也痛,服用胃藥後疼痛便會稍有舒緩,因此不以為意,直到一年多前腹痛難耐,才驚覺不對勁,進一步就醫檢查後竟被診斷為晚期胃癌。突如其來的噩耗打亂原本安穩的生活,從沒想過一般的胃痛竟會變得這麼嚴重,所幸在醫師建議下,許先生得以及早使用合適的治療方式,如今已恢復從前活力,重拾熱愛的羽球,積極勇敢抗癌。   
     
  胃癌初期症狀難以辨別,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且轉移性胃癌存活期中位數約僅一年,因此要如何延長患者存活期為首要治療目標。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癌症治療有眾多突破性的研究,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學講座教授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立宗教授說明:「以免疫療法為例,日前也核准用於HER2陰性晚期胃癌治療,此治療選擇突破存活期不到一年的困境陣容多了一位精兵。」   
     
  胃癌的發生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菸酒、老化、家族史等皆可能提高罹患胃癌的風險,其中,老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更為亞洲人胃癌致病主因。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已蟬聯十大癌症超過20年,雖發生人數於十大癌症中排行第九,死亡人數卻位居第六,致死率不容小覷。   
     
  由於胃癌症狀多為非特定性,類似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除非能儘早進行內視鏡檢查,早期發現十分困難,約有4成胃癌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多已屬無法切除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無法透過手術完全清除腫瘤,故晚期胃癌治療中,全身性化學藥物治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能夠幫助患者控制病情與延長生命,是第一線治療的標準療程,雖然目前已有標靶藥物,但只適用於HER2陽性患者,其餘超過9成HER2陰性患者則不適用。   
     
  陳立宗教授進一步補充:「晚期胃癌患者首要治療目標為延長存活期、延緩疾病惡化及緩解症狀,如果能在身體狀況較佳的情況下接受治療,患者對藥物能有較佳之耐受性,治療能發揮更好的療效,因此癌症第一線治療尤為重要,應於一線治療及早選用合適且效果較佳的治療方式。」   
     
  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相較於過去傳統治療方式多為直接攻擊癌細胞,免疫療法是經由喚醒自身免疫系統加以攻擊或消滅癌細胞,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免疫治療中心陳明晃主任表示:「目前免疫藥物也核准用於晚期胃癌治療,除了可在第三線接力使用外,亦能在第一線與傳統化療藥物合併使用,有望使更多患者受惠。且經最新臨床研究證實,可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可謂晚期胃癌治療10年來的重大突破。」   
     
  陳明晃主任進一步說明:「台灣癌登資料顯示,轉移性胃癌患者單用化療整體存活期為7個月、單採手術切除整體存活期為3.9個月,而免疫合併化療突破過往存活期不滿一年的困境,讓晚期胃癌治療困境出現一道曙光,且研究結果顯示,有6成患者腫瘤明顯縮小,相較於傳統化療,有較良好的長期疾病控制,讓患者能夠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1,建議患者盡早與醫師討論免疫治療的可行性。」   
     
  目前晚期胃癌的治療整體預後仍然不佳,如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當前面臨的課題。陳立宗教授呼籲:「胃癌好發族群大多為60歲以上之長者,但近年臨床觀察,30至40歲的患者也屢見不鮮,且近年來飲食衛生條件的提升及幽門螺旋桿菌廓清治療的廣泛使用下,胃癌發生人數並未持續減少,民眾平時應多注意健康飲食攝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煙燻、醃漬食物。若持續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如:胃脹痛、消化不良、食慾差、甚至消瘦等,應盡快就醫檢查,不可輕忽當作只是一般腸胃不適,積極且正確地治療為對抗癌症之不二法門。」   
     
  文/CT WANT   
     
     

  這些異樣可能是早期癌症唯一線索!醫師講解:不是皮膚癌卻暗示警訊的皮膚異狀

    
 
  這些異樣可能是早期癌症唯一線索!醫師講解:不是皮膚癌卻暗示警訊的皮膚異狀  
  張立人(台大醫學院兼任講師暨主治醫師)2022年1月20日·7 分鐘 (閱讀時間)
原載:Yahoo新聞
 
     
  癌症的伴隨皮膚症狀    
  腫瘤伴隨皮膚病(Paraneoplastic dermatoses),是伴隨癌症出現的皮膚症狀,可在癌症形成之前、或者之後,這些皮膚症狀可能是早期診斷癌症的唯一線索,相反地,如果患者缺乏對皮膚症狀的覺察意識,臨床醫師也不熟悉皮膚症狀與內在癌症的關聯,將可能延誤癌症的診斷與治療。以下介紹令人印象深刻的三種:   
     
  惡性黑色棘皮症   
  黑色棘皮症,分為良性與惡性,前者佔了8成,與肥胖、胰島素阻抗、糖尿病、藥物使用等有關。惡性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 maligna, ANM)較少見,病程是突然、嚴重、快速、大面積發展的,在摩擦部位出現對稱的黑色素沉積,包括:腋下、肘窩、乳房下、鼠蹊部、後頸部,也可能是身上其他部位。皮膚病灶呈現天鵝絨般的過度角化斑塊,常被皮膚贅瘤(Acrochordons)給包圍。平均發作年齡為40歲。   
  惡性黑色棘皮症和9成的腹腔癌症有關,6成與胃癌有關,7至9成和各種腺癌(Adenocarcinoma)有關,包括: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肺癌等。很特別的是,它隨著癌症共同進展,當癌症惡化,它也惡化。當癌症因為治療而改善,它就改善;當它出現,可能是出現了癌症的轉移。因此,惡性黑色棘皮症可以作為癌症進展與復發的追蹤指標!   
  因此,若出現此皮膚症狀,應儘速進行腸胃道與癌症相關檢查。當癌症患者被診斷有惡性黑色棘皮症,代表癌症是侵襲性,預後是不樂觀的,平均存活時間只剩下:2年。   
  惡性黑色棘皮症產生的原因,可能是腫瘤細胞分泌數種細胞激素,包括:甲型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以及甲型黑色素細胞促素(MSH-α)。其中甲型轉化生長因子結構類似甲型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alpha, EGF-α),可與後者在表皮的受體結合而導致角質異常增生。   
     
  匐行性迴紋狀紅斑   
  匐行性迴紋狀紅斑(Erythema gyratum repens, EGR),是一種全身性、多環狀、蛇狀匍匐、年輪狀、漩渦狀的紅斑,在病灶邊緣會脫皮,可以一天1公分的速度快速擴張。被診斷平均年齡為63歲。最早被發現,是一位女性出現此皮膚症狀,果然九個月後被診斷有乳癌(腺癌)。此症狀通常在腫瘤切除後數週後,會自然消退。   
  患者有8成會被診斷有癌症,當中3成是肺癌,其次為食道癌、乳癌,還有其他癌症。8成患者是在被診斷有癌症之前,先被診斷有匐行性迴紋狀紅斑,兩者時間差了4至9個月。   
  匐行性迴紋狀紅斑的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統過度發炎,針對腫瘤抗原的抗體也攻擊了皮膚抗原,也就是自體免疫攻擊,在皮膚可發現免疫複合體、補體C3的沉積。且當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時,此類皮膚病灶也會自然消退。   
  還有哪些皮膚症狀的原因,可能與癌症造成的身體變化有關?下一頁看看醫師的更多詳盡說明   
     
  勒賽爾-崔雷特氏病徵   
  脂漏性角化(Seborrheic keratoses),又稱老人斑,是在銀髮族群十分常見的良性皮膚病灶,呈現為丘疹、疣狀突起般、邊界明顯的色素性病灶,咖啡色、黑色、或棕褐色為主,最常見於胸部、背部,其次是四肢、臉部、腹部、脖子、腋下。   
  但若這些病灶的數目與面積突然增加,有時伴隨搔癢、發炎,就有可能是勒賽爾-崔雷特氏病徵(Leser-Trélat sign),最有關係的癌症是腺癌,佔了5成,3成是腸胃道癌症,最常見是胃癌,其次是大腸直腸癌,2成伴隨淋巴增生異常,也與多種癌症有關。   
  《刺胳針》(Lancet)來自德國埃森大學門診中心的案例報告,描述了71歲女性,身形肥胖且全身出現超過500處脂漏性角化板塊,這是在她被診斷罹患乳癌前數週快速出現的。針對這種爆發性的脂漏性角化,預防與治療潛在的癌症是最重要的。   
  腫瘤細胞可能分泌類似表皮生長因子的細胞激素,刺激角質細胞的生長。此類患者甲型表皮生長因子、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濃度也是高的。   
     
  臉潮紅   
  臉潮紅(Facial ushing),是相當常見且多數是良性的皮膚症狀,也可能由酒糟、更年期、過敏、藥物及其他因素導致,也包括癌症,如神經內分泌瘤、腎細胞癌、甲狀腺髓質癌、支氣管癌等。   
  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起源於小腸、直腸、氣管、肺部等處的腸嗜鉻細胞(Enterochroman cell),會過度地分泌具血管活性的物質與荷爾蒙,包括血清素、物質P、前列腺素,引起臉潮紅、腹瀉、腹痛、瓣膜性心臟病等典型症狀,又稱為類癌症候群(Carcinoid syndrome)。也有非典型症狀,如臉潮紅過久、頭痛、心悸、氣管收縮等,牽涉到血清素前驅物5- 羥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以及組織胺。   
     
  皮膚症狀就是癌症本身    
  佩吉特氏病(Paget's disease)與乳癌   
  乳房佩吉特氏病指的是,在乳頭與乳暈出現搔癢的、溼疹樣的紅斑,伴隨乳頭皮膚的剝落或鱗屑,可能有乳頭內陷、刺痛、燒灼感、或疼痛。病情惡化時,出現破皮、潰瘍、結痂、分泌物。乳頭皮膚切片化驗可見到佩吉特氏細胞,是惡性的、表皮內腺瘤。    
  乳癌患者有1%∼4%出現此皮膚病灶,而大多數的乳房佩吉特氏病患者,則都是乳癌患者。若病灶是雙側性的、侷限在乳暈而不包括乳頭,比較可能是一般性的溼疹。   
  內臟的癌症會影響皮膚、轉移到皮膚上!下一頁看看哪些狀況要注意癌症警訊   
     
  皮下硬塊與腮腺癌   
  報載一名36歲女性在半年前,發現左腮下方有一顆小硬塊,以為是皮下的痘痘,擦藥膏一陣子仍未消退,因為太忙就忽略了。後來該硬塊變大、變痛,求診才發現是下頷腺的腮腺癌!   
  這是一種相對罕見、容易復發、化療無效的惡性腫瘤,經手術切除、配合光子刀放射線療法,才控制住。她為什麼這麼倒霉呢?根據新聞描述,這位女性患者本身從事網路銷售,日夜顛倒,等於是晚上對著螢幕工作,白天睡覺。   
  答案可能在褪黑激素。近年研究發現:褪黑激素長期過少和癌症產生有關,夜間大量分泌的褪黑激素會被3C藍光強烈壓抑。我推測,這不幸的案例可能揭開了:電子商務「光明」時代的「陰暗」面。   
     
  癌症的皮膚轉移   
  皮膚突然出現突起的、纖維化增厚的結節,可能有潰瘍、或過度角化,或是發炎性的,從粉紅色、到紅色,或流血,可以是牢固的、或變硬,需要考慮是癌症的皮膚轉移。原發的腫瘤可透過淋巴、血流、腹腔或其他組織的接觸,而產生皮膚轉移病灶。   
  在皮膚出現轉移性的腫瘤時,最常來自肺癌、腎臟癌、卵巢癌。然而因性別而有所不同,在女性,皮膚的轉移性腫瘤最常來自乳癌(69%)、大腸癌(9%)、黑色素瘤(5%)、肺癌(4%)、卵巢癌(4%),在男性則為肺癌(24%)、大腸癌(19%)、黑色素瘤(13%)、口腔鱗狀細胞癌(12%)。大多數出現在腹壁、前胸、與頭頸部。   
  原發癌症發生皮膚轉移,可能已屬末期癌症,多半預後不佳。   
     
  本文摘自《皮膚營養學全書》/張立人(台大醫學院兼任講師暨主治醫師)/商周出版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